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鱼鸟共舞林水相依查包養行情_中国网

眼下,熬过漫漫寒冬的嫩芽钻出泥土,给大地染上一层新绿,青海湖裸鲤、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处处可见,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铺展眼前。

“咔嚓”一声,枯枝断裂,细微的响动引起黑颈鹤的警觉,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科长孙建青屏住呼吸,稳住步伐,待黑颈鹤放松警惕,他缓缓举起相机,捕捉下了它们彼此梳理羽毛的珍贵画面。

孙建青从事鸟类监测工作已有17年,他用镜头记录下身边的一点一滴:从2016年起,青海湖水鸟全年统计总量年均增加5万余只,到2022年,总量已达60.6万余只,并有235种鸟类登记在册,其中不乏黑颈鹤、大天鹅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作为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仿佛是一块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蓝宝石”,晶莹剔透,极目远眺,水波浩渺,无边无涯。像孙建青一样,还有许多生态守护者潜心呵护着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护鸟——

“从单纯的鸟类保护向以科研为主的全方位生态保护转变”

青海湖北岸,鸟岛,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中的2条从此经过,这里是水鸟繁育之所,也是孙建青坚守17年的地方。

从事鸟类监测工作前,孙建青是一名军人,虽常年戍守在边疆,但初次登上鸟岛,还是惊讶于这里环境之艰苦:海拔3300米,高寒缺氧,每天任务是巡护监测,饿了包養網啃块馒头,渴了喝口凉水。“抱怨,抵触。”他坦言,直到第一次见到水鸟。

“人与鸟对视,鸟的眼神特别纯净,它们羽毛的颜色,任何颜料都调不出来;它们争巢、求偶、繁衍,无不让人惊叹生命的神奇。”孙建青感慨地说,“当兵时,面对茫茫戈壁,心中燃着的是保家卫国的激情,护鸟也是一样,望着湛蓝的青海湖,心中是做好生态守护者的坚定信念。”

自此,每天清晨和傍晚,在观测光线最好的时刻,孙建青统计鸟类数量,记录其行为习惯,攒了几本厚厚的观测记录。保护区工作步入正轨之时,他和同事们意识到,鸟类是青海湖“水—鱼—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三者息息相关,“要想从根本上守护青海湖水鸟,需要从单纯包養的鸟类保护向以科研为主的全方位生态保护转变。”

深入研究水鸟的迁徙路线便是科研项目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有一次,为了给捕捉到的水鸟戴上有定位功能的环志,孙建青不小心踩进沼泽,等同事赶到,淤泥已淹到胸口。拉着同事抛来的绳子,他缓缓地从泥潭中拔出双腿后,第一件事便是让同事去查看水鸟的情况。“时间久了,鸟儿会有应激反应,很容易伤害到它们。”孙建青自责不已。

对待鸟类,孙建青饱含深情。2017年的一天,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电话那头的牧民气喘吁吁,激动地说自己发现了一只翅膀受伤的大天鹅。孙建青和同事急忙赶往现场,简单包扎伤口后,不顾淤泥肮脏,轻轻把它抱回了救护站。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大天鹅伤势恢复很快,不到一周就重返蓝天。

“借助持续性的综合研究,我们不仅掌握了青海湖水鸟数量、种类等的变化趋势,还了解了栖息地生境质量等信息,这都为更好保护提供了规范、有效、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撑。”孙建青说。

护鱼——

“我愿做好湟鱼的‘助产师’”

湟鱼是青海湖的特有鱼种,因全身裸露无鳞又被叫作青海湖裸鲤。

在河水和缓处,青海湖裸鲤积蓄力量,猛地摆动身躯,高高跃出水面,跨上一级台阶,向着河流上游的产卵地进发。每年6月下旬起,在沙柳河、黑马河等汇入青海湖的河流中,总能见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盛景。

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生态链中的核心物种,仅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湖周河流。过度捕捞加之生态环境破坏,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在2000年左右降到历史低值,仅存不到3000吨。近年来,通过拆除拦河坝、修建洄游阶梯、加强管护等手段,其资源蕴藏量不断提升。

“但在自然状态下,雄鱼精子只能存活20秒左右,自然受精成功率仅有2‰,仅靠自然恢复,难上加难。”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副主任祁洪芳1989年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青海湖裸鲤的繁育工作,她介绍说,“依靠增殖放流,人工向入湖河流中投放裸鲤幼体,能更有效地增加种群数量。”

只见她站在河水中,熟练地挑选发育到性成熟阶段的雄鱼和雌鱼,轻轻挤压腹部收集精子和卵子,使之结合为受精卵。经过150个小时的悉心照料,受精卵便可孵化为鱼苗,祁洪芳习惯称之为“水花”。次年6月份,“水花”长成10厘米左右的幼体,便可开展放流工作。

“青海湖裸鲤包養对水流速度十分敏感,能感知到‘祖先’的河道,布哈河、黑马河等河流中都形成了特殊的品群。”祁洪芳告诉记者,“因此,为了遵循自然规律,从哪里采集的受精卵,孵化成功后就要投回哪里。”

据统计,2002年起,救护中心累计投放人工繁育的青海湖裸鲤2亿多尾,其资源蕴藏量由2002年的2600吨恢复至2022年的11.41万吨,数量大大增加,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这些数据的获得,离不开祁洪芳率队开展的渔业资源监测工作。2005年的一天,她和同事乘船深入青海湖取样,突如其来的狂风使船撞上礁石搁浅,船舱里进了水,所有人乱作一团,祁洪芳急忙安排大家穿好救生衣,站到甲板上,最终在渔政执法人员的帮助下,才脱离险境。

“工作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正如青海湖裸鲤洄游一样,水流再急,也要力争上游,我愿做好湟鱼的‘助产师’,为建设‘大、美、净、好’的青海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包養網”祁洪芳表示。

护水——

“水生态研究这件事,值得一辈子去做”

近年来,青藏高原暖湿化趋势持续,青海湖水位持续上涨,淹没了大片湖滨草原。这片土地富含的氮、磷等元素逐渐释放,加之水深较浅,阳光直射湖底导致温度升高,就变成了刚毛藻生长的天然“温床”。

“刚毛藻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其一旦死亡漂浮,就会腐败变质,污染水体。”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干部赵邦明说。

针对刚毛藻季节性爆发的情况,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管理局采用“机械+人工”结合的模式打捞,可来年同一片水域,又会长出刚毛藻。“刚毛藻得边治理、边研究,首先就要掌握每平方千米的生物量。”赵邦明回忆说,他和同事们拿着60厘米见方的篮子,强忍着恶臭,一点点测算出了准确数值。

紧接着,管理局与专家相互配合,进一步了解了刚毛藻特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气温降低,刚毛藻的生殖细胞会转化为厚壁孢子,次年气温回升后萌芽,因此我们增加了秋季的打捞量,以降低次年的初始生长量。”赵邦明介绍,“此外,刚毛藻需要附着在原生基质上才能生长,我们通过切除水下植物和覆沙的办法,干扰其在原生基质上着生。”

据了解,2018年起,青海省累计投入9500万元治理刚毛藻,在青海湖新生淹没区面积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刚毛藻水华面积持续缩小,取得了显著成效。

刚毛藻打捞完毕,如随意堆积在岸上,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刚毛藻如何资源化利用是一直萦绕在赵邦明心头的难题。在管理局的积极对接下,赵邦明和同事们联系了有机肥加工厂,使刚毛藻成了制作新型有机肥的重要原材料,经测试发现,肥效较一般有机肥更好。

为更好保护青海湖水生态环境,管理局和科研机构在青海湖岸及入湖河流设置了86个水样监测点,赵邦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陪同科研人员实地取样。“全走下来得近2000公里,6年间行程超过4.8万余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一圈。”赵邦明说。

2020年5月,赵邦明一行人前往青海湖西南侧的泉湾水质监测点取样,道路崎岖难行,无奈只能步行,一路狂风大作,吹得人东倒西歪,等回到车上,同行4人中已有3人出现了感冒症状。回到实验室,他们顾不上休息,连夜分析水样,“时间一长,水质会发生变化,等不到天亮。”赵邦明说。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及我国西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如今,在“赵邦明们”的呵护下,哈尔盖河、泉吉河、布哈河等8条入湖河流监测水质达到Ⅱ类以上标准,地表水水质监测断包養網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有专家曾说,水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时间跨度越长,科研成果越丰富,越能揭示本质规律,这件事,值得一辈子去做。”赵邦明说。

护林——

“草方格就像小学生的方格作业本,只不过这次我们用绿树‘答题’”

面庞黝黑,不时用双手扒开树枝查看生长情况,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株得补点水,明年会窜一大截……那几株栽得有些密了,明年得移一下……”她便是青海省海晏县草原站林业工程师石德荣。

这里是青海湖东北岸的克图沙区,与青海湖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20世纪50年代起,过度放牧加之气候变化,沙区以每年十几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蔓延。“那时,一张嘴就能咂摸出沙子的味道,沙尘暴一来,风吹得脸蛋疼,能见度还不到50米,一开始到这里参加绿化工作时,心里也犯怵。”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人工林,石德荣回忆往昔。

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赶”走石德荣。她和工友们背上干粮、搭起帐篷,“黄沙在哪里,我们就驻扎在哪里,树就种到哪里”。但没过多久,她们就遇到了难题:刚栽下去的树苗,虽能成活,但没几天就被沙子掩盖,再也钻不出来。

“要治沙,先得固沙”。专家们拿出了设置草方格沙障的方案。“稻草的柔韧度远优于麦草,但青海高寒,不生水稻,得从湖北、江苏等地购买,一亩要300斤,成本很高。”石德荣犯了难,“不过好在县里积极争取,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等工程相继落地,国家支持力度加大,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现场,石德荣拿起一把工人们自制的平板铁锹,在平铺的稻草中间用力一压,稻草两端竖起并拢,中段深入地下,“方格的一边就栽好了,一般地下五六公分,地上20公分,效果最好。”石德荣用手一指远处的草方格,“草方格就像小学生的方格作业本,只不过这次我们用绿树‘答题’。”

在人工林中,石德荣如数家珍:“沙蒿、柠条、乌柳,别看长得小,每一株都至少有5年的树龄。”她向记者传授种树的诀窍:“每年四五月份才能种树,在沙地栽树,要挖深坑,1米左右的青杨插杆要用河水浸泡20天,等根部长出白芽才能栽种。种下后还要把枝条剪短,减少养分消耗,成活率能达到90%。”掌握了技巧,还得有耐心。“别看刚栽下去的树不见长,三五年之后,一年一个样。”石德荣骄傲地说。

“种树只是第一步,造林结束后还要进行围栏封育等,这是一项长期工作。”石德荣自豪地说,“往年,沙尘暴持续两周是常事,如今,一个月下了五六次雨,环境越来越好!”

湘西大山里,5个查包養心得“他”的10年_中国网

【编者按】普通人的命运变迁,往往是大时代里最为生动的注脚。
  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十年来,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改变发生在湘西大山深处的每个角落。
  有的人搬出深山,在新的聚居点经营着美好生活;有的人告别过去,靠双手创造崭新的人生;有的人立志改变命运,在前行的路上发现自己并不孤单;有的人在被温暖后,选择成为“撑伞人”去温暖他人……
  这片土地上洋溢着的奋斗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新的征程上,人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继续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金秋,我们走进大山深处的湘西,记录他们普通又不平凡的故事。

  本报记者刘芳洲 张格 陈思汗

不再怕赶集的她

从凤凰县城向西,海拔逐渐升高。弯弯曲曲的山路豁然开朗,群山环绕中,坐落着湖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安置区——禾库镇红安社区。
  2018年,4700多名贫困群众从4个乡镇搬迁至此。黄墙青瓦、飞檐斗拱,近800座苗族风格建筑组成的“千户苗寨”,体现着浓浓的民族风情。
  每逢农历“一”和“六”,是苗族乡亲们赶集的日子,全镇居民的吃穿用度都离不开热闹的集市。初六这天,记者来到集上,想找一位名叫吴红燕的搬迁居民,听闻她应该在集上摆摊卖苗服。可一番寻找后,仍然没有找到她,于是记者拨通了她的电话。
  “我很久都没有去集上摆摊啦!”电话那头的吴红燕说,“到家里来吧,我在家做衣服。”
  吴红燕的家是一栋12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一台电动缝纫机、几张布料与苗绣纹样,是她赚钱养家的物件。“自从搬到这边,经常会有客人上门定制苗服。”吴红燕说,“做回头客的生意都有点做不过来,几乎再也不去赶集摆摊了。”
  赶集,曾是吴红燕“沉重”的记忆。2018年搬迁前,她住在禾库镇芭科村最远、最高的位置,离镇上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每次赶集,她都要提前很久出发,到一个固定的摊位给人量尺寸、定样式,回家做完衣服,下一次赶集再带给客人。
  “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每次赶集我都是背篓里背一个,怀里再抱一个,买一点菜都带不回去,只能找认识的人帮忙。”吴红燕说。
  这份沉重不仅是生活压在肩头的重担,更是一种独自承担困难的无力感。父母年迈,丈夫在外务工,吴红燕只能白天照顾家人,晚上熬夜做衣服。原本胆子很小的她,经常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打着手电筒去山下接孩子,“一边走路一边喊孩子的名字”;也曾在父亲半夜发烧的时候跑去村卫生院拿药,凌晨两三点在漆黑的山路上奔走。
  2016年7月,禾库搬迁安置区开始修建,吴红燕一家分到了安置区的房子,于2018年举家搬迁。
  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下、稳得住,当地政府采取了“四条腿走路”的模式,通过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在家创业、盘活闲置土地、引进外来企业等方式,让每户都有稳定的收入。
  吴红燕也到家门口的服装厂上了三个月的班,学习使用电动缝纫机。使用熟练之后,她购买了一台机器在家做衣服,“在家工作更方便带孩子,时间也更宽松一些。”
  告别了遥远崎岖的山路,吴红燕不再怕赶集;而集中居住,让顾客可以随时上门,无需赶集,吴红燕也有源源不断的订单。
  现在,吴红燕的大儿子在高中住校,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在附近的小学上学。吴红燕白天做衣服,一个月也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晚上她还会去社区的广场上跳跳舞,“这在以前根本想不到”。
  “社区内成立了苗鼓队、唢呐队、苗歌队、广场舞队、苗妹银饰盛装队,日常活动非常丰富。”红安社区党支部书记石咏介绍,文化活动让搬迁群众更好地相处,还化解了很多邻里之间的矛盾。
  “十三五”期间,湘西州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集中安置点147个,安置住房2.05万套,1.97万户实现跨越式脱贫发展,8.18万名群众告别山包養網價格区分散居住的苦日子。
  这其中,每一个家庭的背后,也许都有一段关于贫困的记忆,但每一户的新房中,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由“懒汉”变“名人”的他

今年10月,来自老挝的电视媒体来到十八洞村拍摄节目,村民龙先兰邀请他们参观自己的养蜂基地,并分享了他发展养蜂实现脱贫的故事。
  “我完全换了一个人。”龙先兰说,“有了家,有新房子、小轿车,夏天冬天都有事做,什么都有了。”
  作为村里的“名人”,龙先兰原先是以又穷又懒而出名。
  “他那时候天天喝酒,喝到哪里就醉在哪里,醉在哪里就睡在哪里,别人都叫他‘马路天使’。”龙先兰的爱人吴满金调侃道。
  那是一段自我封闭与自我伤害的时光。
  因为忍受不了整日酗酒的丈夫,龙先兰的母亲离开了家,一年后,父亲又因病去世,留下龙先兰和妹妹。龙先兰把妹妹托给亲戚照看,独自进城打工。又一年后,妹妹被山洪冲走,溺水而亡。龙先兰成了“孤儿”。
  在同龄人还在上高中的时候,他开始整日喝大酒、麻痹自己,用他的话说,“不想清醒,一醒就烦”。2013年年底,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队长龙秀林与龙先兰结对,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弟对待,一对一帮扶。
  2014年,有个外地姑娘嫁进十八洞村,说起自己有个表妹也愿意嫁过来。龙秀林想着介绍给龙先兰试试看,对方托媒人一打听,不光嫌弃他喝酒的陋习,还说他没有父母。龙秀林急了。“谁说他没有父母,我的父母就是他的父母,我就是他的大哥!”
  那年春节,龙秀林把“弟弟”接到家里,吃了个热热闹闹的年夜饭,临走时,龙秀林的母亲给他装了几十斤腊肠腊肉,还硬要塞给龙先兰1000块的红包。这个早已没了家的小伙子落泪了。他给龙秀林的母亲郑重地磕了个头,喊了一声多年没有喊过的“娘”。
  沉睡在龙先兰内心深处的志气开始苏醒,他下决心一定要做点什么,做出样子来。
  在一次外出学习时,龙秀林结识了一位养蜂的老师傅,他想着十八洞村地形、气候都合适,过去也没有养蜂养成规模的人,可以让龙先兰试试。于是帮他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跟老师傅学养蜂。
  龙先兰肯吃苦,终于通过养蜂挣到了第一桶金——5000块钱。他逐步扩大规模,还成立了合作社,带着几个村民一起干。慢慢地,蜂越养越多,蜜越产越多,合作社也建了起来,覆盖了80多户村民,大家一起养了1000多箱蜜蜂。他还以合作社的名义注册了公司,线上线下销售,蜂蜜供不应求。
  2015年底,扶贫队组织了十八洞村第一场相亲大会。邻村的吴满金来参加时,遇到了不爱说话的龙先兰。
  “那时候我很自卑。大家一起参观,我都是走在队伍最后面,她也走在了后面,我们就说上了话。”龙先兰还记得,在才艺展示的环节,别人都唱苗歌、跳舞、讲笑话逗女孩开心,只有他不知如何是好,干脆上台做了18个俯卧撑。
  吴满金在台上与龙先兰牵手成功。一年后,他们举办了婚礼,2020年,夫妻二人迎来了女儿的出生。
  大哥龙秀林给孩子起名龙思恩,这是一个起到了龙先兰心坎上的名字。
  如今,3岁的小思恩已经上了幼儿园,吴满金被入驻十八洞村的苗绣合作社聘为店长,制作和销售店里的各类苗绣产品。
  龙先兰有了更多“折腾”事业的动力。如今,他在养蜂的山谷里开辟了一个露营与烧烤基地,还跟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通过直播销售蜂蜜。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世界另一些角落的人一份鼓舞。”龙先兰面对老挝电视媒体的镜头说:“即使我们语言不通,但如果你能看见我,请你相信,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成为“撑伞人”的她

湘西州龙山县,湖南西北边陲。位于武陵山腹地的咱果乡,土家语意为“美丽的大森林”。
  23岁的谢小庆在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担任历史教师,同时也是这所学校的女性副校长。作为全县最年轻的女性副校长,她除了日常教学,还兼顾着学校心理辅导教育、防性侵教育等多项工作。
  因为经历过风雨,也因为曾被保护在伞下,这名“00后”女孩选择回到家乡,做“撑伞”的人。
  谢小庆来自龙山县农车镇花桥村,由于家境贫困,在义务教育阶段,谢小庆姐弟三人的学费全靠县里的社会资助与校园资助。谢小庆考入高中后,母亲患病,作为大姐的她一度产生了辍学打工的想法。
  然而,打工的想法刚刚被父亲劝阻,母亲的离世就给了她沉重一击。“那时候每天都在哭,成绩也下滑得特别严重。”
  在那个青春期的“至包養網暗时刻”,谢小庆的班主任成了照亮她的一盏明灯。“他几乎每周都会找我谈心,安慰和鼓励我,也会找寝室长沟通,让同学们多关心我。”谢小庆说,老师们的细心与负责,让她重拾读书考学的信念。
  控辍保学,在湘西州的大山深处,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开展控辍保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湘西州不断落实落细各学段的资助政策。从2016年起,在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湘西州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免除学前保教费和高中学费,各学段贫困学生教育生活补助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2018年,谢小庆考入一所师范类院校,就读英语教育专业。“我想当一个像我的老师们一样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毕业后,她参加了湖南省特岗教师统招考试,回到包養家乡龙山,正式成为一名老师。
  谢小庆每周都会到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家中走访,把学生从经常旷课的状态扭转为主动学习的状态;也会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并上门做通家长的工作,把孩子送到湘西州体校学习;还会不厌其烦地给有智力障碍的学生讲解生理知识,照顾其生活……
  去年9月,谢小庆被选拔为学校的女性副校长,这是龙山县为保护和关爱未成年女生特设的制度。“全县每个基层学校都有一名女性副校长,基层公办幼儿园则有女性副园长。”龙山县教体局总督学熊军说,每个假期,都会由女性副校长牵头,对所有女学生进行一次走访摸底,对重点学生结对帮扶。
  “从在县里读书到回来从教,能感受到全县上下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谢小庆说,“从重视学科发展到重视整个成长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
  “年轻人在学校里越来越多,乡村学校越来越有活力。”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校长朱鹏介绍,学校的49名在编教师中,“90后”“00后”共36人,占了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二。
  翻开教师的花名册,年轻的教师都是公费师范生与特岗教师。这些曾经走出了大山的年轻人,转身返乡,成为更多孩子的“撑伞人”。

放弃“铁饭碗”的她

在古丈县,茶,被老百姓称为“生命之源”。小孩出生后不久,古丈的母亲们便会用茶水轻轻擦拭孩子的眼睛,茶文化是当地人极为重要的情感寄托。
  土生土长的“85后”古丈姑娘龙玲芝对茶的记忆,从幼年就开始了——她的家乡默戎镇牛角山村,有着悠久的高山茶种植历史。
  “我爷爷曾是村里茶叶生产队的队长,童年看大家采茶、炒茶、卖茶的记忆还历历在目。茶叶宛如陪伴我成长的一位老友。”龙玲芝说。
  虽然懂茶、爱茶,但曾经的龙玲芝并未想过以此为生,她像村里大部分的年轻包養網排名人一样,渴望走出大山,追寻更好的生活。
  2009年,一场意外大火肆虐牛角山村。一夜之间,30多栋木房化为灰烬,这让原本贫困的村庄雪上加霜。那年,龙玲芝刚刚大学毕业,她永远忘不了乡亲们跪在断瓦残垣前号啕大哭的模样。
  势在必行的重建,燃起了大家的脱贫决心和奋斗热情——村里决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利用处于张家界至凤凰这条黄金旅游线路中间的位置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然而,古老、贫穷的苗寨想阔步向前,似乎有心无力。
  一次,龙玲芝返乡探亲,发现大家忧心忡忡,原来是村民们不知道如何制作电子报价表。“如果村里有年轻人,这些小困扰都不是问题。”龙玲芝觉得,村里亟需青春血液的注入,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2012年,已经在外地当上老师的龙玲芝辞去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回到大山带领村民们种植茶苗。起初,龙玲芝发现大家对发展茶叶产业并无太大信心:很多人碍于情面领取了免费发放的茶苗,转身却又偷偷丢在山沟里。人们议论纷纷:“以前种的茶根本卖不出去,还不如种些能饱肚的。”
  “如果茶叶卖不出去,就仅仅是一片叶子。”龙玲芝说,她开始一方面四处向专家请教,希望通过改良技艺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则不停参加展会、拜访客户“跑市场”。
  不久后,一批茶树包養網 花園进入初采期,龙玲芝打通了销售渠道,并且卖出了不错的价格——原先种地每亩七八百元的收入,种茶后能提升至约三千元。
  看着率先种植茶叶的村民尝到甜头,更多村民也决定加入——一些人自己开辟茶园种茶,一些人则通过帮忙采茶获得收入。牛角山村的茶园从十年前零零散散的千余亩,逐步扩大至如今的超2万亩,品种也从绿茶扩充至红茶、白茶、黑茶等更多种类。
  一年又一年的光阴里,茶花含苞绽放,村里日渐起步的苗寨旅游,更为茶叶销售“添了把火”。“我们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与文旅融合在一起,游客来旅游的同时,可以参与采摘、体验制茶、学习茶文化和苗族文化。”龙玲芝说,牛角山的茶产业与旅游发展相辅相成,如今这两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双双突破亿元,仅固定岗位就业就有1300余人。
  “我们跟着玲芝干,不仅收入高了,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了!”村民龙刘芳说,如今她在村里做旅游接待和茶叶销售,家里人还种茶、开民宿、卖农特产,一家人每年有二三十万元收入。“以前在外面打工时,总因为自己来自乡下而觉得自卑。现在,我在村里穿着苗服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充满了自信!”
  深秋,茶园进入管护时节。通往高山茶园的小道上,停放了不少车辆。龙玲芝介绍,这些都是村民自己的小车,她感慨:“从一无所有,到开着车子上山采‘金叶子’,我们的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目前,古丈县茶园总面积达20.5万亩,人均突破1.4亩,绘就出一幅多彩的茶乡画卷。

回乡村“守艺”的他

越过山岗,走过石桥,古丈县红石林镇茄通村深处,潺潺水声中,一处悠然隐逸的小院映入眼帘——阳光下,古朴的木屋静静矗立,彭南科坐在小木凳上认真检查活字印刷字模,一对慵懒的猫狗惬意地趴在他脚边。
  大山里,这位47岁的湘西土家族汉子用镜头记录下把粽叶编成蓑衣,取石打凿制为磨盘,以古法造纸、制香、酿醋等过程。淡然恬静的画面中,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一件件老物件和一门门老技艺,在他的巧手下得以复刻还原。
  当过老师、记者,开过农产品公司,自小被父母寄予“甩掉犁耙、走出大山”厚望的彭南科再次回到乡野,通过当下最流行的视频为媒介,寻找和守护逐渐消失的手艺。
  除了擦不掉的那抹乡愁,彭南科心怀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渴望,和一份守住文化根基的使命感。
  2022年6月,彭南科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展示农耕技艺和非遗文化。很快,一条手工制作蓑衣的视频迅速走红。这条点赞量破100万的视频中,彭南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割棕片、理棕丝、搓棕绳、定型缝制等复杂工序。片末,他身着蓑衣在大雨中劳作,再现古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田园牧歌式浪漫。
  有网友评价:“无声的手作,是我们中国最精美的‘奢侈品’。”在彭南科看来,他的视频之所以能收获众多好评,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与当下受众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相契合。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在岁月长河中几近消失,一些手艺只剩七八十岁的老人掌握,且无人继承。”彭南科说,把濒临失传的手艺“抢救”回来,成了他给自己赋予的使命。他不断琢磨、研究,通过拜访老手艺人、翻阅典籍文献,对各类古法技艺进行梳理,再尝试“复刻”。
  一条不到十分钟的视频背后,是短则一周、长则一年的制作周期。有些是需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有些则是因过程反复失败需不断推翻重来。
  难吗?“难,恰恰是古法的魅力。”彭南科说。为了赶周期,彭南科常常拍摄到深夜,每天只留五六个小时睡眠时间,身上也总是旧伤没好就有了新伤。“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彭南科说,作为内容创作者,他最看重的是知识性,即受众能否通过视频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复刻还原,让我们更鲜活地看到来时的路。”彭南科说,视频以一种更生动的语言,不仅让彭南科被看见,更让湘西、中国乡村和传统文化被看见。
  古丈,是一个人口不到15万的小县。然而,这里却有超过35个成一定规模的自媒体博主,其中3个账号粉丝量突破百万。小县何以吸引累计超千万粉丝的关注?彭南科说,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各界对乡村发展的支持,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除了拍视频,彭南科还想在三产融合下功夫。在他的规划图景里,要“以点带面,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未来要种更多油菜、水稻,养更多稻花鱼、家禽,举办各种各样的农耕文化节……“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人才是支持。希望越来越美好的乡村,能吸引更多人来寻觅生活的灵感。”彭南科说。

  【记者手记】五个“他”的故事,平凡而又真切。
  在湘西采访,记者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日子越来越好了。”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生活中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变化,更是内心充盈的希望。
  在湘西的大山深处,“他”们的故事仍在延续。走出了“千年贫困”、驱散头顶的阴霾,在由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上,无数和“他”一样的普通人,心怀着“明天会更好”的信心,将梦想根植乡土,期盼收获幸福的果实。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查包養網心得诉讼案件8万多件_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9日讯 2月28日,最高检举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公益诉讼案件 更高水平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闻发布会。期间,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会上表示,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从为全局计、为长远谋的高度,自觉服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效办理了一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23年,全国共办理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包養8万多件。

张雪樵谈到,2023年最高检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指导沿黄9省(区)检察机关因地制宜开展流域上中下游多层次保护。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年,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最重要问题之一——水资源保护问题加大监督力度。落实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方针,会同水利部共同开展黄河流包養網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督促协同水利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等,对地下水超量开采等问题进行整治,办理了一大批高质效案件。

包養此同时,最高检加大对温室气体排放、高耗能高碳排放项目建设、破坏固碳释氧功能等领域问题办案力度,助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最高检带头办理高质效案件,深入推进长江船舶污染治理专案办理,截至2023年12月共立案561件,推动港口码头新建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479套、专用船舶污染接收转运码头26座、岸电设施216套,基本实现全流域3500条通航干支流码头接收转运设施全覆盖、船舶陆岸监管全闭环。最高检自办的快递包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案,从循环包装入手,协同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快递龙头企业、包装生产企业和电商平台推动前端治理,助力出台《深入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方案》。各级检察院积极破解生态环境领域新类型公包養益损害难题。江苏省检察包養平台推薦机关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月份、重点时段”办理噪声污染治理专案,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应强烈的噪声污染问题,还“静”于民。

新华全媒+|川查包養心得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_中国网

这是3月17日在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拍摄的重庆铜梁1000千伏变电站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包養

日前,“十四五”国家重点项目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段线路工程已全线贯通,工程整体将于年内建成投运。

据介绍,重庆铜梁1000千伏变电站作为川渝特高压入渝的首个落点变电站,现已全面进入电气设备安装阶段。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包養網價格规划重点输电工程,在四川、重庆新建成都东、铜梁等4座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该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输送电量350亿千瓦时,能有效推动川西甘孜、阿坝地区水电等清洁能源外送,保障成渝负荷中心用电需求,提升包養川渝地区电网整体供电能力和运行可靠性,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长包養網江经济包養網带高质量建设。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湘西大山里,5个“他”的10年_查包養經驗中国网

【编者按】普通人的命运变迁,往往是大时代里最为生动的注脚。
  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十年来,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改变发生在湘西大山深处的每个角落。
  有的人搬出深山,在新的聚居点经营着美好生活;有的人告别过去,靠双手创造崭新的人生;有的人立志改变命运,在前行的路上发现自己并不孤单;有的人在被温暖后,选择成为“撑伞人”去温暖他人……
  这片土地上洋溢着的奋斗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新的征程上,人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继续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金秋,我们走进大山深处的湘西,记录他们普通又不平凡的故事。

  本报记者刘芳洲 张格 陈思汗

不再怕赶集的她

从凤凰县城向西,海拔逐渐升高。弯弯曲曲的山路豁然开朗,群山环绕中,坐落着湖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安置区——禾库镇红安社区。
  2018年,4700多名贫困群众从4个乡镇搬迁至此。黄墙青瓦、飞檐斗拱,近800座苗族风格建筑组成的“千户苗寨”,体现着浓浓的民族风情。
  每逢农历“一”和“六”,是苗族乡亲们赶集的日子,全镇居民的吃穿用度都离不开热闹的集市。初六这天,记者来到集上,想找一位名叫吴红燕的搬迁居民,听闻她应该在集上摆摊卖苗服。可一番寻找后,仍然没有找到她,于是记者拨通了她的电话。
  “我很久都没有去集上摆摊啦!”电话那头的吴红燕说,“到家里来吧,我在家做衣服。”
  吴红燕的家是一栋12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一台电动缝纫机、几张布料与苗绣纹样,是她赚钱养家的物件。“自从搬到这边,经常会有客人上门定制苗服。”吴红燕说,“做回头客的生意都有点做不过来,几乎再也不去赶集摆摊了。”
  赶集,曾是吴红燕“沉重”的记忆。2018年搬迁前,她住在禾库镇芭科村最远、最高的位置,离镇上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每次赶集,她都要提前很久出发,到一个固定的摊位给人量尺寸、定样式,回家做完衣服,下一次赶集再带给客人。
  “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每次赶集我都是背篓里背一个,怀里再抱一个,买一点菜都带不回去,只能找认识的人帮忙。”吴红燕说。
  这份沉重不仅是生活压在肩头的重担,更是一种独自承担困难的无力感。父母年迈,丈夫在外务工,吴红燕只能白天照顾家人,晚上熬夜做衣服。原本胆子很小的她,经常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打着手电筒去山下接孩子,“一边走路一边喊孩子的名字”;也曾在父亲半夜发烧的时候跑去村卫生院拿药,凌晨两三点在漆黑的山路上奔走。
  2016年7月,包養禾库搬迁安置区开始修建,吴红燕一家分到了安置区的房子,于2018年举家搬迁。
  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下、稳得住,当地政府采取了“四条腿走路”的模式,通过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在家创业、盘活闲置土地、引进外来企业等方式,让每户都有稳定的收入。
  吴红燕也到家门口的服装厂上了三个月的班,学习使用电动缝纫机。使用熟练之后,她购买了一台机器在家做衣服,“在家工作更方便带孩子,时间也更宽松一些。”
  告别了遥远崎岖的山路,吴红燕不再怕赶集;而集中居住,让顾客可以随时上门,无需赶集,吴红燕也有源源不断的订单。
  现在,吴红燕的大儿子在高中住校,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在附近的小学上学。吴红燕白天做衣服,一个月也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晚上她还会去社区的广场上跳跳舞,“这在以前根本想不到”。
  “社区内成立了苗鼓队、唢呐队、苗歌队、广场舞队、苗妹银饰盛装队,日常活动非常丰富。”红安社区党支部书记石咏介绍,文化活动让搬迁群众更好地相处,还化解了很多邻里之间的矛盾。
  “十三五”期间,湘西州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集中安置点147个,安置住房2.05万套,1.97万户实现跨越式脱贫发展,8.18万名群众告别山区分散居住的苦日子。
  这其中,每一个家庭的背后,也许都有一段关于贫困的记忆,但每一户的新房中,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由“懒汉”变“名人”的他

今年10月,来自老挝的电视媒体来到十八洞村拍摄节目,村民龙先兰邀请他们参观自己的养蜂基地,并分享了他发展养蜂实现脱贫的故事。
  “我完全换了一个人。”龙先兰说,“有了家,有新房子、小轿车,夏天冬天都有事做,什么都有了。”
  作为村里的“名人”,龙先兰原先是以又穷又懒而出名。
  “他那时候天天喝酒,喝到哪里就醉在哪里,醉在哪里就睡在哪里,别人都叫他‘马路天使’。”龙先兰的爱人吴满金调侃道。
  那是一段自我封闭与自我伤害的时光。
  因为忍受不了整日酗酒的丈夫,龙先兰的母亲离开了家,一年后,父亲又因病去世,留下龙先兰和妹妹。龙先兰把妹妹托给亲戚照看,独自进城打工。又一年后,妹妹被山洪冲走,溺水而亡。龙先兰成了“孤儿”。
  在同龄人还在上高中的时候,他开始整日喝大酒、麻痹自己,用他的话说,“不想清醒,一醒就烦”。2013年年底,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队长龙秀林与龙先兰结对,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弟对待,一对一帮扶。
  2014年,有个外地姑娘嫁进十八洞村,说起自己有个表妹也愿意嫁过来。龙秀林想着介绍给龙先兰试试看,对方托媒人一打听,不光嫌弃他喝酒的陋习,还说他没有父母。龙秀林急了。“谁说他没有父母,我的父母就是他的父母,包養網心得我就是他的大哥!”
  那年春节,龙秀林把“弟弟”接到家里,吃了个热热闹闹的年夜饭,临走时,龙秀林的母亲给他装了几十斤腊肠腊肉,还硬要塞给龙先兰1000块的红包。这个早已没了家的小伙子落泪了。他给龙秀林的母亲郑重地磕了个头,喊了一声多年没有喊过的“娘”。
  沉睡在龙先兰内心深处的志气开始苏醒,他下决心一定要做点什么,做出样子来。
  在一次外出学习时,龙秀林结识了一位养蜂的老师傅,他想着十八洞村地形、气候都合适,过去也没有养蜂养成规模的人,可以让龙先兰试试。于是帮他申请了扶贫小额包養網贷款,跟老师傅学养蜂。
  龙先兰肯吃苦,终于通过养蜂挣到了第一桶金——5000块钱。他逐步扩大规模,还成立了合作社,带着几个村民一起干。慢慢地,蜂越养越多,蜜越产越多,合作社也建了起来,覆盖了80多户村民,大家一起养了1000多箱蜜蜂。他还以合作社的名义注册了公司,线上线下销售,蜂蜜供不应求。
  2015年底,扶贫队组织了十八洞村第一场相亲大会。邻村的吴满金来参加时,遇到了不爱说话的龙先兰。
  “那时候我很自卑。大家一起参观,我都是走在队伍最后面,她也走在了后面,我们就说上了话。”龙先兰还记得,在才艺展示的环节,别人都唱苗歌、跳舞、讲笑话逗女孩开心,只有他不知如何是好,干脆上台做了18个俯卧撑。
  吴满金在台上与龙先兰牵手成功。一年后,他们举办了婚礼,2020年,夫妻二人迎来了女儿的出生。
  大哥龙秀林给孩子起名龙思恩,这是一个起到了龙先兰心坎上的名字。
  如今,3岁的小思恩已经上了幼儿园,吴满金被入驻十八洞村的苗绣合作社聘为店长,制作和销售店里的各类苗绣产品。
  龙先兰有了更多“折腾”事业的动力。如今,他在养蜂的山谷里开辟了一个露营与烧烤基地,还跟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通过直播销售蜂蜜。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世包養界另一些角落的人一份鼓舞。”龙先兰面对老挝电视媒体的镜头说:“即使我们语言不通,但如果你能看见我,请你相信,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成为“撑伞人”的她

湘西州龙山县,湖南西北边陲。位于武陵山腹地的咱果乡,土家语意为“美丽的大森林”。
  23岁的谢小庆在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担任历史教师,同时也是这所学校的女性副校长。作为全县最年轻的女性副校长,她除了日常教学,还兼顾着学校心理辅导教育、防性侵教育等多项工作。
  因为经历过风雨,也因为曾被保护在伞下,这名“00后”女孩选择回到家乡,做“撑伞”的人。
  谢小庆来自龙山县农车镇花桥村,由于家境贫困,在义务教育阶段,谢小庆姐弟三人的学费全靠县里的社会资助与校园资助。谢小庆考入高中后,母亲患病,作为大姐的她一度产生了辍学打工的想法。
  然而,打工的想法刚刚被父亲劝阻,母亲的离世就给了她沉重一击。“那时候每天都在哭,成绩也下滑得特别严重。”
  在那个青春期的“至暗时刻”,谢小庆的班主任成了照亮她的一盏明灯。“他几乎每周都会找我谈心,安慰和鼓励我,也会找寝室长沟通,让同学们多关心我。”谢小庆说,老师们的细心与负责,让她重拾读书考学的信念。
  控辍保学,在湘西州的大山深处,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开展控辍保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湘西州不断落实落细各学段的资助政策。从2016年起,在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湘西州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免除学前保教费和高中学费,各学段贫困学生教育生活补助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2018年,谢小庆考入一所师范类院校,就读英语教育专业。“我想当一个像我的老师们一样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毕业后,她参加了湖南省特岗教师统招考试,回到家乡龙山,正式成为一名老师。
  谢小庆每周都会到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家中走访,把学生从经常旷课的状态扭转为主动学习的状态;也会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并上门做通家长的工作,把孩子送到湘西州体校学习;还会不厌其烦地给有智力障碍的学生讲解生理知识,照顾其生活……
  去年9月,谢小庆被选拔为学校的女性副校长,这是龙山县为保护和关爱未成年女生特设的制度。“全县每个基层学校都有一名女性副校长,基层公办幼儿园则有女性副园长。”龙山县教体局总督学熊军说,每个假期,都会由女性副校长牵头,对所有女学生进行一次走访摸底,对重点学生结对帮扶。
  “从在县里读书到回来从教,能感受到全县上下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谢小庆说,“从重视学科发展到重视整个成长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
  “年轻人在学校里越来越多,乡村学校越来越有活力。”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校长朱鹏介绍,学校的49名在编教师中,“90后”“00后”共36人,占了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二。
  翻开教师的花名册,年轻的教师都是公费师范生与特岗教师。这些曾经走出了大山的年轻人,转身返乡,成为更多孩子的“撑伞人”。

放弃“铁饭碗”的她

在古丈县,茶,被老百姓称为“生命之源”。小孩出生后不久,古丈的母亲们便会用茶水轻轻擦拭孩子的眼睛,茶文化是当地人极为重要的情感寄托。
  土生土长的“85后”古丈姑娘龙玲芝对茶的记忆,从幼年就开始了——她的家乡默戎镇牛角山村,有着悠久的高山茶种植历史。
  “我爷爷曾是村里茶叶生产队的队长,童年看大家采茶、炒茶、卖茶的记忆还历历在目。茶叶宛如陪伴我成长的一位老友。”龙玲芝说。
  虽然懂茶、爱茶,但曾经的龙玲芝并未想过以此为生,她像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渴望走出大山,追寻更好的生活。
  2009年,一场意外大火肆虐牛角山村。一夜之间,30多栋木房化为灰烬,这让原本贫困的村庄雪上加霜。那年,龙玲芝刚刚大学毕业,她永远忘不了乡亲们跪在断瓦残垣前号啕大哭的模样。
  势在必行的重建,燃起了大家的脱贫决心和奋斗热情——村里决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利用处于张家界至凤凰这条黄金旅游线路中间的位置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然而,古老、贫穷的苗寨想阔步向前,似乎有心无力。
  一次,龙玲芝返乡探亲,发现大家忧心忡忡,原来是村民们不知道如何制作电子报价表。“如果村里有年轻人,这些小困扰都不是问题。”龙玲芝觉得,村里亟需青春血液的注入,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2012年,已经在外地当上老师的龙玲芝辞去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回到大山带领村民们种植茶苗。起初,龙玲芝发现大家对发展茶叶产业并无太大信心:很多人碍于情面领取了免费发放的茶苗,转身却又偷偷丢在山沟里。人们议论纷纷:“以前种的茶根本卖不出去,还不如种些能饱肚的。”
  “如果茶叶卖不出去,就仅仅是一片叶子。”龙玲芝说,她开始一方面四处向专家请教,希望通过改良技艺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则不停参加展会、拜访客户“跑市场”。
  不久后,一批茶树进入初采期,龙玲芝打通了销售渠道,并且卖出了不错的价格——原先种地每亩七八百元的收入,种茶后能提升至约三千元。
  看着率先种植茶叶的村民尝到甜头,更多村民也决定加入——一些人自己开辟茶园种茶,一些人则通过帮忙采茶获得收入。牛角山村的茶园从十年前零零散散的千余亩,逐步扩大至如今的超2万亩,品种也从绿茶扩充至红茶、白茶、黑茶等更多种类。
  一年又一年的光阴里,茶花含苞绽放,村里日渐起步的苗寨旅游,更为茶叶销售“添了把火”。“我们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与文旅融合在一起,游客来旅游的同时,可以参与采摘、体验制茶、学习茶文化和苗族文化。”龙玲芝说,牛角山的茶产业与旅游发展相辅相成,如今这两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双双突破亿元,仅固定岗位就业就有1300余人。
  “我们跟着玲芝干,不仅收入高了,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了!”村民龙刘芳说,如今她在村里做旅游接待和茶叶销售,家里人还种茶、开民宿、卖农特产,一家人每年有二三十万元收入。“以前在外面打工时,总因为自己来自乡下而觉得自卑。现在,我在村里穿着苗服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充满了自信!”
  深秋,茶园进入管护时节。通往高山茶园的小道上,停放了不少车辆。龙玲芝介绍,这些都是村民自己的小车,她感慨:“从一无所有,到开着车子上山采‘金叶子’,我们的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目前,古丈县茶园总面积达20.5万亩,人均突破1.4亩,绘就出一幅多彩的茶乡画卷。

回乡村“守艺”的他

越过山岗,走过石桥,古丈县红石林镇茄通村深处,潺潺水声中,一处悠然隐逸的小院映入眼帘——阳光下,古朴的木屋静静矗立,彭南科坐在小木凳上认真检查活字印刷字模,一对慵懒的猫狗惬意地趴在他脚边。
  大山里,这位47岁的湘西土家族汉子用镜头记录下把粽叶编成蓑衣,取石打凿制为磨盘,以古法造纸、制香、酿醋等过程。淡然恬静的画面中,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一件件老物件和一门门老技艺,在他的巧手下得以复刻还原。
  当过老师、记者,开过农产品公司,自小被父母寄予“甩掉犁耙、走出大山”厚望的彭南科再次回到乡野,通过当下最流行的视频为媒介,寻找和守护逐渐消失的手艺。
  除了擦不掉的那抹乡愁,彭南科心怀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渴望,和一份守住文化根基的使命感。
  2022年6月,彭南科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展示农耕技艺和非遗文化。很快,一条手工制作蓑衣的视频迅速走红。这条点赞量破100万的视频中,彭南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割棕片、理棕丝、搓棕绳、定型缝制等复杂工序。片末,他身着蓑衣在大雨中劳作,再现古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田园牧歌式浪漫。
  有网友评价:“无声的手作,是我们中国最精美的‘奢侈品’。”在彭南科看来,他的视频之所以能收获众多好评,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与当下受众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相契合。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在岁月长河中几近消失,一些手艺只剩七八十岁的老人掌握,且无人继承。”彭南科说,把濒临失传的手艺“抢救”回来,成了他给自己赋予的使命。他不断琢磨、研究,通过拜访老手艺人、翻阅典籍文献,对各类古法技艺进行梳理,再尝试“复刻”。
  一条不到十分钟的视频背后,是短则一周、长则一年的制作周期。有些是需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有些则是因过程反复失败需不断推翻重来。
  难吗?“难,恰恰是古法的魅力。”彭南科说。为了赶周期,彭南科常常拍摄到深夜,每天只留五六个小时睡眠时间,身上也总是旧伤没好就有了新伤。“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彭南科说,作为内容创作者,他最看重的是知识性,即受众能否通过视频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复刻还原,让我们更鲜活地看到来时的路。”彭南科说,视频以一种更生动的语言,不仅让彭南科被看见,更让湘西、中国乡村和传统文化被看见。
  古丈,是一个人口不到15万的小县。然而,这里却有超过35个成一定规模的自媒体博主,其中3个账号粉丝量突破百万。小县何以吸引累计超千万粉丝的关注?彭南科说,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各界对乡村发展的支持,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除了拍视频,彭南科还想在三产融合下功夫。在他的规划图景里,要“以点带面,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未来要种更多油菜、水稻,养更多稻花鱼、家包養網價格禽,举办各种各样的农耕文化节……“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人才是支持。希望越来越美好的乡村,能吸引更多人来寻觅生活的灵感。”彭南科说。

  【记者手记】五个“他”的故事,平凡而又真切。
  在湘西采访,记者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日子越来越好了。”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生活中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变化,更是内心充盈的希望。
  在湘西的大山深处,“他”们的故事仍在延续。走出了“千年贫困”、驱散头顶的阴霾,在由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上,无数和“他”一样的普通人,心怀着“明天会更好”的信心,将梦想根植乡土,期盼收获幸福的果实。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新春走基层查包養app·特别报道)_中国网

包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当下,农村不仅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干事创业的舞台,越来越多青年人活跃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在推动农业发展中苦干实干,在参与乡村治理中担当作为,在服务农民中增长才干,成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有生力量。

近年来,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评选出一批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他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成为对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的青年典型。新年伊始,本报记者分赴江苏、浙江、广西、贵州、宁夏、新疆等地,走近其中6位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倾听他们讲述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青春故事。

——编  者

沉下去,奔向农村干事创业

“把根扎稳,尽微薄之力,包養網帮助乡亲们把日子越过越好”

“六段是个好地方咧,层层茶山穿山顶咧,今天有客到我村咧,请你喝杯六段茶咧……”汪云贵一首悠扬的《迎客歌》,引来游客一片喝彩。来自黑龙江的68岁游客郑亚宁说:“六段人热情好客,这个年我和老伴就在这里过!”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段村曾是个贫困村,如今全村吃上旅游饭,村民苏玉荣感慨:“离不开带头的汪大妹!”

“汪大妹”就是汪云贵,2014年从南京辞职返乡后,她成立了旅游公司。汪云贵请县文化馆的老师教村民们排练舞蹈,搭建班子唱瑶歌,邀请非遗传承人展示瑶绣技艺……在她的推动下,长桌宴、舂糍粑、篝火晚会等民俗活动办得红火,刺绣、竹编、根雕等土特产也渐渐热销。

总有人不解她为啥要回来,汪云贵答:乡愁。“在南京时,我常想,六段村就是我的诗和远方。我想回到这里,把根扎稳,尽微薄之力,帮助乡亲们把日子越过越好。”

“乡愁”,是不少青年人返乡创业的缘由。

姜丽娟是浙江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人,2016年上半年,原本在杭州安家落户的她,和姐姐一起花钱把父母的老房子来了个“彻底改造”,这一改,改出了下姜村第一个精品民宿。姜丽娟顺势辞职回家,专心搞民宿经营。

“小姑娘有魄力有能力!”乡亲们对她刮目相看,跟着她建起了村里的第一批民宿。2018年,姜丽娟入了党,后来还进了村两委。2020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年轻的她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当时她颇感意外,但现在回想,其实也是情理之中。

下姜村发展需要新思路,眼界更开阔的姜丽娟更合适。“农村需要年轻人,我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姜丽娟说。

有人带回发展思路,有人带回产业技术。

在贵州独山县百泉镇百泉湖村的一座山头,暖阳下,一片片油桐树青翠葱绿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曾经是一座荒山……”杨安仁是当地的油桐产业带头人,成长于独山县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就见惯了油桐树。每到果实成熟季节,老乡们上山捡些果子,背到集市上卖,贴补家用。

“既然山上适合种油桐,为何不规模化种植呢?”带着这个念头,毕业于鲁东大学农学院的杨安仁,继续钻研农技知识,求助相关专家,打拼10多年,不仅在独山县种下了2万多亩油桐,还在全省多地建设产业基地,辐射周边区域,总种植规模超9万亩。杨安仁成立的桐油产销一体化企业,带动4000多户村民参与油桐种植,直接安置就业1000余人,每年发放务工工资超千万元。

还有一些“入乡”的青年人并非“返乡”。金玉龙就是其中一位。

“把残膜清干净,春节后就能备种新茬啦。”大雪过后,金玉龙和马金保戴着厚手套,用锄头刨开土,把一张近10米长的地膜扯了起来。马金保把残膜叠好放进农用车货箱。金玉龙笑着说:“这一车拉到我们公司里,老马能赚500元。”

马金保是宁夏固原西吉县西滩乡庙湾村村民,而金玉龙是当地一家塑业公司的负责人。“残膜也是宝,能用来生产管材、雨衣雨伞等塑料制品。”金玉龙是一名退役军人,在甘肃工作。2016年,他了解到固原常年缺水少雨,农业发展需要优质地膜。“农村地膜市场大,乡村发展前景广,我决定创业试一试!”如今,公司已获得30多项技术专利,生产的农用地膜、棚膜畅销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并为周边近百名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

解难题,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既要有股韧劲儿,经得起磋磨,又要有些真本事,用成绩说话”

在江苏高邮城南经济新区浩芝村,通邮电商产业园里的12个直播间热闹非常,鸭蛋、香肠等产品琳琅满目,飘出阵阵香气……卞盛洁是这家产业园的负责人,2015年,高邮市城南经济新区到外地招商引资,一直从事电商工作的她信心满满地回乡创业。

没想到,很快,一道道难关就摆在她面前……

第一关,邀人。产业园一开,入驻者寥寥。卞盛洁想邀请靠电商打开鸭蛋销路的刘文芳,却被拒绝了八次。“我自己做得好好的,为啥要去你那里?”“园区可以提供场地、仓库,整合资源和政策,帮你把企业做大……”第九次上门,终于打动了刘文芳。

第二关,培训。卞盛洁想让更多人掌握电商技能,了解产业园的好处。没有人脉,她就联系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妇联等;没有现成素材,她就自己闷头做了好几天PPT……从“大课”讲到“小班”,再到“一对一”指导,卞盛洁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第三关,转型。“起初我们是传统电商,开网店。”周莉是个残疾女孩,在卞盛洁的帮助下,从2018年开始试水视频和直播。“卞老师和我们一起研究怎么拍,还帮我设计脚本,一字一句琢磨。”渐渐地,周莉用积极真诚的直播风格赢得网友的信赖,并带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参与电商创业。

“一个人想要带动一群人,既要有股韧劲儿,经得起磋磨,又要有些真本事,用成绩说话。”卞盛洁的感慨,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姜丽娟说:“经常上门做功课,心里才有本明白账。”

去年,村里打算建设“共富后巷”,对村里后街小巷统一规划,施工地点就在几户村民家门口,施工带来暂时的不便让个别村民不太乐意。

于是,姜丽娟几乎每天往村民家里跑,耐心解释,听取大家的意见。“‘共富后巷’建好后,不仅有租金赚,还能在家门口就业,以合伙人的形式加入村集体经济……”姜丽娟说,“心齐了,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杨安仁说:“科技兴农不是空话,品种好才能产业旺。”

2015年,5000亩油桐林遭遇枯萎病,大量已经挂果的油桐树陆续枯死。试了各种药物,翻了许多书籍,仍找不到办法的杨安仁试着给油桐专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汪阳东发了一封求助邮件。

汪阳东带团队来到独山县,他们从基地仅存的13棵油桐树着手,通过分子选育、杂交育种和嫁接的方式,终于找到了产生抗体的油桐品种。后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鲁东大学等单位的指导下,杨安仁又成功让油桐产量实现3—6倍的增长,每亩产值达1万多元,并建成了优质油桐种质资源库。

王军扬说:“带头干就得不怕难,销售额就是说服力。”

王军扬是新疆金圣果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一家沙棘产品公司的负责人,和沙棘打了十几年交道。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时,每人分到了70亩沙棘地。“一年下来啥都赚不着,咋干?”有人提出,种沙棘只见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沙棘果摘下来,我去找销路!”时任第九师一七〇团六连党支部书记的王军扬对大家说。王军扬心里也没底,但只能到处打听哪里有沙棘加工企业,上门去推销,“一开始没人知道我们的沙棘果怎么样,跑了十几家企业,终于找到两家愿意收购的。”当年10月,840多吨沙棘果全部卖完,销售额达到540万元。看着别人沙棘地管护得好,一亩挣2000多元,之前不愿干的人坐不住了:“沙棘果就是‘金果果’嘛,咱还是踏实干吧!”

向未来,努力实现美好愿景

“与其只顾自己发展,不如大家一起发展更充实、更有成就感”

如今,入驻通邮电商产业园的企业达700多家,卞盛洁和团队累计培训超20万人次,带动产业链就业超10万人。把精力都投入培训孵化,自己的事业怎么办?卞盛洁坦言:“我越来越觉得,与其只顾自己发展,不如大家一起发展更充实包養、更有成就感。”

未来有什么打算?“以前和我打交道的,大多是老农民,现在有一多半是年轻人。”卞盛洁有个新年“小目标”:培育孵化5000名返乡大学生和乡村青年,帮助他们走好就业创业第一步。“我还想再细分出一个跨境电商产业园,让更多村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发展特色产业的带头人,纷纷向深加工方向探索。

前几天,王军扬抽空去了趟重庆。“和代理商谈合作,今年要在重庆开设30家专营店!”王军扬早就意识到延长产业链、拓宽市场的重要性,前包養網几年,公司就推出了饮料、冻干粉、籽油等20多款沙棘系列产品。去年,全团沙棘总产量达8000多吨,六成加工成了沙棘产品。

“我们刚推出了软胶囊和多肽粉两款新产品,市场反响不错。今年,我们还将建设黄酮和花青素提取生产线。广州的外贸事业部,春节后也要开始运营了。”王军扬说,“产品和市场两手抓。”

“这种地膜便于除草,这种打孔地膜专门用来种菜,这种反光地膜能为果树增加光照……”存满地膜产品的库房里,金玉龙如数家珍,言语中透露着信心:“春节后我们计划再投入600万元搞研发,进一步提高地膜对农田的增产效果。”

除了农用地膜,金玉龙还打算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带动农民发展中药材产业。“种苗繁育、土壤改良、物联网设备建设……今年要多跑几个村子,以‘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多搞合作,一起增收!”金玉龙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杨安仁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目前他已经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深造。“桐油在机械制造等很多领域应用广泛,我想抓住机遇。”杨安仁说,近几年,从工业原料拓展到医用原料,从培育新品种到建设种质资源库,他们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去年,公司引进3名博士作为科研带头人,开展油桐选育与高附加值产品研发。“马上又有两名博士要来了。我们这儿虽然偏远,但能吸引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是件幸福的事。”杨安仁高兴地说。

瑶寨门口,红灯笼、大红花,一派喜气洋洋。春节将至,文旅市场更加红火。

汪云贵笑着说:“这几天越来越热闹。我们还要举办年货集市,我可有得忙咯!”

“村里的特产销路很旺。依托粤桂协作机制,村里的茶叶、腊肉、竹笋等正一车车运到广东茂名。大年初八,我还要去趟广西南宁,那边有家企业看上了我们的产品,要合作呢。”汪云贵一条条列出自己的新年规划,“头一件,请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来我们村,培训一下文物保护和技能传承;第二件,广西阳朔那边旅游搞得好,把他们的景点运营人请来,看能不能帮我们设计几条精品旅游线路……”

姜丽娟一边忙着岁末年初的大事小情,一边也在总结思考:“去年有返乡能人投资项目,但受各种因素限制,包養没能落地,有点遗憾。去年,我们还建设了水上乐园等一批项目,怎么利用好这些资源,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还要再想想。”

成为村党总支书记后,姜丽娟每天早起化妆,她笑称:“反倒比以前更注意形象了。”“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下姜村村民余娟妹夸赞姜丽娟。如今的姜丽娟,在为扮靓下姜村,忙得不亦乐乎。

是啊,还有那么多意气风发的青年,正在汇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扮靓广袤的乡土大地……

刍议科普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建构路径_中国查包養app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普及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科学普及的发展与新中国的成立和现代化的进程相伴相随,既成为促进科技事业长足进步的先决条件,也是科技促进经济、社会繁荣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科学普及如何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如何以科普现代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时代命题。

科学普及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科学普及大力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新中国建立初期,科学普及致力为工业建设服务,促进生产方法科学化,积极为农业建设服务,深入农村推广农业技术,成为国家工业、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手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科学普及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既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振兴,也赋予了科普工作强大的生命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提出,科学普及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科技繁荣发展,推动“四个现代化”进程。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普及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大力普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知识,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科学普及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高度评价科学普及的战略作用与地位,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纵观我国科学普及发展历程,科学普及在不同时期紧密围绕现代化目标,积极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努力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土壤。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面临新的形势与问题

在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的进步速度、发展水平和作用领域加速提升与拓展,科学普及的主体内涵、内容形式和客体外延不断迭代与变化,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进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也时刻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伴随全球科学技术竞争与博弈持续加剧,美西方国家加速对我国“知识围堵”,强化关键技术封锁、科技精准“脱钩”,科技实力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和“生死手”。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科研范式正在深刻变化,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价值链条形成双螺旋融合态势,二者交互推进、耦合上升,共同决定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与产出。科技发展的“双刃剑”特征及多元主体的价值差异,导致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互动过程中出现诸多新的问题,出现大量科技热点议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高度关注。如何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越来越需要科学普及的介入以提升现代化科技治理能力与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责任也将更为重大,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将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软实力塑造、科学文化培育、科技治理水平提升方面凸显更大的作用。

3.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引领新时代科学普及创新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对新时代科学普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待在宗旨理念、体制机制和形式方法上实现全面的创新发展,以现代化的科学普及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①在宗旨上,应以价值引领为目标,将科学作为核心价值理念广泛传播,让科学精神成为人民群众理性思维的核心,让科学方法成为广大公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手段,塑造中华民族的创新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科学文明。②在手段上,应坚持以人为本,内容上充满人文关怀、形式上生动活泼、内容上精准规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参与感、认同度、美誉度,促进科学技术普惠人民大众[5]。③在理念上,应充分重视科学普及在应对全球问题挑战、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作用,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增进文明互鉴,提出促进全球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中国方案。

科普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科普现代化的内涵与范畴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新时代科普现代化的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两翼理论”,把握科学普及面临的新形势、新特征与新内涵,谋划科学普及高质量发展蓝图,努力构建大科普工作新格局,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根基和战略支撑。科普现代化的核心宗旨是保障人民群众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权利,满足其对科学文化的需求,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科普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全面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培育形成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文化,提升国家创新软实力,助力建成世界科学文化中心与发展高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科普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就是在党和政府的率领下,充分利用举国创新的体制优势,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创新主体勇于承担,全社会共同行动与参与,建立顶层战略设计、上下联动实施的共抓、共建、共享大格局,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科普现代化的 4 个本质特征

目标定位现代化。科普现代化以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实现人的现代化为基本目标,通过不断加强与提升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与发展水平,使科学普及成为国家科技、教育、文化等重要工作的交互融合界面,推动形成政府部门科学引导、社会公众大力支持、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科学普及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撑现代化强国与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体系内容现代化。科普现代化在体系构成方面既包括中央与地方等各个政府部门,也囊括科研机构、大学等各类创新主体,同时各类社会组织也是主要的体系成员。在体系运行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既要兼顾公益性的科普事业,同时也要兼顾营利性的科普产业。在内容方面,既要包括前沿的国际科学创新进展,同时也要包括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内容;既要应对全球性科技问题,也要包括科技惠民的主要内容。

体制机制现代化。科普现代化在体制机制方面,既要继承举国推动的科普工作历史与沿革,同时也要调动发挥市场部门、社会部门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创新主体、公司企业参与到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的发展之中。在机制方面,要突出制度理念创新、资源模式创新逐步健全完善有效的科普工作体系和治理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科普工作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完善科普工作的系统化、网络化、社会化,形成全社会协同参与科普工作的治理模式。

手段方式现代化。科普现代化在手段方式方面,要广泛采用普及、包養網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方式方法,充分交叉融合,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终身学习科学技术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充分注重个性的科技需求,集合数据时代的新方式、新方法、新手段,精准刻画用户群体、准确分析用户需求、充分供给科普内容、及时回应科技热点,提供立体、泛在、及时、精准的科普服务,实现科技成果的全社会共享,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和获得感。

科普现代化的愿景目标

 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众需求充分满足

国家科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科普场馆设施、科普内容供给、科普技术手段、科普产业基础实现跨越式发展。各种科技馆、科技类博物馆成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沉浸式体验学习场所,科普资源平台提供国内外海量优质内容。先进的媒体融合技术推动科学传播体系变革,形成集主流媒体权威性、自媒体多样性和公众传播广泛性于一体的科学传播主体矩阵,科普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全流程不断高效化、去中心化,传播渠道的丰富性、可触及性大幅提升。科普龙头品牌和企业林立,各类科普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包養網

 科普体系完备高效,创新成果转化顺畅

科普工作持续提质增效,科普基础条件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科技资源转化率大幅提升。各级政府、各部门将科学普及融入国家各领域发展规划,在科普工作上实现信息畅通、协商高效、决策透明、响应及时;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相互协作、资源共享;科技共同体和公众参与科普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成果的科普转化和展示体制机制完善、顺畅、规范、高效。科学普及类高校专业建设健全,科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高素质人才集中,职业发展保障健全,后备人才充沛,科普志愿者等兼职队伍建设大幅提升,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科学文化厚植人心,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科学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全社会科学理性氛围深入人心。公民科学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科学素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科学精神成为社会的重要价值导向,鼓励探索、包養網包容失败、理性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青少年好奇心和探索兴趣被极大激发和保护,社会整体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实现巨大飞跃,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参与创新思考和创新事业的群体显著扩大。

科普现代化的建构思路与行动纲领

科普现代化的建构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引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最期盼、最需要、最满意的结果作为目标和标准。要着力满足人民包養对提升自身科学素质、参与公共科技事务的需求,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对于知识探索、思想创造、文化表达等方面的需求。

坚持融通发展,协同治理。充分利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与普及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制度保障,强化科技创新与普及工作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提高科技创新与普及工作的法治水平和制度执行力。要推动科技创新与普及工作体系的有机融合,打破部门壁垒、区域隔阂、领域分割,实现科技创新与普及工作的协调联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着眼长远,因势利导。加大科技创新赋能科普力度,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方法,提高科普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增强公众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公众对科学问题和现象的探索和解决能力。要建立支持科普培育创新人才、厚植创新沃土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科普教育和培训,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公众对科学的敬畏和尊重,建立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和支持,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氛围。

坚持传承创新,开放合作。把握新时代科技创新与普及工作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在继承传统优势资源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在适应时代变革需求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在满足社会期待目标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突破。要推动科技创新与普及理念变革,在坚持正确方向指引下不断更新观念,在坚持问题导向驱动下不断解决困难,在坚持需求导向引领下不断优化策略,在坚持效果导向评价下不断改进方法。

坚持精准施策,务实高效。根据区域、行业的创新特征,实施分类引导,针对不同地区、部门、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普及工作的现状、问题、需求、潜力等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有针对性、有差异性、有激励性的政策措施,引导各地区、部门、领域按照各自的特色优势和发展方向开展科技创新与普及工作。采用符合科技创新和普及规律的发展政策和评价标准,遵循科学规律、市场规律、社会规律等客观规律,制定符合国情、时代、实际的发展政策和评价标准,激励各地区、部门、领域在科技创新与普及工作中追求质量提升、效益增长和价值创造。

 科普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以实现国家创新发展为目标,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看重,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的工作体系和制度安排。发挥科普现代化在国家包養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的支撑作用。要把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和科普工作补短板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普资源的有效互通,构建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体系的有机融合,营造全社会关心创新、服务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快提高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水平,优化科技创新与普及的布局结构,协调推进科技创新与普及的发展进程,形成科技创新与普及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国家创新体系和现代化科技治理新格局。为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和创新文化软实力提供强大支撑,为国家创新发展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持续动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潘教峰、石彪、王光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编审:刘一霖,《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助力老年群体 共享“数字红利”查包養行情 数字技术适老化水平稳步提升_中国网

核心阅读

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达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20%。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适老化改造正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面对数字新产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有着“不敢用”“用不好”的烦恼。如何破解难题?各方正共同发力,推动数字技术适老化水平稳步提升。

如今,随着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普及,从生活缴费、看病就医,到交通出行、用餐娱乐,智能化操作成为绝大多数生活场景的“标配”。然而,越来越数字化的生活,却给一些老年人带来不少烦恼,甚至成为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如何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让他们同享数字化发展红利?记者进行了采访。

开发——新应用新场景不断涌现,多方位服务老年人需求

“小度小度,打开电视机。”话音刚落,电视机应声启动,开始播放电视剧。智能屏、语音控制灯带、跌倒监测设备……在天津武清区杨村街道,一个个新科技产品,打造出新型智慧养老社区。

“比如火柴人摄像头,将人体影像转化为火柴人形象,既保护隐私,又能通过步伐状态及时预判老年人是否有中风、跌倒风险。”承担杨村街道智慧养老驿站项目建设的成都全时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公司总经理史楠说,监测到跌倒动作,系统会第一时间向社区平台报警,并发送信息通知家属。自2021年11月起,公司已先后为街道3200余户60岁以上老年人安装物联网智慧养老设备并提供专业养老服务。

小米、荣耀、康佳、华为、创维等厂商的多款电视机产品通过适老化认证;格力发布遥控器按键排列更简单、字体也更大的系列空调;松下推出包括智能电动床、折叠淋浴椅等老年人日常生活和起居出行类产品……近年来,一批围绕老年人实际需求开发的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涌现。

去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2年版)》,遴选了79项产品和服务,推广典型产品和服务。此前还指导制定了《移动终端适老化技术要求》《智能电视适老化设计技术要求》等,指引企业科学精准开发适老电子产品。

“在此基础上,我们围绕日常生活中高频使用的产品,正在组织制定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适老化技术要求等行业标准,引导经营主体持续加强适老电子产品研发力度。”全国音视频标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无障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适老化改造需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创新工作举措,坚持技术标准指引包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数字技术适老化产业端,推出更多老年人专属化的数字产品和应用软件,让老年人更加充分、便捷地融入数字生活。

改造——产品更适用,让老年人“网上冲浪”无阻碍

“字太小了,戴上老花镜都看不清”“操包養網作麻烦,总是不知道该点哪里”……老年人在使用APP过程中,常常遇到看不清、找不到、不识字等“拦路虎”。

如何解决老年人在使用APP过程中的实际痛点?改造升级是大势所趋。

包養網

腾讯新闻推出适老化“关怀版”,针对老年人的需求从“看”向“听”转变,开发AI语音技术等功能,实现“一键听新闻”,还可以语音输入发表评论。

“新闻资讯是老年人最喜欢的移动应用之一。”腾讯新闻业务负责人何毅进介绍,数据显示,老年人使用新闻资讯类APP的时长占使用所有APP时长的比重超过15%,是全体网民平均使用时长的1.8倍。

何毅进说,起初团队关注到了后台的一些留言,在进行充分调研后,决定升级改造。现在,腾讯新闻“关怀版”智能听新闻功能日均访问量超11万人次。

APP适老化改造不能一蹴而就,既需要生产商主动而为,通过技术升级、立体改造、优质服务等提升老年人使用体验,也需要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指导1924家老年人常用网站和手机APP完成适老化改造并通过评测,超过1.4亿台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完成适老化升级改造,推出“长辈模式”“关怀模式”,升级语音播报、方言识别、全键盘操作等适老助老特色功能,覆盖新闻资讯、社交通信、生活购物等老年人生活高频场景,受到老年人广泛好评。

“相对于年轻消费群体而言,老年人更倾向于简单、直观的操作界面和功能设计,对产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有更高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现在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关联的高频服务场景,基本实现了信息无障碍改造——聊天有了大字号模式,出行可以一键叫车,看病挂号线上预约流程实现简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接下包養来将着力解决老年人触感不灵敏、容易误触等问题,鼓励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养老机构、社会组织建立数字技术适老化创新协作机制,推动一批适老化数字技术实现共建共享、专利开放,进一步提升适老化产品服务供给质量。

教学——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乐享数字新生活

“点击这个卡通图标,就会跳出表情包界面,点击即可发送。”中国移动北京菜市口营业厅,一场智慧讲堂正在进行。常用APP如何使用?哪些链接可能是诈骗?在菜市场如何用手机支付?老人们围坐在营业厅适老服务体验中心,一边听课一边学习操作手机。

“老年人不仅可以学习操作手机,还能在营业厅体验智能门铃、线上问诊、视频客服、远程协办等近30项适老产品及服务。”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公众市场发展处经理蔡正兴说。截至目前,北京移动视频号已上线课件近30期,营业厅联合老年大学、养老院等机构开展智慧课堂1400余场。

在山东,老年人可一键接入“面对面”视频客服,得到前台话务人员的直接指导;在河南,经客户同意后手机屏幕可以远程同步,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引手机使用流程;在江西,公益银发课堂开设7大类课程,上千名讲师入村入社区,已累计开展5000余场数字课堂。

“适老化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大众参与、多方共建的过程。”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企业、社区、志愿组织等多方力量凝聚,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现场课堂,为老年人学习新技术、使用新产品提供渠道。

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指导企业为超过220万老年人提供常用APP应用辅导、面对面讲解等敬老爱老服务,“一键呼入人工客服”专线累计服务超过3亿人次。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指导企业立足不同地区、不同背景老年人实际需求,重点到农村、乡镇和欠发达地区一线开展智能技术宣传推广和包養網应用教学,推动数字技术适老化公共服务普及范围更加广泛。(记者 王政、刘温馨)

第一观察丨习近平主席倡导“查包養網心得上海精神”的深意_中国网

“上海合作组织走在时代前列,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

7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讲到“上海精神”。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每一年都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每一次都会谈到“上海精神”。

习近平主席为何如此重视“上海精神”?面向未来,上合组织又当如何弘扬“上海精神”,答好时代之问?

(一)凝聚合作力量

2001年6月,上海黄浦江畔,上合组织成员国国家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一个全新的国际组织诞生。宣言明确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

20多年来,上合组织始终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国家团结协作、开放共赢、包容互鉴的全新合作模式。

在2018年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

此次峰会正式接收伊朗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并批准关于签署白俄罗斯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备忘录,上合组织成员国数量增至9个。

“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合大家庭’,充分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的理念深入人心,包養網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习近平主席指出。

谈及上合组织的初心使命,习近平主席援引印度诗人泰戈尔名言:“信念鞭策着人们,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意味深长。

(二)解答时代之问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

“时代之问”再次摆在我们面前。习近平主席在峰会讲话中给出鲜明有力的回答:“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把牢正确方向,增进团结互信”。在当前国际地区形势下,这样的主张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方面,上合组织内部要以对话消弥分歧、以合作超越竞争,切实尊重彼此包養網比較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定支持彼此实现发展振兴;另一方面,在同外部世界互动时,要从地区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制定对外政策,同时要高度警惕外部势力在本地区煽动“新冷战”、制造阵营对抗,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理由干涉内政、策动“颜色革命”,把本国发展进步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主席指出包養:“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团结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各成员国越要坚定携手同行。秉持“上海精神”,就是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一边。

(三)照亮未来之路

10年前,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5年前,“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上合峰会青岛宣言,成为上合组织最重要的政治共识和努力目标。

在“上海精神”正确指引下,上合组织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走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契合各方需求的合作与发展道路,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重要探索,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

新形势下,如何引领上合组织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为辽阔的地区合作组织实现更大发展?习近平主席深入阐释全球包養網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一系列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为“上海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以“上海精神”为旗帜,上合组织必将不断实现新跨越新发展,加快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开创地区合作新的更大的辉煌。

策划:霍小光

监制:张旭东

主笔:温馨

统筹:刘华、王绚、陈菲

视觉|编辑:吴晶晶、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