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中欧班列的“女飞人”_中查包養心得国网

1月12日,母思琪通过上下扶梯登上15号灯桥开展检修作业。

地处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的兴隆场编组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作为重庆铁路枢纽的“心脏”,这里承担了中欧国际班列的列车解体、编组任务。

包養網心得包養00后”女孩何雪和母思琪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重庆供电段兴隆场包養網电力工区的两名电力线路工。每个夜晚,她们和工友背负数公斤重的工具包養網材料,从地面沿着近70度的爬梯攀上22米高的电塔和17米高的灯桥,对这里的5000余盏灯进行巡检维修,确保编组站场的照明安全。

这群守护中欧班列的年轻“女飞人”,用他们的坚守将光照亮编组站场内的每一寸钢轨,守护着每一趟从这里驶出的中欧班列。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包養網   

徐睿查包養經驗霞委员:不断扩大就业岗位规模_中国网

连线代表委员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就业”,对此,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徐睿霞委员表示,“内蒙古要深入实施就业扩容提质工程,全包養力完成好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的年度任务,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徐睿霞委员建议,全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构建就业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推动财政、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集成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

徐睿霞委员认为,应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落地,广泛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快释放政策性统筹就业岗位,拓宽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空间,不断扩大就业岗位规模。服务新质生产力,聚焦市场紧缺职业工种、产业用工需求,开展大规包養網模针对性就业技能培训,让更多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

“夯实基层就业服包養網比較务,大力推行‘大数据+铁脚板’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包養網排名打造更多‘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示范性零工市场,不断提升就业公共服务精准化、便捷化水平。包養網價格”徐睿霞委员说。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10日 06版)

广西三江:侗乡早春茶开采_中查甜心包養網国网

3月14日,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村民在展示茶艺。

当日,2024年中国三江早春茶大会暨广西柳州三江茶文化活动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开幕。在为期2天的会期中,当地将举办春茶开采包養行情仪式、茶文化展演、产销对接签约、技术交流包養等活动,致力提升包養三江茶叶品牌,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1   2   3   包養 4   5   >包養  

湘西大山里查包養網站比較,5个“他”的10年_中国网

【编者按】普通人的命运变迁,往往是大时代里最为生动的注脚。
  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十年来,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改变发生在湘西大山深处的每个角落。
  有的人搬出深山,在新的聚居点经营着美好生活;有的人告别过去,靠双手创造崭新的人生;有的人立志改变命运,在前行的路上发现自己并不孤单;有的人在被温暖后,选择成为“撑伞人”去温暖他人……
  这片土地上洋溢着的奋斗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新的征程上,人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继续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金秋,我们走进大山深处的湘西,记录他们普通又不平凡的故事。

  本报记者刘芳洲 张格 陈思汗

不再怕赶集的她

从凤凰县城向西,海拔逐渐升高。弯弯曲曲的山路豁然开朗,群山环绕中,坐落着湖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安置区——禾库镇红安社区。
  2018年,4700多名贫困群众从4个乡镇搬迁至此。黄墙青瓦、飞檐斗拱,近800座苗族风格建筑组成的“千户苗寨”,体现着浓浓的民族风情。
  每逢农历“一”和“六”,是苗族乡亲们赶集的日子,全镇居民的吃穿用度都离不开热闹的集市。初六这天,记者来到集上,想找一位名叫吴红燕的搬迁居民,听闻她应该在集上摆摊卖苗服。可一番寻找后,仍然没有找到她,于是记者拨通了她的电话。
  “我很久都没有去集上摆摊啦!”电话那头的吴红燕说,“到家里来吧,我在家做衣服。”
  吴红燕的家是一栋12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一台电动缝纫机、几张布料与苗绣纹样,是她赚钱养家的物件。“自从搬到这边,经常会有客人上门定制苗服。”吴红燕说,“做回头客的生意都有点做不过来,几乎再也不去赶集摆摊了。”
  赶集,曾是吴红燕“沉重”的记忆。2018年搬迁前,她住在禾库镇芭科村最远、最高的位置,离镇上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每次赶集,她都要提前很久出发,到一个固定的摊位给人量尺寸、定样式,回家做完衣服,下一次赶集再带给客人。
  “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每次赶集我都是背篓里背一个,怀里再抱一个,买一点菜都带不回去,只能找认识的人帮忙。”吴红燕说。
  这份沉重不仅是生活压在肩头的重担,更是一种独自承担困难的无力感。父母年迈,丈夫在外务工,吴红燕只能白天照顾家人,晚上熬夜做衣服。原本胆子很小的她,经常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打着手电筒去山下接孩子,“一边走路一边喊孩子的名字”;也曾在父亲半夜发烧的时候跑去村卫生院拿药,凌晨两三点在漆黑的山路上奔走。
  2016年7月,禾库搬迁安置区开始修建,吴红燕一家分到了安置区的房子,于2018年举家搬迁。
  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下、稳得住,当地政府采取了“四条腿走路”的模式,通过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在家创业、盘活闲置土地、引进外来企业等方式,让每户都有稳定的收入。
  吴红燕也到家门口的服装厂上了三个月的班,学习使用电动缝纫机。使用熟练之后,她购买了一台机器在家做衣服,“在家工作更方便带孩子,时间也更宽松一些。”
  告别了遥远崎岖的山路,吴红燕不再怕赶集;而集中居住,让顾客可以随时上门,无需赶集,吴红燕也有源源不断的订单。
  现在,吴红燕的大儿子在高中住校,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在附近的小学上学。吴红燕白天做衣服,一个月也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晚上她还会去社区的广场上跳跳舞,“这在以前根本想不到”。
  “社区内成立了苗鼓队、唢呐队、苗歌队、广场舞队、苗妹银饰盛装队,日常活动非常丰富。”红安社区党支部书记石咏介绍,文化活动让搬迁群众更好地相处,还化解了很多邻里之间的矛盾。
  “十三五”期间,湘西州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集中安置点147个,安置住房2.05万套,1.97万户实现跨越式脱贫发展,8.18万名群众告别山区分散居住的苦日子。
  这其中,每一个家庭的背后,也许都有一段关于贫困的记忆,但每一户的新房中,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由“懒汉”变“名人”的他

今年10月,来自老挝的电视媒体来到十八洞村拍摄节目,村民龙先兰邀请他们参观自己的养蜂基地,并分享了他发展养蜂实现脱贫的故事。
  “我完全换了一个人。”龙先兰说,“有了家,有新房子、小轿车,夏天冬天都有事做,什么都有了。”
  作为村里的“名人”,龙先兰原先是以又穷又懒而出名。
  “他那时候天天喝酒,喝到哪里就醉在哪里,醉在哪里就睡在哪里,别人都叫他‘马路天使’。”龙先兰的爱人吴满金调侃道。
  那是一段自我封闭与自我伤害的时光。
  因为忍受不了整日酗酒的丈夫,龙先兰的母亲离开了家,一年后,父亲又因病去世,留下龙先兰和妹妹。龙先兰把妹妹托给亲戚照看,独自进城打工。又一年后,妹妹被山洪冲走,溺水而亡。龙先兰成了“孤儿”。
  在同龄人还在上高中的时候,他开始整日喝大酒、麻痹自己,用他的话说,“不想清醒,一醒就烦”。2013年年底,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队长龙秀林与龙先兰结对,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弟对待,一对一帮扶。
  2014年,有个外地姑娘嫁进十八洞村,说起自己有个表妹也愿意嫁过来。龙秀林想着介绍给龙先兰试试看,对方托媒人一打听,不光嫌弃他喝酒的陋习,还说他没有父母。龙秀林急了。“谁说他没有父母,我的父母就是他的父母,我就是他的大哥!”
  那年春节,龙秀林把“弟弟”接到家里,吃了个热热闹闹的年夜饭,临走时,龙秀林的母亲给他装了几十斤腊肠腊肉,还硬要塞给龙先兰1000块的红包。这个早已没了家的小伙子落泪了。他给龙秀林的母亲郑重地磕了个头,喊了一声多年没有喊过的“娘”。
  沉睡在龙先兰内心深处的志气开始苏醒,他下决心一定要做点什么,做出样子来。
  在一次外出学习时,龙秀林结识了一位养蜂的老师傅,他想着十八洞村地形、气候都合适,过去也没有养蜂养成规模的人,可以让龙先兰试试。于是帮他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跟老师傅学养蜂。
  龙先兰肯吃苦,终于通过养蜂挣到了第一桶金——5000块钱。他逐步扩大规模,还成立了合作社,带着几个村民一起干。慢慢地,蜂越养越多,蜜越产越多,合作社也建了起来,覆盖了80多户村民,大家一起养了1000多箱蜜蜂。他还以合作社的名义注册了公司,线上线下销售,蜂蜜供不应求。
  2015年底,扶贫队组织了十八洞村第一场相亲大会。邻村的吴满金来参加时,遇到了不爱说话的龙先兰。
  “那时候我很自卑。大家一起参观,我都是走在队伍最后面,她也走在了后面,我们就说上了话。”龙先兰还记得,在才艺展示的环节,别人都唱苗歌、跳舞、讲笑话逗女孩开心,只有他不知如何是好,干脆上台做了18个俯卧撑。
  吴满金在台上与龙先兰牵手成功。一年后,他们举办了婚礼,2020年,夫妻二人迎来了女儿的出生。
  大哥龙秀林给孩子起名龙思恩,这是一个起到了龙先兰心坎上的名字。
  如今,3岁的小思恩已经上了幼儿园,吴满金被入驻十八洞村的苗绣合作社聘为店长,制作包養網 花園和销售店里的各类苗绣产品。
  龙先兰有了更多“折腾”事业的动力。如今,他在养蜂的山谷里开辟了一个露营与烧烤基地,还跟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包養網心得起,通过直播销售蜂蜜。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世界另一些角落的人一份鼓舞。”龙先兰面对老挝电视媒体的镜头说:“即使我们语言不通,但如果你能看见我,请你相信,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成为“撑伞人”的她

湘西州龙山县,湖南西北边陲。位于武陵山腹地的咱果乡,土家语意为“美丽的大森林”。
  23岁的谢小庆在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担任历史教师,同时也是这所学校的女性副校长。作为全县最年轻的女性副校长,她除了日常教学,还兼顾着学校心理辅导教育、防性侵教育等多项工作。
  因为经历过风雨,也因为曾被保护在伞下,这名“00后”女孩选择回到家乡,做“撑伞”的人。
  谢小庆来自龙山县农车镇花桥村,由于家境贫困,在义务教育阶段,谢小庆姐弟三人的学费全靠县里的社会资助与校园资助。谢小庆考入高中后,母亲患病,作为大姐的她一度产生了辍学打工的想法。
  然而,打工的想法刚刚被父亲劝阻,母亲的离世就给了她沉重一击。“那时候每天都在哭,成绩也下滑得特别严重。”
  在那个青春期的“至暗时刻”,谢小庆的班主任成了照亮她的一盏明灯。“他几乎每周都会找我谈心,安慰和鼓励我,也会找寝室长沟通,让同学们多关心我。”谢小庆说,老师们的细心与负责,让她重拾读书考学的信念。
  控辍保学,在湘西州的大山深处,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开展控辍保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湘西州不断落实落细各学段的资助政策。从2016年起,在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湘西州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免除学前保教费和高中学费,各学段贫困学生教育生活补助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2018年,谢小庆考入一所师范类院校,就读英语教育专业。“我想当一个像我的老师们一样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毕业后,她参加了湖南省特岗教师统招考试,回到家乡龙山,正式成为一名老师。
  谢小庆每周都会到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家中走访,把学生从经包養常旷课的状态扭转为主动学习的状态;也会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并上门做通家长的工作,把孩子送到湘西州体校学习;还会不厌其烦地给有智力障碍的学生讲解生理知识包養,照顾其生活……
  去年9月,谢小庆被选拔为学校的女性副校长,这是龙山县为保护和关爱未成年女生特设的制度。“全县每个基层学校都有一名女性副校长,基层公办幼儿园则有女性副园长。”龙山县教体局总督学熊军说,每个假期,都会由女性副校长牵头,对所有女学生进行一次走访摸底,对重点学生结对帮扶。
  “从在县里读书到回来从教,能感受到全县上下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谢小庆说,“从重视学科发展到重视整个成长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
  “年轻人在学校里越来越多,乡村学校越来越有活力。”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校长朱鹏介绍,学校的49名在编教师中,“90后”“00后”共36人,占了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二。
  翻开教师的花名册,年轻的教师都是公费师范生与特岗教师。这些曾经走出了大山的年轻人,转身返乡,成为更多孩子的“撑伞人”。

放弃“铁饭碗”的她

在古丈县,茶,被老百姓称为“生命之源”。小孩出生后不久,古丈的母亲们便会用茶水轻轻擦拭孩子的眼睛,茶文化是当地人极为重要的情感寄托。
  土生土长的“85后”古丈姑娘龙玲芝对茶的记忆,从幼年就开始了——她的家乡默戎镇牛角山村,有着悠久的高山茶种植历史。
  “我爷爷曾是村里茶叶生产队的队长,童年看大家采茶、炒茶、卖茶的记忆还历历在目。茶叶宛如陪伴我成长的一位老友。”龙玲芝说。
  虽然懂茶、爱茶,但曾经的龙玲芝并未想过以此为生,她像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渴望走出大山,追寻更好的生活。
  2009年,一场意外大火肆虐牛角山村。一夜之间,30多栋木房化为灰烬,这让原本贫困的村庄雪上加霜。那年,龙玲芝刚刚大学毕业,她永远忘不了乡亲们跪在断瓦残垣前号啕大哭的模样。
  势在必行的重建,燃起了大家的脱贫决心和奋斗热情——村里决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利用处于张家界至凤凰这条黄金旅游线路中间的位置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然而,古老、贫穷的苗寨想阔步向前,似乎有心无力。
  一次,龙玲芝返乡探亲,发现大家忧心忡忡,原来是村民们不知道如何制作电子报价表。“如果村里有年轻人,这些小困扰都不是问题。”龙玲芝觉得,村里亟需青春血液的注入,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2012年,已经在外地当上老师的龙玲芝辞去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回到大山带领村民们种植茶苗。起初,龙玲芝发现大家对发展茶叶产业并无太大信心:很多人碍于情面领取了免费发放的茶苗,转身却又偷偷丢在山沟里。人们议论纷纷:“以前种的茶根本卖不出去,还不如种些能饱肚的。”
  “如果茶叶卖不出去,就仅仅是一片叶子。”龙玲芝说,她开始一方面四处向专家请教,希望通过改良技艺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则不停参加展会、拜访客户“跑市场”。
  不久后,一批茶树进入初采期,龙玲芝打通了销售渠道,并且卖出了不错的价格——原先种地每亩七八百元的收入,种茶后能提升至约三千元。
  看着率先种植茶叶的村民尝到甜头,更多村民也决定加入——一些人自己开辟茶园种茶,一些人则通过帮忙采茶获得收入。牛角山村的茶园从十年前零零散散的千余亩,逐步扩大至如今的超2万亩,品种也从绿茶扩充至红茶、白茶、黑茶等更多种类。
  一年又一年的光阴里,茶花含苞绽放,村里日渐起步的苗寨旅游,更为茶叶销售“添了把火”。“我们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与文旅融合在一起,游客来旅游的同时,可以参与采摘、体验制茶、学习茶文化和苗族文化。”龙玲芝说,牛角山的茶产业与旅游发展相辅相成,如今这两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双双突破亿元,仅固定岗位就业就有1300余人。
  “我们跟着玲芝干,不仅收入高了,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了!”村民龙刘芳说,如今她在村里做旅游接待和茶叶销售,家里人还种茶、开民宿、卖农特产,一家人每年有二三十万元收入。“以前在外面打工时,总因为自己来自乡下而觉得自卑。现在,我在村里穿着苗服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充满了自信!”
  深秋,茶园进入管护时节。通往高山茶园的小道上,停放了不少车辆。龙玲芝介绍,这些都是村民自己的小车,她感慨:“从一无所有,到开着车子上山采‘金叶子’,我们的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目前,古丈县茶园总面积达20.5万亩,人均突破1.4亩,绘就出一幅多彩的茶乡画卷。

回乡村“守艺”的他

越过山岗,走过石桥,古丈县红石林镇茄通村深处,潺潺水声中,一处悠然隐逸的小院映入眼帘——阳光下,古朴的木屋静静矗立,彭南科坐在小木凳上认真检查活字印刷字模,一对慵懒的猫狗惬意地趴在他脚边。
  大山里,这位47岁的湘西土家族汉子用镜头记录下把粽叶编成蓑衣,取石打凿制为磨盘,以古法造纸、制香、酿醋等过程。淡然恬静的画面中,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一件件老物件和一门门老技艺,在他的巧手下得以复刻还原。
  当过老师、记者,开过农产品公司,自小被父母寄予“甩掉犁耙、走出大山”厚望的彭南科再次回到乡野,通过当下最流行的视频为媒介,寻找和守护逐渐消失的手艺。
  除了擦不掉的那抹乡愁,彭南科心怀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渴望,和一份守住文化根基的使命感。
  2022年6月,彭南科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展示农耕技艺和非遗文化。很快,一条手工制作蓑衣的视频迅速走红。这条点赞量破100万的视频中,彭南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割棕片、理棕丝、搓棕绳、定型缝制等复杂工序。片末,他身着蓑衣在大雨中劳作,再现古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田园牧歌式浪漫。
  有网友评价:“无声的手作,是我们中国最精美的‘奢侈品’。”在彭南科看来,他的视频之所以能收获众多好评,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与当下受众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相契合。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在岁月长河中几近消失,一些手艺只剩七八十岁的老人掌握,且无人继承。”彭南科说,把濒临失传的手艺“抢救”回来,成了他给自己赋予的使命。他不断琢磨、研究,通过拜访老手艺人、翻阅典籍文献,对各类古法技艺进行梳理,再尝试“复刻”。
  一条不到十分钟的视频背后,是短则一周、长则一年的制作周期。有些是需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有些则是因过程反复失败需不断推翻重来。
  难吗?“难,恰恰是古法的魅力。”彭南科说。为了赶周期,彭南科常常拍摄到深夜,每天只留五六个小时睡眠时间,身上也总是旧伤没好就有了新伤。“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彭南科说,作为内容创作者,他最看重的是知识性,即受众能否通过视频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复刻还原,让我们更鲜活地看到来时的路。”彭南科说,视频以一种更生动的语言,不仅让彭南科被看见,更让湘西、中国乡村和传统文化被看见。
  古丈,是一个人口不到15万的小县。然而,这里却有超过35个成一定规模的自媒体博主,其中3个账号粉丝量突破百万。小县何以吸引累计超千万粉丝的关注?彭南科说,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各界对乡村发展的支持,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除了拍视频,彭南科还想在三产融合下功夫。在他的规划图景里,要“以点带面,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未来要种更多油菜、水稻,养更多稻花鱼、家禽,举办各种各样的农耕文化节……“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人才是支持。希望越来越美好的乡村,能吸引更多人来寻觅生活的灵感。”彭南科说。

  【记者手记】五个“他”的故事,平凡而又真切。
  在湘西采访,记者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日子越来越好了。”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生活中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变化,更是内心充盈的希望。
  在湘西的大山深处,“他”们的故事仍在延续。走出了“千年贫困”、驱散头顶的阴霾,在由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上,无数和“他”一样的普通人,心怀着“明天会更好”的信心,将梦想根植乡土,期盼收获幸福的果实。
 

查覓包養價格守护中欧班列的“女飞人”_中国网

1月12日,母思琪通过上下扶梯登上15号包養灯桥开展检修作业。

地处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的兴隆场编组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作为重庆铁路枢纽的“心脏”,这里承担了中欧国际班列的列车解体、编组任务。

“00后”女孩何雪和母思琪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重庆供电段兴隆场电力工区的两名电力线路工。每个夜晚,她们和工友背负数公斤重包養的工具材料,从地面沿着近70度的爬梯攀包養上22米高的包養电塔和17米高的灯桥,对这里的5000余盏灯进行巡检维修,确保编组站场的照明安全。

这群守护中欧班列的年轻“女飞人”,用他们的坚守将光照亮编组站场内的每一寸钢轨,守护着每一趟从这里驶出的中欧班列。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包養網

全国铁路前两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查包養心得2亿元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樊曦)记者9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包養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2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2亿元,同比增长9.5%,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铁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国铁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国铁集团科学统筹建设资源,合理优化施工组织包養,强化安全质量控制,高质量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重庆至昆明高铁、西安至重庆高铁等40个重点项目138个工点春节期间持续施工,其他项目节后立即复工复产,迅速形成攻坚态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军庙至淖毛湖铁路开通运营,安徽省池州至黄山高铁启动联调联试,沪渝蓉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甘肃省平凉至庆阳铁路、云南省文山至蒙自铁路开工建设,杭州至衢州铁路、上海至苏州至湖州铁路、广州至湛江高铁、杭州至温州高铁等在建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取得重要进展,为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打包養下了良好基础。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10日 01包養版)

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查包養經驗以旧换新行动方案》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部署,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包養網排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包養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行动方案》明确了5方面20项重点任务。一是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二是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汽车、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三是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四是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强化重点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衔接。五是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支持政策,优化金融支持,加强要素保障,强化创新支撑。

《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包養筹协调,做好政策解读,营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包養良好社会氛围。


查覓包養價格湘西大山里,5个“他”的10年_中国网

【编者按】普通人的命运变迁,往往是大时代里最为生动的注脚。
  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十年来,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改变发生在湘西大山深处的每个角落。
  有的人搬出深山,在新的聚居点经营着美好生活;有的人告别过去,靠双手创造崭新的人生;有的人立志改变命运,在前行的路上发现自己并不孤单;有的人在被温暖后,选择成为“撑伞人”去温暖他人……
  这片土地上洋溢着的奋斗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新的征程上,人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继续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金秋,我们走进大山深处的湘西,记录他们普通又不平凡的故事。

  本报记者刘芳洲 张格 陈思汗

不再怕赶集的她

从凤凰县城向西,海拔逐渐升高。弯弯曲曲的山路豁然开朗,群山环绕中,坐落着湖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安置区——禾库镇红安社区。
  2018年,4700多名贫困群众从4个乡镇搬迁至此。黄墙青瓦、飞檐斗拱,近800座苗族风格建筑组成的“千户苗寨”,体现着浓浓的民族风情。
  每逢农历“一”和“六”,是苗族乡亲们赶集的日子,全镇居民的吃穿用度都离不开热闹的集市。初六这天,记者来到集上,想找一位名叫吴红燕的搬迁居民,听闻她应该在集上摆摊卖苗服。可一番寻找后,仍然没有找到她,于是记者拨通了她的电话。
  “我很久都没有去集上摆摊啦!”电话那头的吴红燕说,“到家里来吧,我在家做衣服。”
  吴红包養網價格燕的家是一栋12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一台电动缝纫机、几张布料与苗绣纹样,是她赚钱养家的物件。“自从搬到这边,经常会有客人上门定制苗服。”吴红燕说,“做回头客的生意都有点做不过来,几乎再也不去赶集摆摊了。”
  赶集,曾是吴红燕“沉重”的记忆。2018年搬迁前,她住在禾库镇芭科村最远、最高的位置,离镇上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每次赶集,她都要提前很久出发,到一个固定的摊位给人量尺寸、定样式,回家做完衣服,下一次赶集再带给客人。
  “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每次赶集我都是背篓里背一个,怀里再抱一个,买一点菜都带不回去,只能找认识的人帮忙。”吴红燕说。
  这份沉重不仅是生活压在肩头的重担,更是一种独自承担困难的无力感。父母年迈,丈夫在外务工,吴红燕只能白天照顾家人,晚上熬夜做衣服。原本胆子很小的她,经常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打着手电筒去山下接孩子,“一边走路一边喊孩子的名字”;也曾在父亲半夜发烧的时候跑去村卫生院拿药,凌晨两三点在漆黑的山路上奔走。
  2016年7月,禾库搬迁安置区开始修建,吴红燕一家分到了安置区的房子,于2018年举家搬迁。
  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下、稳得住,当地政府采取了“四条腿走路”的模式,通过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在家创业、盘活闲置土地、引进外来企业等方式,让每户都有稳定的收入。
  吴红燕也到家门口的服装厂上了三个月的班,学习使用电动缝纫机。使用熟练之后,她购买了一台机器在家做衣服,“在家工作更方便带孩子,时间也更宽松一些。”
  告别了遥远崎岖的山路,吴红燕不再怕赶集;而集中居住,让顾客可以随时上门,无需赶集,吴红燕也有源源不断的订单。
  现在,吴红燕的大儿子在高中住校,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在附近的小学上学。吴红燕白天做衣服,一个月也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晚上她还会去社区的广场上跳跳舞,“这在以前根本想不到”。
  “社区内成立了苗鼓队、唢呐队、苗歌队、广场舞队、苗妹银饰盛装队,日常活动非常丰富。”红安社区党支部书记石咏介绍,文化活动让搬迁群众更好地相处,还化解了很多邻里之间的矛盾。
  “十三五”期间,湘西州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集中安置点147个,安置住房2.05万套,1.97万户实现跨越式脱贫发展,8.18万名群众告别山区分散居住的苦日子。
  这其中,每一个家庭的背后,也许都有一段关于贫困的记忆,但每一户的新房中,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由“懒汉”变“名人”的他

今年10月,来自老挝的电视媒体来到十八洞村拍摄节目,村民龙先兰邀请他们参观自己的养蜂基地,并分享了他发展养蜂实现脱贫的故事。
  “我完全换了一个人。”龙先兰说,“有了家,有新房子、小轿车,夏天冬天都有事做,什么都有了。”
  作为村里的“名人”,龙先兰原先是以又穷又懒而出名。
  “他那时候天天喝酒,喝到哪里就醉在哪里,醉在哪里就睡在哪里,别人都叫他‘马路天使’。”龙先兰的爱人吴满金调侃道。
  那是一段自我封闭与自我伤害的时光。
  因为忍受不了整日酗酒的丈夫,龙先兰的母亲离开了家,一年后,父亲又因病去世,留下龙先兰和妹妹。龙先兰把妹妹托给亲戚照看,独自进城打工。又一年后,妹妹被山洪冲走,溺水而亡。龙先兰成了“孤儿”。
  在同龄人还在上高中的时候,他开始整日喝大酒、麻痹自己,用他的话说,“不想清醒,一醒就烦”。2013年年底,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队长龙秀林与龙先兰结对,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弟对待,一对一帮扶。
  2014年,有个外地姑娘嫁进十八洞村,说起自己有个表妹也愿意嫁过来。龙秀林想着介绍给龙先兰试试看,对方托媒人一打听,不光嫌弃他喝酒的陋习,还说他没有父母。龙秀林急了。“谁说他没有父母,我的父母就是他的父母,我就是他的大哥!”
  那年春节,龙秀林把“弟弟”接到家里,吃了个热热闹闹的年夜饭,临走时,龙秀林的母亲给他装了几十斤腊肠腊肉,还硬要塞给龙先兰1000块的红包。这个早已没了家的小伙子落泪了。他给龙秀林的母亲郑重地磕了个头,喊了一声多年没有喊过的“娘”。
  沉睡在龙先兰内心深处的志气开始苏醒,他下决心一定要做点什么,做出样子来。
  在一次外出学习时,龙秀林结识了一位养蜂的老师傅,他想着十八洞村地形、气候都合适,过去也没有养蜂养成规模的人,可以让龙先兰试试。于是帮他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跟老师傅学养蜂。
  龙先兰肯吃苦,终于通过养蜂挣到了第一桶金——5000块钱。他逐步扩大规模,还成立了合作社,带着几个村民一起干。慢慢地,蜂越养越多,蜜越产越多,合作社也建了起来,覆盖了80多户村民,大家一起养了1000多箱蜜蜂。他还以合作社的名义注册了公司,线上线下销售,蜂蜜供不应求。
  2015年底,扶贫队组织了十八洞村第一场相亲大会。邻村的吴满金来参加时,遇到了不爱说话的龙先兰。
  “那时候我很自卑。大家一起参观,我都是走在队伍最后面,她也走在了后面,我们就说上了话。”龙先兰还记得,在才艺展示的环节,别人都唱苗歌、跳舞、讲笑话逗女孩开心,只有他不知如何是好,干脆上台做了18个俯卧撑。
  吴满金在台上与龙先兰牵手成功。一年后,他们举办了婚礼,2020年,夫妻二人迎来了女儿的出生。
  大哥龙秀林给孩子起名龙思恩,这是一个起到了龙先兰心坎上的名字。
  如今,3岁的小思恩已经上了幼儿园,吴满金被入驻十八洞村的苗绣合作社聘为店长,制作和销售店里的各类苗绣产品。
  龙先兰有了更多“折腾”事业的动力。如今,他在养蜂的山谷里开辟了一个露营与烧烤基地,还跟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通过直播销售蜂蜜。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世界另一些角落的人一份鼓舞。”龙先兰面对老挝电视媒体的镜头包養網 花園说:“即使我们语言不通,但如果你能看见我,请你相信,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成为“撑伞人”的她

湘西州龙山县,湖南西北边陲。位于武陵山腹地的咱果乡,土家语意为“美丽的大森林”。
  23岁的谢小庆在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担任历史教师,同时也是这所学校的女性副校长。作为全县最年轻的女性副校长,她除了日常教学,还兼顾着学校心理辅导教育、防性侵教育等多项工作。
  因为经历过风雨,也因为曾被保护在伞下,这名“00后”女孩选择回到家乡,做“撑伞”的人。
  谢小庆来自龙山县农车镇花桥村,由于家境贫困,在包養行情义务教育阶段,谢小庆姐弟三人的学费全靠县里的社会资助与校园资助。谢小庆考入高中后,母亲患病,作为大姐的她一度产生了辍学打工的想法。
  然而,打工的想法刚刚被父亲劝阻,母亲的离世就给了她沉重一击。“那时候每天都在哭,成绩也下滑得特别严重。”
  在那个青春期的“至暗时刻”,谢小庆的班主任成了照亮她的一盏明灯。“他几乎每周都会找我谈心,安慰和鼓励我,也会找寝室长沟通,让同学们多关心我。”谢小庆说,老师们的细心与负责,让她重拾读书考学的信念。
  控辍保学,在湘西州的大山深处,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开展控辍保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湘西州不断落实落细各学段的资助政策。从2016年起,在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湘西州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免除学前保教费和高中学费,各学段贫困学生教育生活补助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2018年,谢小庆考入一所师范类院校,就读英语教育专业。“我想当一个像我的老师们一样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毕业后,她参加了湖南省特岗教师统招考试,回到家乡龙山,正式成为一名老师。
  谢小包養網庆每周都会到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家中走访,把学生从经常旷课的状态扭转为主动学习的状态;也会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并上门做通家长的工作,把孩子送到湘西州体校学习;还会不厌其烦地给有智力障碍的学生讲解生理知识,照顾其生活……
  去年9月,谢小庆被选拔为学校的女性副校长,这是龙山县为保护和关爱未成年女生特设的制度。“全县每个基层学校都有一名女性副校长,基层公办幼儿园则有女性副园长。”龙山县教体局总督学熊军说,每个假期,都会由女性副校长牵头,对所有女学生进行一次走访摸底,对重点学生结对帮扶。
  “从在县里读书到回来从教,能感受到全县上下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谢小庆说,“从重视学科发展到重视整个成长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
  “年轻人在学校里越来越多,乡村学校越来越有活力。”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校长朱鹏介绍,学校的49名在编教师中,“90后”“00后”共36人,占了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二。
  翻开教师的花名册,年轻的教师都是公费师范生与特岗教师。这些曾经走出了大山的年轻人,转身返乡,成为更多孩子的“撑伞人”。

放弃“铁饭碗”的她

在古丈县,茶,被老百姓称为“生命之源”。小孩出生后不久,古丈的母亲们便会用茶水轻轻擦拭孩子的眼睛,茶文化是当地人极为重要的情感寄托。
  土生土长的“85后”古丈姑娘龙玲芝对茶的记忆,从幼年就开始了——她的家乡默戎镇牛角山村,有着悠久的高山茶种植历史。
  “我爷爷曾是村里茶叶生产队的队长,童年看大家采茶、炒茶、卖茶的记忆还历历在目。茶叶宛如陪伴我成长的一位老友。”龙玲芝说。
  虽然懂茶、爱茶,但曾经的龙玲芝并未想过以此为生,她像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渴望走出大山,追寻更好的生活。
  2009年,一场意外大火肆虐牛角山村。一夜之间,30多栋木房化为灰烬,这让原本贫困的村庄雪上加霜。那年,龙玲芝刚刚大学毕业,她永远忘不了乡亲们跪在断瓦残垣前号啕大哭的模样。
  势在必行的重建,燃起了大家的脱贫决心和奋斗热情——村里决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利用处于张家界至凤凰这条黄金旅游线路中间的位置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然而,古老、贫穷的苗寨想阔步向前,似乎有心无力。
  一次,龙玲芝返乡探亲,发现大家忧心忡忡,原来是村民们不知道如何制作电子报价表。“如果村里有年轻人,这些小困扰都不是问题。”龙玲芝觉得,村里亟需青春血液的注入,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2012年,已包養经在外地当上老师的龙玲芝辞去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回到大山带领村民们种植茶苗。起初,龙玲芝发现大家对发展茶叶产业并无太大信心:很多人碍于情面领取了免费发放的茶苗,转身却又偷偷丢在山沟里。人们议论纷纷:“以前种的茶根本卖不出去,还不如种些能饱肚的。”
  “如果茶叶卖不出去,就仅仅是一片叶子。”龙玲芝说,她开始一方面四处向专家请教,希望通过改良技艺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则不停参加展会、拜访客户“跑市场”。
  不久后,一批茶树进入初采期,龙玲芝打通了销售渠道,并且卖出了不错的价格——原先种地每亩七八百元的收入,种茶后能提升至约三千元。
  看着率先种植茶叶的村民尝到甜头,更多村民也决定加入——一些人自己开辟茶园种茶,一些人则通过帮忙采茶获得收入。牛角山村的茶园从十年前零零散散的千余亩,逐步扩大至如今的超2万亩,品种也从绿茶扩充至红茶、白茶、黑茶等更多种类。
  一年又一年的光阴里,茶花含苞绽放,村里日渐起步的苗寨旅游,更为茶叶销售“添了把火”。“我们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与文旅融合在一起,游客来旅游的同时,可以参与采摘、体验制茶、学习茶文化和苗族文化。”龙玲芝说,牛角山的茶产业与旅游发展相辅相成,如今这两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双双突破亿元,仅固定岗位就业就有1300余人。
  “我们跟着玲芝干,不仅收入高了,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了!”村民龙刘芳说,如今她在村里做旅游接待和茶叶销售,家里人还种茶、开民宿、卖农特产,一家人每年有二三十万元收入。“以前在外面打工时,总因为自己来自乡下而觉得自卑。现在,我在村里穿着苗服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充满了自信!”
  深秋,茶园进入管护时节。通往高山茶园的小道上,停放了不少车辆。龙玲芝介绍,这些都是村民自己的小车,她感慨:“从一无所有,到开着车子上山采‘金叶子’,我们的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目前,古丈县茶园总面积达20.5万亩,人均突破1.4亩,绘就出一幅多彩的茶乡画卷。

回乡村“守艺”的他

越过山岗,走过石桥,古丈县红石林镇茄通村深处,潺潺水声中,一处悠然隐逸的小院映入眼帘——阳光下,古朴的木屋静静矗立,彭南科坐在小木凳上认真检查活字印刷字模,一对慵懒的猫狗惬意地趴在他脚边。
  大山里,这位47岁的湘西土家族汉子用镜头记录下把粽叶编成蓑衣,取石打凿制为磨盘,以古法造纸、制香、酿醋等过程。淡然恬静的画面中,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一件件老物件和一门门老技艺,在他的巧手下得以复刻还原。
  当过老师、记者,开过农产品公司,自小被父母寄予“甩掉犁耙、走出大山”厚望的彭南科再次回到乡野,通过当下最流行的视频为媒介,寻找和守护逐渐消失的手艺。
  除了擦不掉的那抹乡愁,彭南科心怀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渴望,和一份守住文化根基的使命感。
  2022年6月,彭南科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展示农耕技艺和非遗文化。很快,一条手工制作蓑衣的视频迅速走红。这条点赞量破100万的视频中,彭南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割棕片、理棕丝、搓棕绳、定型缝制等复杂工序。片末,他身着蓑衣在大雨中劳作,再现古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田园牧歌式浪漫。
  有网友评价:“无声的手作,是我们中国最精美的‘奢侈品’。”在彭南科看来,他的视频之所以能收获众多好评,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与当下受众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相契合。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在岁月长河中几近消失,一些手艺只剩七八十岁的老人掌握,且无人继承。”彭南科说,把濒临失传的手艺“抢救”回来,成了他给自己赋予的使命。他不断琢磨、研究,通过拜访老手艺人、翻阅典籍文献,对各类古法技艺进行梳理,再尝试“复刻”。
  一条不到十分钟的视频背后,是短则一周、长则一年的制作周期。有些是需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有些则是因过程反复失败需不断推翻重来。
  难吗?“难,恰恰是古法的魅力。”彭南科说。为了赶周期,彭南科常常拍摄到深夜,每天只留五六个小时睡眠时间,身上也总是旧伤没好就有了新伤。“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彭南科说,作为内容创作者,他最看重的是知识性,即受众能否通过视频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复刻还原,让我们更鲜活地看到来时的路。”彭南科说,视频以一种更生动的语言,不仅让彭南科被看见,更让湘西、中国乡村和传统文化被看见。
  古丈,是一个人口不到15万的小县。然而,这里却有超过35个成一定规模的自媒体博主,其中3个账号粉丝量突破百万。小县何以吸引累计超千万粉丝的关注?彭南科说,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各界对乡村发展的支持,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除了拍视频,彭南科还想在三产融合下功夫。在他的规划图景里,要“以点带面,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未来要种更多油菜、水稻,养更多稻花鱼、家禽,举办各种各样的农耕文化节……“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人才是支持。希望越来越美好的乡村,能吸引更多人来寻觅生活的灵感。”彭南科说。

  【记者手记】五个“他”的故事,平凡而又真切。
  在湘西采访,记者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日子越来越好了。”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生活中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变化,更是内心充盈的希望。
  在湘西的大山深处,“他”们的故事仍在延续。走出了“千年贫困”、驱散头顶的阴霾,在由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上,无数和“他”一样的普通人,心怀着“明天会更好”的信心,将梦想根植乡土,期盼收获幸福的果实。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新春走基层查甜心包養網·特别报道)_中国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当下,农村不仅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干事创业的舞台,越来越多青年人活跃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在推动农业发展中苦干实干,在参与乡村治理中担当作为,在服务农民中增长才干,成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有生力量。

近年来,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评选出一批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他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成为对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的青年典型。新年伊始,本报记者分赴江苏、浙江、广西、贵州、宁夏、新疆等地,走近其中6位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倾听他们讲述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青春故事。

——编  者

沉下去,奔向农村干事创业

“把根扎稳,尽微薄之力,帮助乡亲们把日子越过越好”

“六段是个好地方咧,层层茶山穿山顶咧,今天有客到我村咧,请你喝杯六段茶咧……”汪云贵一首悠扬的《迎客歌》,引来游客一片喝彩。来自黑龙江的68岁游客郑亚宁说:“六段人热情好客,这个年我和老伴就在这里过!”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段村曾是个贫困村,如今全村吃上旅游饭,村民苏玉荣感慨:“离不开带头的汪大妹!”

“汪大妹”就是汪云贵,2014年从南京辞职返乡后,她成立了旅游公司。汪云贵请县文化馆的老师教村民们排练舞蹈,搭建班子唱瑶歌,邀请非遗传承人展示瑶绣技艺……在她的推动下,长桌宴、舂糍粑、篝火晚会等民俗活动办得红火,刺绣、竹编、根雕等土特产也渐渐热销。

总有人不解她为啥要回来,汪云贵答:乡愁。“在南京时,我常想,六段村就是我的诗和远方。我想回到这里,把根扎稳,尽微薄之力,帮助乡亲们把日子越过越好。”

“乡愁”,是不少青年人返乡创业的缘由。

姜丽娟是浙江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人,2016年上半年,原本在杭州安家落户的她,和姐姐一起花钱把父母的老房子来了个“彻底改造”,这一改,改出了下姜村第一个精品民宿。姜丽娟顺势辞职回家,专心搞民宿经营。

“小姑娘有魄力有能力!”乡亲们对她刮目相看,跟着她建起了村里的第一批民宿。2018年,姜丽娟入了党,后来还进了村两委。2020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年轻的她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当时她颇感意外,但现在回想,其实也是情理之中。

下姜村发展需要新思路,眼界更开阔的姜丽娟更合适。“农村需要年轻人,我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姜丽娟说。

有人带回发展思路,有人带回产业技术。

在贵州独山县百泉镇百泉湖村的一座山头,暖阳下,一片片油桐树青翠葱绿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曾经是一座荒山……”杨安仁是当地的油桐产业带头人,成长于独山县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就见惯了油桐树。每到果实成熟季节,老乡们上山捡些果子,背到集市上卖,贴补家用。

“既然山上适合种油桐,为何不规模化种植呢?”带着这个念头,毕业于鲁东大学农学院的杨安仁,继续钻研农技知识,求助相关专家,打拼10多年,不仅在独山县种下了2万多亩油桐,还在全省多地包養建设产业基地,辐射周边区域,总种植规模超9万亩。杨安仁成立的桐油产销一体化企业,带动4000多户村民参与油桐种植,直接安置就业1000余人,每年发放务工工资超千万元。

还有一些“入乡”的青年人并非“返乡”。金玉龙就是其中一位。

“把残包養膜清干净,春节后就能备种新茬啦。”大雪过后,金玉龙和马金保戴着厚手套,用锄头刨开土,把一张近10米长的地膜扯了起来。马金保把残膜叠好放进农用车货箱。金玉龙笑着说:“这一车拉到我们公司里,老马能赚500元。”

马金保是宁夏固原西吉县西滩乡庙湾村村民,而金玉龙是当地一家塑业公司的负责人。“残膜也是宝,能用来生产管材、雨衣雨伞等塑料制品。”金玉龙是一名退役军人,在甘肃工作。2016年,他了解到固原常年缺水少雨,农业发展需要优质地膜。“农村地膜市场大,乡村发展前景广,我决定创业试一试!”如今,公司已获得30多项技术专利,生产的农用地膜、棚膜畅销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并为周边近百名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

解难题,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既要有股韧劲儿,经得起磋磨,又要有些真本事,用成绩说话”

在江苏高邮城南经济新区浩芝村,通邮电商产业园里的12个直播间热闹非常,鸭蛋、香肠等产品琳琅满目,飘出阵阵香气……卞盛洁是这家产业园的负责人,2015年,高邮市城南经济新区到外地招商引资,一直从事电商工作的她信心满满地回乡创业。

没想到,很快,一道道难关就摆在她面前……

第一关,邀人。产业园一开,入驻者寥寥。卞盛洁想邀请靠电商打开鸭蛋销路的刘文芳,却被拒绝了八次。“我自己做得好好的,为啥要去你那里?”“园区可以提供场地、仓库,整合资源和政策,帮你把企业做大……”第九次上门,终于打动了刘文芳。

第二关,培训。卞盛洁想让更多人掌握电商技能,了解产业园的好处。没有人脉,她就联系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妇联等;没有现成素材,她就自己闷头做了好几天PPT……从“大课”讲到“小班”,再到“一对一”指导,卞盛洁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第三关,转型。“起初我们是传统电商,开网店。”周莉是个残疾女孩,在卞盛洁的帮助下,从2018年开始试水视频和直播。“卞老师和我们一起研究怎么拍,还帮我设计脚本,一字一句琢磨。”渐渐地,周莉用积极真诚的直播风格赢得网友的信赖,并带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参与电商创业。

“一个人想要带动一群人,既要有股韧劲儿,经得起磋磨,又要有些真本事,用成绩说话。”卞盛洁的感慨,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姜丽娟说:“经常上门做功课,心里才有本明白账。”

去年,村里打算建设“共富后巷”,对村里后街小巷统一规划,施工地点就在几户村民家门口,施工带来暂时的不便让个别村民不太乐意。

于是,姜丽娟几乎每天往村民家里跑,耐心解释,听取大家的意见。“‘共富后巷’建好后,不仅有租金赚,还能在家门口就业,以合伙人的形式加入村集体经济……”姜丽娟说,“心齐了,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杨安仁说:“科技兴农不是空话,品种好才能产业旺。”

2015年,5000亩油桐林遭遇枯萎病,大量已经挂果的油桐树陆续枯死。试了各种药物,翻了许多书包養網排名籍,仍找不到办法的杨安仁试着给油桐专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汪阳东发了一封求助邮件。

汪阳东带团队来到独山县,他们从基地仅存的13棵油桐树着手,通过分子选育、杂交育种和嫁接的方式,终于找到了产生抗体的油桐品种。后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鲁东大学等单位的指导下,杨安仁又成功让油桐产量实现3—6倍的增长包養網,每亩产值达1万多元,并建成了优质油桐种质资源库。

王军扬说:“带头干就得不怕难,销售额就是说服力。”

王军扬是新疆金圣果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一家沙棘产品公司的负责人,和沙棘打了十几年交道。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时,每人分到了70亩沙棘地。“一年下来啥都赚不着,咋干?”有人提出,种沙棘只见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沙棘果摘下来,我去找销路!”时任第九师一七〇团六连党支部书记的王军扬对大家说。王军扬心里也没底,但只能到处打听哪里有沙棘加工企业,上门去推销,“一开始没人知道我们的沙棘果怎么样,跑了十几家企业,终于找到两家愿意收购的。”当年10月,840多吨沙棘果全部卖完,销售额达到540万元。看着别人沙棘地管护得好,一亩挣2000多元,之前不愿干的人坐不住了:“沙棘果就是‘金果果’嘛,咱还是踏实干吧!”

向未来,努力实现美好愿景

“与其只顾自己发展,不如大家一起发展更充实、更有成就感”

如今,入驻通邮电商产业园的企业达700多家,卞盛洁和团队累计培训超20万人次,带动产业链就业超10万人。把精力都投入培训孵化,自己的事业怎么办?卞盛洁坦言:“我越来越觉得,与其只顾自己发展,不如大家一起发展更充实、更有成就感。”

未来有什么打算?“以前和我打交道的,大多是老农民,现在有一多半是年轻人。”卞盛洁有个新年“小目标”:培育孵化5000名返乡大学生和乡村青年,帮助他们走好就业创业第一步。“我还想再细分出一个跨境电商产业园,让更多村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发展特色产业的带头人,纷纷向深加工方向探索。

前几天,王军扬抽空去了趟重庆。“和代理商谈合作,今年要在重庆开设30家专营店!”王军扬早就意识到延长产业链、拓宽市场的重要性,前几年,公司就推出了饮料、冻干粉、籽油等20多款沙棘系列产品。去年,全团沙棘总产量达8000多吨,六成加工成了沙棘产品。

“我们刚推出了软胶囊和多肽粉两款新产品,市场反响不错。今年,我们还将建设黄酮和花青素提取生产线。广州的外贸事业部,春节后也包養網要开始运营了。”王军扬说,“产品和市场两手抓。”

“这种地膜便于除草,这种打孔地膜专门用来种菜,这种反光地膜能为果树增加光照……”存满地膜产品的库房里,金玉龙如数家珍,言语中透露着信心:“春节后我们计划再投入600万元搞研发,进一步提高地膜对农田的增产效果。”

除了农用地膜,金玉龙还打算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带动农民发展中药材产业。“种苗繁育、土壤改良、物联网设备建设……今年要多跑几个村子,以‘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多搞合作,一起增收!”金玉龙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杨安仁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目前他已经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深造。“桐油在机械制造等很多领域应用广泛,我想抓住机遇。”杨安仁说,近几年,从工业原料拓展到医用原料,从培育新品种到建设种质资源库,他们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去年,公司引进3名博士作为科研带头人,开展油桐选育与高附加值产品研发。“马上又有两名博士要来了。我们这儿虽然偏远,但能吸引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是件幸福的事。”杨安仁高兴地说。

瑶寨门口,红灯笼、大红花,一派喜气洋洋。春节将至,文旅市场更加红火。

汪云贵笑着说:“这几天越来越热闹。我们还要举办年货集市,我可有得忙咯!”

“村里的特产销路很旺。依托粤桂协作机制,村里的茶叶、腊肉、竹笋等正一车车运到广东茂名。大年初八,我还要去趟广西南宁,那边有家企业看上了我们的产品,要合作呢。”汪云贵一条条列出自己的新年规划,“头一件,请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来我们村,培训一下文物保护和技能传承;第二件,广西阳朔那边旅游搞得好,把他们的景点运营人请来,看能不能帮我们设计几条精品旅游线路……”

姜丽娟一边忙着岁末年初的大事小情,一边也在总结思考:“去年有返乡能人投资项目,但受各种因素限制,没能落地,有点遗憾。去年,我们还建设了水上乐园等一批项目,怎么利用好这些资源,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还要再想想。”

成为村党总支书记后,姜丽娟每天早起化妆,她笑称:“反倒比以前更注意形象了。”“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下姜村村民余娟妹夸赞姜丽娟。如今的姜丽娟,在为扮靓下姜村,忙得不亦乐乎。

是啊,还有那么多意气风发的青年,正在汇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扮靓广袤的乡土大地……

扎实推进查包養網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_中国网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包養網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代表委员表示,新时代新征程,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政府工作报告将“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列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要进一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带动更多乡亲种好地、多打粮。”吉林省梨树县凤凰山包養網 花園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代表说,今年合作社要从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打造高产种植示范区,把黑土地用好养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解决‘谁来种地’问题,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山东省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代表说,今后将继续当好乡亲们的“田保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去年,全国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4%。

“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各项工作要抓紧抓实。”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总支书记马银萍代表说,要持续健全完善动态监测和长效帮扶机制,整合多方资源,提升脱贫产业发展水平,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显著。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决守住底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安徽省合肥市市长罗云峰代表说,合肥将继续深化种业发展创新举措,为推动种业振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同时,深入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代表委员表示,要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推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3年,各地方各部门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

“我们聚焦完善中药材产业链、价值链,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伟委员说,公司与大别山革命老区农民紧密合作,打造中药材优质产业链。下一步将发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提高产业链现代化经营水平,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展更广阔空间。

乡村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去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6万公里,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探索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让乡亲们乐享乡村幸福生活。”青海省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毕生龙代表说。

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代表说,村里打造“党建+美丽乡村建设教育基地包養網”,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接下来将全面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增加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包養,“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代表委员表示,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潜能和主包養網心得体活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

“要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同时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科技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代表说,下一步要着力培育突破性品种,推广集成高产技术,持续提高作物单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改革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法宝。“要通过一系列农业现代化改革举措,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资源要素更多汇聚乡村、服务乡村。”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恒泰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鲁权代表说。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

“要完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巩固农民持续增收势头,促进共同富裕。”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委员说,公司在宁夏黄河东岸打造“农光一体化”项目,促进当地生态修复,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民就业,下一步将切实做好“生态治理+产业集群+乡村振兴”的融合文章,通过产业拉动、就业带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代表委员表示,坚定信心、铆足干劲、苦干实干,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定能绘就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壮美画卷。

(本报记者金正波、王洲、林子夜、郑智文、邓剑洋、贾丰丰参与采写)

常 钦 叶传增 李 蕊 李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