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全产业链实力更强查包養劲_中国网

随着各地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特色产业有望整体提档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多助力

推动上下游相关企业集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升级,促进一二三包養产融合发展……近期多地出台政策,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壮大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正推动乡村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迈进。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农业增值增效提供巨大空间。过去,一些乡村特色产业由于产业链短,长出来、养出来的农产品仅限于原料供应,小散弱特征明显,精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一直上不去。随着农业包養平台推薦全产业链的包養建设和完善,多地开始推动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向市场要效益,在育种、种植、收购、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多点开花,促进农产品利用方式的多元转化、多渠道增效。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乡土特色资源开发创新路径。做好“土特产”文章,要基于一方水土,开发好乡土资源。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要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用好当地资源。通过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政府和各类经营主体依托乡土特色资源,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兴业态、树品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助农增收、促农发展拓宽渠道。乡村全面振兴,农民是实施主体,包養也是受益主体。因此,在各地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各项措施应以保障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订单农业、就业带动,还是入股合作、品牌分红,各种各样的利益联包養網结方式不断发展完善,既推动实现富农强村,又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让全产业链实力更强劲。

助力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不仅能实现一二三产的融合打通、有效对接,还将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的整体性转变。相信,随着各地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特色产业有望整体提档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多助力。

新华全媒查包養網站比較+丨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_中国网

包養網 花園在安包養平台推薦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的一家私立幼儿园,吉雪在搬迁前跟幼儿园老师告别(2018年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1  2  3  4  5  6  7  8  9包養網 花園  10  包養網11  12  13  14  15  16  17  18包養網  19  20  21  

图片故事丨查包養app大别山下的茶乡女孩_中国网

3月26日,肖珺景在河南包養行情省信阳市浉河区的茶园内采茶。

春到大别山,绿意盎然,茶香四溢。“95后”女孩肖珺景每天忙着采茶、直播、跟客户谈合作。

今年27岁的肖珺景从小在茶乡长大,家里世代制茶。姥包養爷周祖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父亲也是制茶高手。

2019年大学毕业后,肖珺景回到家乡开始钻研制茶。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包養網信阳毛尖,肖珺景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拍摄了一系列短视频,科普茶功效、推广茶文化。目前她在短视频平台已收获2万多粉丝。“我想传承推广好信阳毛尖非遗手工炒制技艺包養,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茶文化。”肖珺景说。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包養行情   

大理郑家庄:“查包養經驗七个民族一家亲”的密码_中国网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是个居住着186户、618人的小村庄,居民中有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相七个民族。从“人穷路烂,人心涣散,矛盾不断”到“村民团结互助、和谐共处、共同富裕”,郑家庄走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的路子。
  近年来,郑家庄村民团结互助、和谐共处、共同富裕,“七个民族一家亲”,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殊荣。
  走进郑家庄,探寻“民族团结”与“富民强村”双推进的幸福密码,村民会通俗地告诉你:村事坐拢来商量,大家包養互助奔小康。

党建引领夯实“和谐根”

20多年前,郑家庄村党支部成立,何国祥当选党支部书记。随后,他带领全村党员,结合群众生活实际,制定规章制度,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推动民族团结发展进步。
  选拔积极性高、工作能力强的致富能手担任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各民族党员交叉包户的方式结对帮扶不同民族群众;设立党员积分表,建立党员评分制度,每月对党员进行评分;培养党员成为“法治带头人”,建立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机制……何国祥说,用“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富民兴村”发展模式,把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块、延伸到基层末梢。
  “我59岁,党龄22年。”管理郑家庄党员资料的郑泮池说,目前郑家庄共有50名党员,30岁至40岁的党员占比大,与周围村庄相比,总人数不多的郑家庄党员占比多,尤其是年轻党员多。“郑家庄每年都有人被批准入党。”这令全村人感到骄傲。
  多年来,郑家庄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为抓手,让党的声音走进各族党员群众。“党员要带头出来做事情。”郑泮池说,村里修路时,为尽快完工,把道路分段,党员分别负责,他们义务劳动,提高了效率。郑泮池认为,这就是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现在,他常鼓励优秀的年轻人积极入党。
  针对多民族杂居特点,以党支部为圆心,以党支部书记和两个村民小组长为内圈,以民族同心议事代表为外圈,成立“民族同心”议事会。“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选好带头人。”三营镇党委副书记张智说,党支部书记何国祥是个热心公益、公道正派、甘于奉献的藏族汉子,20多年来,坚持与支部委员和村民小组长一道发展生产想点子、解决纠纷冲在前、红事白事齐帮忙,成为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团结和谐的“维护者”、互帮互助的“排头兵”。

民族团结共育“石榴花”

走进郑家庄,村中绿树成荫,石板路干净整洁,路边沟渠清流淙淙,别具风情。在这里,村民们自称包養網 花園“七个民族一家人”。何国祥说,受益于党的好政策,村里七个民族相互通婚、相互尊重、相互交融。
  民族间通婚对现在的郑家庄来说已不是稀罕事,但在20世纪80年代,却是件“大事”。当年,何国祥和白族姑娘郭杏花结婚时承受着较大压力,甚至很多亲戚都不接受。何国祥说,不通婚是过去的“老古董”,这让各民族间产生缝隙,夫妻只要生活在一起幸福,是哪个民族又有什么关系呢?
  “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干涉”已写进了郑家庄的村规民约。郑家庄有两个村民小组,村民选包養網價格出两个小组长,分别是藏族村民杨秀弟和汉族村民王庆荣。杨秀弟说,目前郑家庄中民族间相互通婚超过七成,很多家庭由三个不同民族组成。
  郑家庄中心的民族文化广场上,汉族的石狮子、白族的本主庙、藏族的佛塔等分布在各处。藏族过藏历新年,村里各民族就欢聚在一起按藏族的习俗过年;彝族火把节,大家都欢聚在一起唱歌、吃饭;春节、中秋节等成为全村共同的节日……
  中秋节举办“中秋团圆饭”,参与的700多人在“团圆饭”里话乡情、谋发展,20多年来从未间断。每年农历八月十三,郑家庄就开始筹备团圆饭。“办团圆饭的钱,都是村民‘众筹’的。”杨秀弟介绍,村民积极参与团圆饭的筹备,采买食材、炒菜做饭……“团圆饭要准备90多桌,大家携亲带友,回来的人越来越多。”
  这场团圆饭不是说全村人聚在一起热闹热闹就完事了,而是促进村民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外打拼了大半年可以回家看看老人,看看亲戚朋友,同时发挥协调村民间关系的作用,就算过去半年有什么摩擦,借这个机会,大家一劝也就消除了。
  2012年,村里打算在湿地公园内建一座供村民歇息的凉亭,村民希望凉亭能展现各民族元素。“设计时考虑七个民族的元素,为把亭子造得让大家满意,我们费了一番心思。”杨秀弟说,最终,建筑采用汉族凉亭形式,亭顶融入傣族元素,柱梁是藏族风格,凉亭红、白两色分别展示彝族与白族风采,傈僳族与纳西族的特点体现在凉亭内的文字上。
  目前,郑家庄各民族群众之间“做得来夫妻,成得了一家;处得来邻居,成得了朋友”,实现文化共享。年逾五旬的傣族村民张茶花说,各族村民既保留各自特色,又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产业发展奏响“奋进曲”

48岁的汉族村民王洪康是郑家庄出了名的致富能手,跟他一起外出做药材生意的村民不下10人。在王洪康帮助下,这些村民日子越过越好。
  改革开放后,郑家庄藏族村民探索出收购、加工、销售中药材的致富门路,并且互助互帮,带领其他民族村民,拓展商贸领域,形成“师傅带徒弟,先富帮后富”的氛围。
  “我十五六岁就开始跟着何国祥书记走南闯北做药材生意。他手把手地教我辨识各类中药材。我结婚后,他又垫出本钱让我‘自立门户’。”王洪康说,经多年打拼,2008年他就拆掉破旧老房子,花30万建起一栋小楼。
  王洪康也从何国祥身上学会如何帮助别人,带着村民一起致富。你带我,我帮你……郑家庄把药材生意做到了北京、上海等地,目前全村七个民族中都有人做药材生意。
  多年来,郑家庄持续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的路子,巩固发展“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以商养农、以农供商,忙时为农、闲时为商”的各民族互相帮助、共同繁荣的格局。为了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郑家庄聚焦民族文化旅游、中草药材观光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三大主题”,以农家乐为载体,培育和发展家庭旅游、特色餐饮、休闲住宿等乡村旅游产品。
  目前,郑家庄已有木瓜园、藏家怡园、启航园等农家乐,村子基本具备吃、住、行、游等功能要素。
  郑家庄先后整合项目资金1700多万元,建设多民族文化广场、湿地公园,实施道路改造、绿化亮化美化彩绘工程,实现水、电、路、房、能源和环境建设“六到位”。村子盘活土地资源,打造集农业观光、农事参与、民俗体验、休闲纳凉、民族风情等于一体的参与性、体验性强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打卡点。
  接待游客8万人,带动旅游消费近500万元;全村中草药材营销年收入达700多万元,经济总收入达1660.9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340元……“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何国祥说,郑家庄现在是生态宜居、文化丰富、人民富裕。

文明新风吹进“幸福村”

68岁的村民杨学礼每天都要打扫屋外公共区域的卫生,这是老杨的习惯,也是郑家庄村规民约“三清洁”中的规定。“全村人都爱护卫生,都参与打扫,村子就干净,生活才舒服。”杨学礼说。
  “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让道路更靓,河流更清、村庄更美,共创干净卫生、整洁有序、优美文明的人居环境。”被写进郑家庄村规民约,要求每位村民都参加环境整治工作,维护村容村貌。在“门前三包”常态化、制度化的基础上,村里开展最美庭院、最美花园等评比表彰,形成“人人讲文明,户户爱干净”的良好氛围。
  村里还建立“群众积分制”,由村民自主记分,党支部进行审核,每位村民每季度积分情况都及时公开,全年累计积分结果出来后,就召开户主大会,积分排名靠前的家庭,可获“星级家庭”荣誉称号,“小积分”发挥“大作用”,培育良好村风民风。
  在郑家庄党员活动室,摆放着好人好事簿。王庆荣介绍,这本簿是2012年党支部倡导制作的,记录下村里文明美好的瞬间:郑文新无偿让地、郑泮池清除沟道垃圾……“都是小事,我们都记下来,鼓励更多的人做好事。”王庆荣说。
  郑家庄动员各民族群众为村庄发展献计献策,实行由党支部书记(1位)、村民小组长(2位)和议事代表(7个)组成的“1+2+7”村民议事制度,形成多民族议事决策、多民族当家理财、多民族约定村规、多民族群防群治等共建共治局面。“新房落成、孩子升学、结婚等也不大操大办了。”55岁的村民段志华说,村里兴起文明新风。
  目前,村里划分8个网格,19名中心户长承担矛盾纠纷调解员等职责,深化“我为全村守一周,全村为我守一年”的群防群治格局。全村每三户一组、每组一周,每户出一名年轻劳动力轮流值班,每晚7点至次日早8点,沿村巡逻。洱源县公安局三营派出所所长杜昭告诉记者,自郑家庄治安联防队成立后,村里未发生治安或刑事案件,村民小矛盾也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白族大嫂去买菜,出门时问一下藏族阿妈需不需要捎点什么;彝族老爹湿地公园喝茶闲谈,帮着看管学步车里的纳西族小孩;你无私传授我药材知识和生意经,我传授你种植养殖技术……郑家庄不同民族群众“坐得拢一张桌,吃得拢一锅饭,喝得拢一碗酒”,做到“有事坐拢来商量”。83岁的村民郑晓东包養網 花園说,大家住在花园一样的村子里,氛围很和谐,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本报记者王长山 丁怡全 杨静)

给群众健身做查包養指导 这个“草根”跑团揽了新活_中国网

原标题:给群众健身做指导 这个“草根”跑团揽了新活

“今天晨跑主打一个陪伴,大家都别跑太快啦。”哪怕是在寒潮来临的日子里,杨江华也会在清晨六点半准时点名后带着跑团成员出发。

杨江华家住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在2019年发起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江华跑团”。他毕业于沈阳体包養育学院,读体育教育专业,还曾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但按妻子于明珠的说法,过去很多年里“他可没有那么自律”。

“工作成家后他慢慢发福,身体也出现问题。”于明珠说,“后来,还是经常跑步的邻居带动了他,才有了这个跑团。”

“邻居每天在固定时间跑步,状态特别好,我打心底羡慕。”杨江华告诉记者,运动的信念被激发后,他也开始跑步,但由包養網于当时身体状态不好,只能从两公里跑起。

路跑的过程中,杨江华身体逐渐恢复,技术上也精进很多,更结识了很多跑友。时间一长,这样一支几十人的零散队伍变得越来越专业,不仅在本地进行训练,还开始在多地参加马拉松、山地越野、人车定向赛等。

“跑团成员连续几年在外参赛,收获成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赛事的专业性和不同城市的运动文化。”跑团成员李金伟说,“这样一支身边的运动社团,让大家在工作生活之外收获了很多。”

目前包養網,该跑团成员已经超过100人。凭借专业系统的训练和较好的保障能力,跑团内部佼佼者层出不穷,威海国际铁人三项赛、崇礼168越野赛等赛事,都有跑团成员斩获佳绩的好消息。

在尽可能多带动和挖掘身边亲友参与运动之外,“江华跑团”的成员们还把目光聚焦在了公益工作上——在地方相关部门支持下,跑团队员多次承担唐山本地及周边地区赛事的记分员、秩序维护员、赛事保障等志愿服务工作。

今年53岁的跑团成员杨成局说:“我经常参与各类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在为各地参赛的运动员服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跑步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希望能为更多跑者提供服务。”

“跑团里很多队员都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份,经常会给健身者指导。今年我们揽了新包養活,举办了大众跑者训练营,帮助普通跑者科学包養运动,希望将健康和快乐带给更多人。”杨江华说。

唐山市体育局局长李全民介绍,近年来本地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群众参与到运动中来,路跑这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普及和推广范围持续加大。“我们正通过建强体育社会组织、扶持这样的‘草根’社团,带动专业性、组织性较强的志愿团队的发展,有效弥补活动组织、志愿服务、科学指导的短板,让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群众受益。”他说。(新华社记者杨帆、巩志宏)

报告显示:中国在五大查包養行情领域高质量发展成绩显著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魏梦佳)《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2035年趋势畅想》五国合作智库报告发包養行情布暨国际研讨会31日在北京举行。报告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在新民生、新消费、新制造、新基建、新服务五大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

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的合作智库共同发布。报告认为,复利是财富创造、资产增值的利器,大国复利具有收益稳定性、长期积累性和可持续性三大特征,能长期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繁荣。中国式现代化的“复利式”发展动能集中体现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绿色发展。

报告通过详尽数据展示了我国在五大领域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乡村生活火热、城市绿地变多等十大新民生变化丰富居民日常生活,新场景和新模式助力数字、健康、绿色等新消费崛起,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制造提高“制造强国”成色,新基建集中发力改善民生,新质生产力包養支撑下的新服务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运行态势回升向好,发展韧性持续彰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培育包養網 花園,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与潜力。

“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不断夯实,对内制度性改革和对外高水平开放的大国复利正逐渐释放。”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发布报告时说,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驱动优势不断凸显,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产业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包養網、英国、加拿大、巴西等国10余位专家学者共议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印中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默罕默德·萨奇布表示,中国在创新、改革、开放、可持续的推动下实现了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民生福祉、促进技术进步、加强全球合作等,中国正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为人类的美好未来铺平道路。

我查包養行情国5G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8.51亿户_中国网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王政)记者日前从工业和信息包養網化部获悉:截至今年2月末,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8.51亿户,相较4G用户数超出9000多万户。

网络基础日益完备。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数量达350.9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近三成。工业和信息化部接连推出“信号升格”行动、5G应用“扬帆”行动,5G覆盖和应用持续升级。

5G技术加速演进。日前,中国移动启动5G—A商用部署,公布首批100个商用城市名单,并计划于年内扩展至超300个城包養網市。5G—A相较于5G,具备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等特点。目前,中国移动牵头完成60项5G—A国际标准制定,居全球运营商首位。

5G应用加快拓展。截至2月末,我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487.6亿GB,同比增长16.6%,其中5G用户接入流量同比增长59.包養網比較8%,占比达53.3%,拉动总流量增速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包養網。全国5G虚拟专网数已超3.3万个,是上包養網年同期的两倍多,面向行业的5G应用供给持续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产学研用各方,加强跨部门协作,持续推进5G应用规模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龙行四海 天下同春——世界在浓浓年味中感受中查包養行情国文化魅力_中国网

玉兔盈盈辞旧去,祥龙龘龘展新篇。

从各国使节在联合国体验包饺子、写福字,到瑞士日内瓦万国宫高悬起大红灯笼,从新加坡“春到河畔”的巨龙灯饰熠熠生辉,到马来西亚马六甲的百余少年共舞长龙……天下同春,龙年的祝福正从四面八方传来。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新春的和风,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吹向全球各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贴春联、观舞狮的欢声笑语中感受中华文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对中国文化的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天下情怀和美美与共的价值追求。

共祝·同庆

今年年初,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瑙鲁恢复外交关系。在瑙鲁岛东南部沿海大道旁的一座小山上,客栈“阿夸里里”的老板丹尼尔双手抱拳,一句粤语发音的“恭喜发财”,诚挚表达了对中国朋友的新春祝福。

  2月2日,在位于瑙鲁岛东南部的“阿夸里里”客栈内,客栈老板丹尼尔在向记者致意。新华社发(胡泾辰摄)

春节已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并被近20个国家列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连日来,世界各地的新春庆祝活动异彩纷呈,热闹非凡。“过年”,正成为一项全球性文化盛事。

  2月3日,新西兰总理拉克森(前左)参加在奥克兰举行的“新春花市同乐日”活动,与数千名当地华人共迎龙年新春。这是拉克森去年11月就任总理以来首次参加当地华人社区大型活动。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在美国纽约,中国龙形文物巨幅海报亮相时报广场,向全球人民献上新春祝福。在新西兰,总理拉克森在奥克兰参加“新春花市同乐日”活动,与当地华人共迎新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该国副总理胡斯努与众人敲响锣鼓,共同启动“欢乐春节”花车巡游。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长长的包養舞龙在龙珠引导下上下翻飞,博得阵阵喝彩。游客让-巴蒂斯特说,世界各地都在庆祝春节,因为春节带来的快乐能“感染所有人”。

  2月3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毛里求斯副总理胡斯努(左)参加花车巡游活动。新华社发(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供图)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与喜庆。春节来临之际,世界多地的地标性建筑身披红色,迎接这一欢快的节日。纽约帝国大厦塔尖红光闪烁,亮起中国春节主题灯光;英国伦敦的巨型摩天轮“伦敦眼”亮起红色和金色灯光,象征幸福吉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中心,“中国红”让圣三一桥显得更加静谧美丽;在日本东京,东京塔也换上一身红装,为龙年送上祝福。

2月8日,在英国伦敦,行人走过亮起红色灯光的“伦敦眼”。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龙,在中国文化中与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等诸多美好愿望联系在一起。龙临福至,世界各国的龙年祝福纷至沓来。“春节快乐,龙年大吉!”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用中文说。斐济总统卡托尼韦雷在该国举行的中国农历龙年生肖邮票及首日封发行仪式上向中国人民表达祝福:“Bula(斐济语‘您好’),新春快乐。”泰国总理赛塔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致辞,祝愿新的一年将是繁荣、富裕的一年,泰中亲如兄弟,亲如一家,希望两国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在出席春节庆祝活动时向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期待塞中“铁杆”友谊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进一步深包養網化。基里巴斯总统马茂出席中国驻基里巴斯大使馆春节招待会时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问候,愿两国携手共进,共同开创繁荣美好未来。

 2月7日,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接受新华社和其他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卡迈勒摄)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新春致辞中说,龙象征着活力、智慧、守护、吉运,正是应对当今全球挑战所需要的特质。“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就能实现一个可持续、公正与和平的未来。”

  这张联合国网站2月6日提供的视频截图显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发表农历龙年新春致辞。新华社发(联合国网站供图)

“龙象征着力量,象征着美好世界和美好生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蕾韦卡·格林斯潘说,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积极的力量。

共赏包養·相知

连日来,不少外国友人来到拥有逾百年历史的法国巴黎风情园,欣赏形象各异、充满魅力的“中国龙”。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园灯会作为主打活动之一,迎来它的首次“出海”之旅。60个大型灯组、2000余盏彩灯流光溢彩,为巴黎风情园增添了浓郁的东方色彩。特别是在“山海有灵”展区,“龙”成为这里的主角,飞龙、盘龙、双龙戏珠等彩灯栩栩如生。

“这个灯光节并不简单,其背后体现着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人们来这里能发现中国之美。”巴黎风情园园长马克-安托万·雅梅说。

  包養網2月4日,人们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观看舞龙舞狮表演。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春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如今,春节走向全球,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一年更比一年浓的年味儿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如俄罗斯著名汉学家阿列克谢·马斯洛夫所说,春节正成为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2月8日晚,美国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中国春节主题灯光。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心布置了龙元素满满的“龙年吉祥”特展,展现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还安排了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制作体验活动。12岁的女孩格蕾丝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木版年画“特别酷”。“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国。”

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作为“春节文化周”压轴大戏的浙江婺剧专场演出赢得满堂彩。服装的绚丽色彩、演员的灵活身段令观众陶醉其中。当地居民安娜说,这是一场崭新的艺术体验,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文化活动。

  2月9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中心的圣三一桥亮起“中国红”,庆祝中国龙年春节。新华社发(莫京娜摄)

春节,也是回望过去和展望未来的日子。在已经过去的癸卯兔年里,中国文化频频在全球掀起热潮。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年轻人身着汉服、唐装、马面裙,甚至东北大花袄,惊艳亮相外国街头,在声声惊叹中收获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赞美。《长安三万里》等传统文化题材电影走出国门,让国外观众以现代技术为媒介一窥中华传统文化之瑰丽。近期,由中国年轻人原创的网红舞蹈“科目三”爆红海外社交媒体,展现出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强大吸引力。未来,世界期待中国文化带来更多精彩。

著有《龙的世界》一书的日本作家、翻译家池上正治曾在中国各地博物馆中寻找龙的历史,在甘肃敦煌莫高窟中寻找龙的图案,在《论语》《离骚》等经典作品中感受龙的存在。在池上看来,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魅力,让他感受到中国的力量。

2月9日晚,日本东京的地标性建筑东京塔点亮“中国红”,庆祝中国农历新年。新华社记者 岳晨星 摄

在年过七旬的美国知名中国文化学者斯蒂芬·阿利看来,中国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文化上,“中国一直是中国”。“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古代哲学家推崇的基本核心原则将始终存在。”

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说,中国文化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窗口,可以让世界知道如何与中国人打交道,发现共同的价值,促进互信和友谊。

共鸣·交融

有人说,《春节序曲》是“烙印在中国人DNA里”的旋律。高昂的乐声响起,年味儿一下就足了起来。今年春节前后,欢快的《春节序曲》在全球多地响起,奏响文明交融共鸣的乐章。

在白俄罗斯国家音乐厅,中白两国音乐家联袂演奏《春节序曲》和《库里安协奏曲》;在巴黎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春节序曲》和《卡门序曲》赢得阵阵掌声;在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上,演出曲目既有西方歌剧,也有《春节序曲》《茉莉花》等东方经典;在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曲调活泼的莫扎特《第四圆号协奏曲》第三乐章、典雅唯美的《春江花月夜》连同《春节序曲》让柏林爱乐“欢乐春节”午间音乐会成为一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盛宴。

今年春节恰逢巴西狂欢节。连日来,在该国东南部贝洛奥里藏特市一个作坊里,工人们忙着为“城市花园”桑巴舞校赶制用于参加狂欢节表演的服装道具。今年该校参演的共有15个演员方阵和5辆彩车,其中一辆是舞动的“中国龙”,还有一辆是紫禁城造型。负责制作演员服装的裁缝毛罗说,将有巨大裙撑的巴伊亚妇女服装与紫禁城的红墙金瓦结合在一起需要发挥想象力。“我们用大红色布料代表红墙,金色丝带勾勒出金黄色的屋顶,中间配有黑色装饰让颜色更加丰富,体现出狂欢节的欢快和紫禁城的威严。”

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的中国新年文化节上,中墨表演艺术家齐包養聚一堂,与当地民众共迎甲辰龙年。伴随悠扬的古琴声,一位中文名叫顾品鸿的墨西哥小伙与当地民众围坐在一起,他熟练地将茶叶放入紫砂壶,不一会儿屋内就茶香四溢。“茶字上面是草,中间是人,下面是木。墨西哥也有使用草药的悠久历史,两国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他说。

传统的中国皮影艺术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也找到了“知音”。脚踩风火轮的哪吒、蓝红相间的彩色狗在白色幕布后你追我赶。手拿木棍和细线操纵它们的,是北京皮影传承人韩冰和墨西哥皮影表演艺术家迭戈。“刚到墨西哥城时,感觉这里像‘被打翻的调色盘’,没想到在皮影戏中也能看到如此大胆的配色,”韩冰一边向记者展示迭戈带来的各式皮偶,一边感慨地说,“非遗文化不仅走出国门,更实现了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2月8日,游客在新加坡滨海湾花园举行的“春到河畔”春节庆祝活动上欣赏彩灯。新华社发(邓智炜摄)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始终坚持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为文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水。如今,世界正站在十字路口,中华文明所散发的智慧光芒能够引导人们沿着包容开放、美美与共的道路探寻不同文明和谐相处之道。

  2月1日,由马来西亚和中国的100多名青少年组成的舞龙队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市鸡场街上共舞一条近200米的“长龙”。这是活动现场的“长龙”。新华社记者 程一恒 摄

美国BNN新闻网刊文说,世界各地丰富多样的春节庆祝活动充分体现了文化交流中的欢乐共享和相互欣赏。这给人们带来重要启示:存在差异不仅不会阻碍团结,反而有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之美。

文字记者:朱瑞卿

参与记者:蒋超、郭丹、赵焱、安晓萌、唐斌辉、吴昊

视频记者:徐中哲

海报设计:常清潭

编辑:赵卓昀、宋盈、黄兴伟、徐超、刘勇贞、程昊、姜子炜

统筹:曹江涛


大理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查覓包養價格的密码_中国网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是个居住着186户、618人的小村庄,居民中有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相七个民族。从“人穷路烂,人心涣散,矛盾不断”到“村民团结互助、和谐共处、共同富裕”,郑家庄走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的路子。
  近年来,郑家庄村民团结互助、和谐共处、共同富裕,“七个民族一家亲”,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殊荣。
  走进郑家庄,探寻“民族团结”与“富民强村”双推进的幸福密码,村民会通俗地告诉你:村事坐拢来商量,大家互助奔小康。

党建引领夯实“和谐根”

20多年前,郑家庄村党支部成立,何国祥当选党支部书记。随后,他带领全村党员,结合群众生活实际,制定规章制度,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推动民族团结发展进步。
  选拔积极性高、工作能力强的致富能手担任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各民族党员交叉包户的方式结对帮扶不包養同民族群众;设立党员积分表,建立党员评分制度,每月对党员进行评分;培养党员成为“法治带头人”,建立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机制……何国祥说,用“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包養網價格富民兴村”发展模式,把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块、延伸到基层末梢。
  “我59岁,党龄22年。”管理郑家庄党员资料的郑泮池说,目前郑家庄共有50名党员,30岁至40岁的党员占比大,与周围村庄相比,总人数不多的郑家庄党员占比多,尤其是年轻党员多。“郑家庄每年都有人被批准入党。”这令全村人感到骄傲。
  多年来,郑家庄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为抓手,让党的声音走进各族党员群众。“党员要带头出来做事情。”郑泮池说,村里修路时,为尽快完工,把道路分段,党员分别负责,他们义务劳动,提高了效率。郑泮池认为,这就是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现在,他常鼓励优秀的年轻人积极入党。
  针对多民族杂居特点,以党支部为圆心,以党支部书记和两个村民小组长为内圈,以民族同心议事代表为外圈,成立“民族同心”议事会。“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选好带头人。”三营镇党委副书记张智说,党支部书记何国祥是个热心公益、公道正派、甘于奉献的藏族汉子,20多年来,坚持与支部委员和村民小组长一道发展生产想点子、解决纠纷冲在前、红事白事齐帮忙,成为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团结和谐的“维护者”、互帮互助的“排头兵”。

民族团结共育“石榴花”

走进郑家庄,村中绿树成荫,石板路干净整洁,路边沟渠清流淙淙,别具风情。在这里,村民们自称“七个民族一家人”。何国祥说,受益于党的好政策,村里七个民族相互通婚、相互尊重、相互交融。
  民族间通婚对现在的郑家庄来说已不是稀罕事,但在20世纪80年代,却是件“大事”。当年,何国祥和白族姑娘郭杏花结婚时承受着较大压力,甚至很多亲戚都不接受。何国祥说,不通婚是过去的“老古董”,这让各民族间产生缝隙,夫妻只要生活在一起幸福,是哪个民族又有什么关系呢?
  “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干涉”已写进了郑家庄的村规民约。郑家庄有两个村民小组,村民选出两个小组长,分别是藏族村民杨秀弟和汉族村民王庆荣。杨秀弟说,目前郑家庄中民族间相互通婚超过七成,很多家庭由三个不同民族组成。
  郑家庄中心的民族文化广场包養網比較上,汉族的石狮子、白族的本主庙、藏族的佛塔等分布在各处。藏族过藏历新年,村里各民族就欢聚在一起按藏族的习俗过年;彝族火把节,大家都欢聚在一起唱歌、吃饭;春节、中秋节等成为全村共同的节日……
  中秋节举办“中秋团圆饭”,参与的700多人在“团圆饭”里话乡情、谋发展,20多年来从未间断。每年农历八月十三,郑家庄就开始筹备团圆饭。“办团圆饭的钱,都是村民‘众筹’的。”杨秀弟介绍,村民积极参与团圆饭的筹备,采买食材、炒菜做饭……“团圆饭要准备90多桌,大家携亲带友,回来的人越来越多。”
  这场团圆饭不是说全村人聚在一起热闹热闹就完事了,而是促进村民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外打拼了大半年可以回家看看老人,看看亲戚朋友,同时发挥协调村民间关系的作用,就算过去半年有什么摩擦,借这个机会,大家一劝也就消除了。
  2012年,村里打算在湿地公园内建一座供村民歇息的凉亭,村民希望凉亭能展现各民族元素。“设计时考虑七个民族的元素,为把亭子造得让大家满意,我们费了一番心思。”杨秀弟说,最终,建筑采用汉族凉亭形式,亭顶融入傣族元素,柱梁是藏族风格,凉亭红、白两色分别展示彝族与白族风采,傈僳族与纳西族的特点体现在凉亭内的文字上。
  目前,郑家庄各民族群众之间“做得来夫妻,成得了一家;处得来邻居,成得了朋友”,实现文化共享。年逾五旬的傣族村民张茶花说,各族村民既保留各自特色,又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产业发展奏响“奋进曲”

48岁的汉族村民王洪康是郑家庄出了名的致富能手,跟他一起外出做药材生意的村民不下10人。在王洪康帮助下,这些村民日子越过越好。
  改革开放后,郑家庄藏族村民探索出收购、加工、销售中药材的致富门路,并且互助互帮,带领其他民族村民,拓展商贸领域,形成“师傅带徒弟,先富帮后富”的氛围。
  “我十五六岁就开始跟着何国祥书记走南闯北做药材生意。他手把手地教我辨识各类中药材。我结婚后,他又垫出本钱让我‘自立门户’。”王洪康说,经多年打拼,2008年他就拆掉破旧老房子,花30万建起一栋小楼。
  王洪康也从何国祥身上学会如何帮助别人,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包養網。你带我,我帮你……郑家庄把药材生意做到了北京、上海等地,目前全村七个民族中都有人做药材生意。
  多年来,郑家庄持续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的路子,巩固发展“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以商养农、以农供商,忙时为农、闲时为商”的各民族互相帮助、共同繁荣的格局。为了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郑家庄聚焦民族文化旅游、中草药材观光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三大主题”,以农家乐为载体,培育和发展家庭旅游、特色餐饮、休闲住宿等乡村旅游产品。
  目前,郑家庄已有木瓜园、藏家怡园、启航园等农家乐,村子基本具备吃、住、行、游等功能要素。
  郑家庄先后整合项目资金1700多万元,建设多民族文化广场、湿地公园,实施道路改造、绿化包養亮化美化彩绘工程,实现水、电、路、房、能源和环境建设“六到位”。村子盘活土地资源,打造集农业观光、农事参与、民俗体验、休闲纳凉、民族风情等于一体的参与性、体验性强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打卡点。
  接待游客8万人,带动旅游消费近500万元;全村中草药材营销年收入达700多万元,经济总收入达1660.9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340元……“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何国祥说,郑家庄现在是生态宜居、文化丰富、人民富裕。

文明新风吹进“幸福村”

68岁的村民杨学礼每天都要打扫屋外公共区域的卫生,这是老杨的习惯,也是郑家庄村规民约“三清洁”中的规定。“全村人都爱护卫生,都参与打扫,村子就干净,生活才舒服。”杨学礼说。
  “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让道路更靓,河流更清、村庄更美,共创干净卫生、整洁有序、优美文明的人居环境。”被写进郑家庄村规民约,要求每位村民都参加环境整治工作,维护村容村貌。在“门前三包”常态化、制度化的基础上,村里开展最美庭院、最美花园等评比表彰,形成“人人讲文明,户户爱干净”的良好氛围。
  村里还建立“群众积分制”,由村民自主记分,党支部进行审核,每位村民每季度积分情况都及时公开,全年累计积分结果出来后,就召开户主大会,积分排名靠前的家庭,可获“星级家庭”荣誉称号,“小积分”发挥“大作用”,培育良好村风民风。
  在郑家庄党员活动室,摆放着好人好事簿。王庆荣介绍,这本簿是2012年党支部倡导制作的,记录下村里文明美好的瞬间:郑文新无偿让地、郑泮池清除沟道垃圾……“都是小事,我们都记下来,鼓励更多的人做好事。”王庆荣说。
  郑家庄动员各民族群众为村庄发展献计献策,实行由党支部书记(1位)、村民小组长(2位)和议事代表(7个)组成的“1+2+7”村民议事制度,形成多民族议事决策、多民族当家理财、多民族约定村规、多民族群防群治等共建共治局面。“新房落成、孩子升学、结婚等也不大操大办了。”55岁的村民段志华说,村里兴起文明新风。
  目前,村里划分8个网格,19名中心户长承担矛盾纠纷调解员等职责,深化“我为全村守一周,全村为我守一年”的群防群治格局。全村每三户一组、每组一周,每户出一名年轻劳动力轮流值班,每晚7点至次日早8点,沿村巡逻。洱源县公安局三营派出所所长杜昭告诉记者,自郑家庄治安联防队成立后,村里未发生治安或刑事案件,村民小矛盾也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白族大嫂去买菜,出门时问一下藏族阿妈需不需要捎点什么;彝族老爹湿地公园喝茶闲谈,帮着看管学步车里的纳西族小孩;你无私传授我药材知识和生意经,我传授你种植养殖技术……郑家庄不同民族群众“坐得拢一张桌,吃得拢一锅饭,喝得拢一碗酒”,做到“有事坐拢来商量”。83岁的村民郑晓东说,大家住在花园一样的村子里,氛围很和谐,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本报记者王长山 丁怡全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