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好了钢铁也“炼”出了人查包養才_中国网

原标题:炼好了钢铁也“炼”出了人才

“航空发动机轴承钢实验现在开始。”子夜时分,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实验室包養網里却灯火通明。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教授姜周华和学生们围在冶金炉旁,静静等待着钢铁在“炉火”中“脱胎换骨”。

从C919大飞机到白鹤滩水电站,再到第四代核电示范工程……诸多大国重器的运行,都离不开这个团队的成果。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开创的新一代电渣重熔技术,实现了我国特殊钢冶炼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科技创新带来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其中第一个就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包養展优势”。

科教和产业优势如何结合转化?姜周华领衔的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交出了创新答卷。

沉下心来焐热“冷板凳”

如果用一类商品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钢铁”一定榜上有名。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史,发达国家的钢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优质钢、特殊钢比重会逐步提高至20%。而我国这一比重仅为9%,仍有大量特殊钢需要进包養口。

“尽管当时我们的科研经费很少,但也坚持研究特殊钢,默默培养人才。”回忆起40年如一日的科研坚守,姜周华感慨道,“因为我知道,我们国家需要炼出自己的特殊钢。”

最初,特殊钢冶金团队仅有1台炉子4名教师。大家挤在两间实验室里,进行了大量基础性和应用性科研,一点点将“冷板凳”焐热。

“每天窝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虽然枯燥,但我们坚信追求钢铁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没有错。”青年教师李花兵是特殊钢冶金团队出名的“严师”。他常常和学生们说:“要和钢铁‘较较劲’。”一次,他对课题有了新的想法,深夜11点把另两位“战友”叫到实验室里讨论,一直到凌晨3点半。

不知过了多少个深夜,也不知炼了多少炉钢水,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最终取得了重大理论和技术突破,姜周华也因此被国际电工委员会推举为电渣炉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引领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团队科技突破的累累硕果,不仅长在了东北全面振兴的科研事业中,还挂满了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枝头”。在鞍钢集团,由姜周华参与研发的“316H奥氏体不锈钢产品”应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示范快堆项目,成为我国探索国际领先核电技术的开路先锋;在抚顺特钢,由李花兵牵头研发出的国内首个“超级不锈钢”,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使进口产品降价50%以上。

“如今,我们研发的新一代电渣重熔技术已被推广至60多家企业的325台成套装备中,市场占有率达61%。”姜周华介绍,“相关产品还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殊钢正成为中国钢铁的明星产品,驾船出海走向世界。”

扎根一线,紧跟产业需求培育人才

熟悉姜周华的人都说:“姜老师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人。”从东北到华东再到西南,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只要企业在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4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走遍了上百家钢铁和重机企业。

曾有人问他:“听说冶金行业生产现场环境比较艰苦,为什么一直坚持‘现场不能不去’?”

“现场是最好的老师。不到生产现场就没法掌握第一手资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姜周华认为,“理论和实践脱节,既搞不好研究,也锻炼不出优秀人才。”

在姜周华的倡导下,团队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课题,都来自生产现场。“近十年,我们培养了71名博士和270名硕士。去企业生产一线实习,成为每一位研究生的必修课。”团队成员耿鑫说,“我们的‘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研发的几个关键难点,就是3名博士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并攻克的。”

团队成员董艳伍的博士论文完成在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生产一线。他所研发的特殊钢冶炼设备,为我国包養網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我们的试验经常从头半夜开始,第二天下午结束,一次跟班15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虽然很辛苦,但这里最能发现科学的奥秘。”董艳伍说。

贴在一线,学在一线。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实验室与工厂之间,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的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如今,董艳伍已经成为团队电渣冶金技术专家,经常带领学生前往现场寻找问题,再回到实验室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探索最佳设计方案。

师生们在实验室千锤百炼,在企业一线摸爬滚打包養網排名,从研究计算到现场实操,个个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为我国特钢技术发展和钢铁强国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2022年,由姜周华领衔的特殊钢冶金技术教师团队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让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东北全面振兴

9月16日,东北大学迎来建校百年。在庆祝晚会上,姜周华带着两名学生,搀扶着自己的老师,一同走上舞台。在现场一万余名师生校友的注视下,将团队几代人科技报国的故事娓娓道来。扎根东北、服务国家的信念,在莘莘学子心中薪火相传。

2018级博士毕业生李博洋现就职于鞍钢研究院,从事钢铁冶金相关研究。由他参与开发的炼钢环节大数据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统筹各个工序,实现炼钢流程最优控制,每年帮助钢厂降低成本近1000万元。能够留在家乡为东北全面振兴添砖加瓦,李博洋觉得自己每天都充满干劲。

另一位留在抚顺特钢的2016级博士毕业生侯志文在毕业前一直进行特殊钢冶金基础研究。来到一线,他所学的知识派上了用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现在我把基础原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将特种冶炼车间当成主战场,继续进行特殊钢冶炼攻关,在未来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特殊钢。”侯志文说。

人才源源不断,成果转化也冒出新芽。2020年,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响应国家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号召,筹措资金6000多万元,在辽宁省沈抚创新改革示范区建设东北大学(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一条3吨级高端特殊钢和特种合金中试生产线拔地而起,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新材料、氢能与氢冶金、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学生们在实验室中研发的成果,在这里转化应用,走向社会。在培养和会聚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的同时,孵化出一批专精特新型企业。”东北大学(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董君伟说,“中试基地投产不到两个月,就成功为四川某公司研发了用于‘人造太阳’项目的关键处理技术。截至目前,我们已引进项目团队6个,会聚高水平科技人才100余名,孵化科技型企业5家。”

(记者 刘勇 通讯员 李青坡)

长江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省市关改搬转化查包養網工企业已超9000家_中国网

长江大保护是长江经包養網心得济带包養網 花園发展战略最鲜明的底色。在4月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表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8年多来,在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中央区域办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二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治理污染的角度、从供和需两头、从前端和末端来保护长江。通过两端发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重大变化,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

郭兰峰介绍,具体来看,主要包括四项工作: 

第一,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包括“一部法律包養網、两个规划”,“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两个规划”分别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同时,每年都有工作要点,每五年有实施方案。更重要的是,长江大保护有法可依。

第二,污染治理效果逐步显现。长江病了,病根在岸上,不在水里,岸上主要包括5个方面,第一个是化工企业,第二个是城镇污水垃圾,第三个是船舶,第四个是农业面源,第五个是尾矿库。这几年国家发改委在这五个方面加力,解决了一大批的突出问题,使长江干流已经连续四年保持在Ⅱ类水质的水平。

第三,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推进。配合长江十年禁渔,国家发改委还采取了一些举措,如对长江岸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的治理,开展小水电清理工作、实施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河湖湿地保护等修复工程。长江流域重现了“水清岸绿、鱼跃鸟飞”的美景。

第四,发展方式发生包養網了重大改变。沿海省市关改搬转化工企业超过9000家,“化工围江”现象基本解决。围绕一些耗能比较大、污染比较多的钢铁、建材等行业,创建了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带动地区和行业绿色发展。同时,培育30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潜力和后劲持续增强。

郭兰峰表示,总的来看,长江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全社会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沿江包養網省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郭兰峰谈到,当前,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发改委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在高质量发展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


耕海牧渔,向海洋要食查包養經驗物_中国网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位于广东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蓝色粮仓”,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牧场。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更对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居民健康饮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广东作为海洋大省,发展海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为此,本报记者实地调研湛江海洋牧场。

——编 者

广东湛江,水天交织下,各式鱼类游来游去、水上养殖产业如火如荼……近年来,这里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培育现代海上繁育全产业链。

“恒兴虾苗的成活率高,养得好的,每亩收益超过1万元很正常。之前我租了一口塘给别人养,18亩的塘出虾1.5万斤,赚了30万元哩。”在广西北海党江镇,养殖户老岑一边打捞虾,一边开心地说。

老岑口中的恒兴虾苗,就来自广东湛江。湛江,三面临海,2.0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具有打造“蓝色粮仓”的天然优势。这里培育的种苗,不仅“游”到了广西,更“游”到了全国各地,帮助一个个乡镇、村庄和村民,通过水上养殖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研发选育良种

建设种业基地

“必须从品种上进行改良或自主研发,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进入湛江东海岛,沿途是大大小小的虾苗场和种苗基地。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就建在这里,其中南美白对虾的保种池就有百余座。

“种虾育种要十分谨慎,灯光、水温、饲料等都必须严格控制,稍有不慎,一池的种虾就浪费了。”在育种中心,记者跟随技术员胡一丞经过两道消毒门后,来到了做育种实验的全封闭空间。

每检查完一只种虾,胡一丞就要做一次消毒,接着才能对其他种虾进行检查;在每一个保种池沿边上,他都贴上标签,标上种虾的家系号码和检查日期。

“发展‘蓝色粮仓’,首先要培育好‘种子基地’。”恒兴集团分管种苗业务的副总裁莫爵君介绍,在我国,优质种虾资源较少,深远海养殖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要想打破南美白对虾发展瓶颈,莫爵君说,“必须从品种上进行改良或自主研发,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2002年,科技部、原农业部把对虾抗病毒选育工作纳入了国家863计划项目,由恒兴集团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包養網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建设,开展南美白对虾、军曹鱼、石斑鱼等水产动物的育种研发工作。此后,基地又与中山大学联手开展研究工作。

“生物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莫爵君说,从立项到突破,从育种实验室的建设到养殖环境的不断优化,历经近10年的摸索,经过1代群体选育和5代家系选育,最终在2011年取得突破,成功选育出“中包養網兴1号”。

“这是国内首个获得认定的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建国说,它的诞生填补了国内自主选育南美白对虾种虾良种的空白,与引进南美白对虾相比,“中兴1号”抗病评价指数提高47.22%,养殖成活率提高约20%。

目前,包養南方基地占地面积300亩,有亲本选育养殖池150亩,育苗水体2万立方米,是集种苗、水产饲料、养殖、动保等于一体的综合研发平台,主要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红螯螯虾、金鲳鱼等。其中,年选育对虾亲虾10万对,虾苗80亿尾,是我国最大的南美白对虾亲本选育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南美白对虾良种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

如今,在南美白对虾产业带动下,湛江正逐渐成为全国水产种业培育基地,2023年,湛江南美白对虾育苗1600多亿尾,全国每5只南美白对虾中,就有3只来自湛江。2023年,湛江水产总产量达128.5万吨,总产值近300亿元。

创新养殖方式

促进增收致富

“不断精选出适合不同地区养殖的亲虾品系”

好苗出好虾,选育之后看养殖。俯瞰恒兴集团旗下的湛江南部海岸渔业有限公司的万亩虾塘养殖基地,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好一片海洋风光。在这里,虾苗游出水箱,游进虾塘,进入快速生长期。

行走在虾塘间,莫爵君介绍起基地的养殖方式:“高位池的养殖密度比较大,水处理系统很严格。水从沉淀池过来,通过砂滤流进处理池,消毒后再进入蓄水塘中,整个过程靠微生态制剂控制水质;而低位塘的养殖密度不大,鱼虾混养,鱼吃掉虾,再通过稳定藻相来控制水质,从而达到生态平衡。”

因为生长周期短,目前在湛江,已有超过1.6万户农户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如今,淡化虾苗等技术使对虾更加适应各种生长环境,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

“选育和保种规模逐步扩大,可达每年600个家系,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诸多便利。”胡一丞说,“每年,‘中兴1号’都在不断进行升级优化,以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和条件。除此之外,基地把已经获得的成果运用到多个虾苗培育中,深入细分领域,使研发的种苗和技术充分落地。”

“现在,团队不断精选出适合不同地区养殖的亲虾品系,比如,根据养殖条件,虾苗细分出高抗系和快大系。高抗系适合大水面低密度淡水混养模式,大小均匀,抗病性强,养殖成活率高;快大系则适合高密度精养模式,生长速度快,养殖稳定性强,近3年在珠三角养殖成功率达90%以上。”胡一丞说。

成果虽然明显,但研究的脚步仍不停歇。2023年以来,基地的一连串计划逐步推进:继续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的应用;重点选育抗弧菌新品系,下一步拟申报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

除了南美白对虾,基地还坚持攻关高档海水鱼育种技术,成功突破了石斑鱼、金鲳鱼、军曹鱼、红鱼等10种特色鱼类的育种育苗技术。2022年,恒兴集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共同选育的水产新品种红罗非鱼“中恒1号”经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我们希望这些良种能带动群众致富,让更多人吃上海水养殖这碗饭。”莫爵君说,“对于选育工作而言,引进和发展新的选育技术、选育新品系、壮大育种人才队伍、建设新平台,缺一不可。”

莫爵君还盘算着加快对传统网箱的优化升级,积极参与智能化养殖平台、养殖工船的建设,努力带动水产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同时坚持“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服务”的运作模式,通过产业帮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推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升级技术装备

加强智能管理

“要构建海洋牧场的大数据中心,发挥大数据的力量,促进集成和转化”

一边是研究淡水养海虾,让海虾“游”进内陆;另一边,湛江也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而这离不开技术和装备的迭代升级。

去年6月20日,广东目前规模最大的海上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顺利下水,与“海威1号”共同在流沙海域组成海上智能化养殖矩阵。

“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历时10个月,‘海威2号’终于完成建设。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让深海养殖更加安全平稳,对渔业育种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介绍,“‘海威2号’是一种桁架形式的抗风浪绿色智能养殖装备,总投资3000万元,平时只需三四个人在平台上工作,将用于养殖鳘鱼、军曹鱼、鞍带石斑鱼等中高端海水鱼,1个周期可养100万—150万斤鱼,年产值有望达到7000万元。”刘定对海洋装备升级带来的前景信心满满……

硬件升级,软件也需跟上。“海威2号”的海上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是由湛江湾实验室科研团队提供,系统集成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器、主动声呐、被动水听器、水下立体相机、溶解氧传感器等设备,满足养殖平台结构健康监测、水质预测预警、养殖生物量检测、生长预测等智能养殖需求,可节省人工成本60%。

去年6月,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园区落成暨渔业大数据中心启用,进一步助力实现深远海养殖系统统一管理,加快渔业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整合,避免形成“数据孤岛”,为渔业大数据的发展奠定规范基础。同时,湛江湾实验室还开发深远海养殖知识库系统,为智能控制、精准作业、养殖预警等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海洋牧场本身就是一个海上大工程装置,可以以海洋牧场为牵引,承载科研机构、企业、人才、项目落地。”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湾区经济与产业规包養網划研究所所长、主任研究员安然说,“要构建海洋牧场的大数据中心,发挥大数据的力量,促进集成和转化。”

健全配套产业

提升服务水平

“带动冷藏加工、网箱制造、配合饲料、陆基服务等产业链日趋完善”

拆开包装,无须解冻,放入沸水中煮60秒,一份预制菜白灼虾就可以上桌了。从粗加工升级为深加工,预制菜产业新赛道为湛江海洋牧场建设注入新动力。

“种业、养殖等整个产业链要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很多方面,比如,推动加工产业发展、开展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基础设施方面要跟上,包括码头、冷库、冷链物流等。”湛江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养殖科科长孙诚志说,湛江依托资源禀赋,在水产养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下一步要加快水产育、繁、推一体化良种体系的建设,推动渔业装备转型升级和智慧渔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向深远海拓展养殖空间。

现阶段,围绕渔业生产的种苗、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湛江已形成了饲料生产、生物药物、装备制造、包装运输、专业服务、休闲渔业等多行业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成为湛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湛江海洋牧场的发展,还带动冷藏加工、网箱制造、配合饲料、陆基服务等产业链日趋完善,水产品销售网点分布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孙诚志说,当前,湛江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如火如荼,随着规模的扩大,如何筹措资金将是涉海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

去年以来,湛江市相继出台的《湛江市金融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湛江市金融支持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湛江市金融支持海洋牧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机构成立海洋金融服务中心等专营机构,开通针对现代化海洋牧场相关企业和项目的授信、审批、理赔等“绿色通道”,形成更精准的海洋金融产品服务组合拳。

“多数涉海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包養網價格仍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利用股票、公司债券等多层次、多样化资本市场融资较少。”湛江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红表示,当前,湛江市金融工作局正不断完善上市服务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孵化培育体系,积极推动和引导辖内涉海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拓宽海洋牧场相关企业投融资渠道,下一步将集聚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如今,越来越多的海上大装备、大平台在湛江下水、向深海挺进……激发海洋经济蓝色动能,唱响新时代的海洋牧歌,深耕蓝色国土大有可为。


草查甜心寶貝包養網原点兵 剑指米兰_中国网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今日闭幕

“十四冬”是北京冬奥会后

首次举办的全国综合性冬季运动会

是面向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一次大练兵

包養

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主火炬在开幕式上被点燃。

“十四冬”吸引了全国35支代表团参赛

规模创历届全冬会之最

包養網

2月17日,海南省体育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

选手们在传统、新兴项目上均有亮眼表现

涌现出一批成绩优异、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

2月16日,12岁的山西队选手周苡竹在十四冬单板滑雪公开组女子U型场地技巧预赛中。

冰雪项目“官方语言”

也从东北话渐变为“南腔北调”

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成果显现

2月24日,香港队组合康然(右)/邹函运在十四冬花样滑冰(公开组)冰上舞蹈韵律舞比赛中。

让我们回顾在“十四冬”上有精彩发挥的运动员

↓↓↓

苏翊鸣

在参加的两个项目中均斩获金牌

小苏赛后却坦言“不容易”

两项比赛中 他都在首轮出现失误

靠“大心脏”战胜重荷 最终反败为胜

伤病、压力、期待

20岁的冬奥冠军承受着更多

“一切在我身上都会有可能发生”

期待追风少年为我们带来无限可能

王强

本届“十四冬”

王强成为越野滑雪项目“五金王”

“走好脚下每一步,迎接亚冬会、世锦赛和米兰冬奥会”

对自己、对中国越野滑雪的未来

他充满信心

孙龙

刘少昂、刘少林、林孝埈、武大靖、任子威、李文龙……

“十四冬”男子短道速滑名将云集

孙龙突出重围 夺得4枚金牌

“终极目标还是国际赛场上听到国歌响起”

中国短道 人才济济

韩梅

三金一银 是韩梅在“十四冬”速度滑冰项目上交出的成绩单

而她说印象最深的 却是那枚银牌

“高估了自己最后一圈的实力”

正是这股“不甘心”激励着她不断前行

玉珍拉姆

2023年 玉珍拉姆为中国队获得滑雪登山世锦赛首枚金牌

2024年 又获得“十四冬”滑雪登山女子短距离冠军

滑雪登山将在2026年冬奥会重返奥运大家庭

这位来自雪域高原的女孩

希望把笑容展现在更广大的舞台上

徐梦桃

徐梦桃输了

所参加的两项比赛中 她都没能登上领奖台

徐梦桃赢了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公开组混合团体赛中

即将34岁的老将 两次三周台跳跃均堪称完美

对胜利的渴望 让每个人都肃然起敬

周苡竹

未满8岁就在中国青少年锦标赛(12岁年龄组别)坡面障碍技巧项目夺冠

11岁在冬季激浪巡回赛上夺得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亚军

如今 站在全国顶级冰雪赛事上的小苡竹也只有12岁

尽管在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发挥不佳

只获得第五名

但她在比赛中展现了惊人天赋

“超包養新星” 未来看你的!

四川女子冰球队(青年组)

尽管四川队在金牌赛中

负于曾在小组赛中战胜过的北京队 屈居亚军

但四川冰球发展有目共睹

作为非传统冰雪强省

四川女队在2023年全国青年锦标赛夺冠

今年的U18女冰世锦赛、江原道冬青奥会国家队里

都有多名“川妹子”的身影

“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有效推进

梯队建设合理 后备人才充足

四川女冰 值得期待

冰雪健儿通过“十四冬”厉兵秣马

迎接新的挑战

中国冰雪厚积薄发 未来可期!

记者:连振 李博 李嘉南 贝赫 赵子硕 胥冰洁 王楷焱 谢剑飞 邓华 张晨霖 李欣

视频:新华社摄影部AIG包養平台推薦C实验小组

编辑:侯昭康 李莹 白雪飞 夏一方 许雅楠

新时代科研查包養范式变革的内涵及应对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当前,科学技术已成为改变和影响世界经济版图和政治格局的关键变量。各国政府不断调整与完善科技政策,加强重点领域研发投入,从而确保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尽管全社会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和投入越来越大,论文与专利越来越多,但颠覆性成果却越来越少,获得重大发现越来越困难,与过去相比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员、时间、经费,科学发展路径面临挑战。

从当前科技发展态势来看,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融合渗透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化,科研范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特别是2007年1月,图灵奖获得者吉姆·格雷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计算机科学和电信委员会(CSTB)大会的主题演讲上,基于实验归纳、模型推演、仿真模拟提出了第四范式的观点: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使得科研范式变革逐渐成为全球科技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我们需要把握科研范式变革的机遇,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经济社会治理体系等全球性重大挑战。这也特别需要科技界、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积极谋划和适应科研范式变革来找到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理解全球性科研范式变革的内涵和趋势,主动应对变革,从而为建设科技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希望优化知识包養生产路径,以促进重大科学突破和全球重大问题解决。为此,本文首先梳理了“范式”概念的逻辑本质,并基于调研分析了新时代科研范式变革基本趋势,探讨了我国在应对科研范式变革时面临的问题,提出知识生产相关的对策建议。

“范式”概念的逻辑本质

“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以下简称“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s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提出并进行了系统性阐述。“范式”的概念出现后,其影响及运用不仅限于科学哲学范围,还不断延伸到其他学科领域。

库恩分别于1943年、1946年和1949年获得哈佛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都是物理,其博士论文的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范弗莱克(Johan van Vleck)。1947年的一次机缘巧合对库恩的学术生涯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当时,库恩被邀请参加了一期有关17世纪力学起源问题的讲座,以此为契机,他暂时中断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准备工作,转向深入研究伽利略、牛顿、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力学理论。库恩发现,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对运动问题发表了很多荒谬的论点,尤其引起库恩注意的是,有很多后继研究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视这些错误观点为正确的。库恩突然意识到,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主题与近代物理学完全不同,这是导致以库恩所处时代的学术眼光来审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部分内容完全荒谬的根本原因。亚里士多德的读者一旦将审视的眼光拉回到亚里士多德自己的知识范畴和逻辑框架中,《物理学》中在今后显得“荒谬”甚至是“错误”的内容,就立即拥有内在的逻辑。于是,库恩尝试以亚里士多德本人的思维方式,试图理解作者的意图,于是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就变成了可以被理解的。库恩发现,新的力学理论体系和旧的力学理论体系都能在它们存在的特有历史时间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但是,新、旧力学理论体系对观察到的相同事实的阐述却完全不一样。亚里士多德力学体系和牛顿体系的关系是这种情况,牛顿体系和爱因斯坦体系的关系也是这种情况。因此,库恩得出的结论是,科学进步是累积的和知识持续积累增长的传统观点,并不能反映出历史研究中展示的真实情况。

科学如何发展?这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不断探寻的最核心的问题。事实上,正是“范式”的引入,形成了《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基本研究思路:常规科学由一种“范式”来刻画,“范式”确保了科学共同体研究的问题的正当性。如果一切顺利,可以一直达到“范式”所确定的研究方法无法解决的反常地步。然后出现危机并不断延续,直到新的科学成就开始指导新的科学研究,并形成新的“范式”。科学革命的本质是“范式”的转换和更替。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范式”作为核心概念贯穿全书。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指的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在库恩看来,“范式”是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共同体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体,这些共识成了科学家的一致信念。也就是说,库恩把科学共同体共同认可的科学成就作为“范式”,这些“范式”告诉科学家该如何做、提出怎样的问题、怎样进行观察和实验。库恩认为,这些科学成就能“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支持者”和“并足够无限制地为新的实践者留下包養平台推薦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

但是,《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范式”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概念,具有灵活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范式”转换在不同层次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研究与库恩“范式”概念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希望能寻找有效的知识生产方式以推动科学突破、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这样“范式”变革就与知识生产方式(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得到有效统一。在寻找这种有效的知识生产方式时,可从2个出发点判断:基于科学共同体而言——某一特定学科或者跨学科的知识生产方式,这种是全球性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社会的视角对科学活动的相关组织方式进行考察,比如选题与社会需求、资源分配等,这往往与国家对科学的管理模式密切相关。

新时代具体学科科研范式变革的主要表现形式

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知识被不断创造、发展,并不断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成为具有特定范式的某一学科。学科随着知识增长、更替和分化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不同分支领域,进而发展成为知识增长的谱系。为此,本次调研分为2个部分:根据国际上相关战略研究的成果,重点分析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科发展和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范式变革专项调研,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个学科的战略科学家进行问卷调查。

国际相关学科战略研究的成果调研——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为例

物理学。2005年是国际“世界物理年”。为了纪念“世界物理年”,国际物理学界出版了2部重要的著作——《20世纪物理学》和《21世纪新物理学》。从《21世纪新物理学》中也可发现物理学前沿发展的端倪和趋势,了解知识生产方式相关的一些变化特点。物理学是关于物质和能量的科学。当前物理学变得更加复杂,沿着不同的方向分化。与未来物理学科研范式变革相关的内容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新的综合。宇宙是庞大的,最终它又是由极小的东西构成。在大尺度上,宇宙是由相对论下的引力理论描述的,而在小尺度上是由量子物理学描述的。多年来这2种描述相互隔离,但是20世纪后期人们有了新的认识——宇宙是在一次大爆炸中创生的,而量子引力在这里起主要作用。这类研究成果也预示了一种新的综合,科学家不仅对宇宙的微观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宇宙大爆炸及其后续的演化和宇宙中的大尺度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简单与复杂。传统上物理学家一直把“简单”作为追求的目标,而现实世界具有复杂性,当前物理学需要把二者协调起来,与各种客体把自己“组织”成自我持续的结构的能力协调起来。在处理一些无法进行解析的数学问题时,比如非线性系统问题,利用计算机模型进行模拟提供了另外的甚至有可能是全新的理解高度。精巧的实验技术。实验物理学根植于精巧的技术之中,新的物理学发现常常由技术突破和仪器设备革新而得到。

生物学。2008年9月—2009年7月,美国科学院研究理事会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能源部(DOE)、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要求,专门成立了“二十一世纪新生物学委员会”,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研讨,形成了《二十一世纪新生物学》。在《二十一世纪新生物学》中,与未来生物学知识生产方式变化相关的内容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知识整合。新生物学的本质是生物学各学科之间的再整合,以及生物学与物理学、计算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整合。这些从各个学科整合而来的知识促进了人们对生物系统的更加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超越还原论。传统的研究手段一般以还原论出发,可有效指导研究人员揭示生命体中最基础的分子、细胞、生理学和生态过程。基于还原论的生物学研究方式仍将一直持续下去。但是,生物学家已经开始努力研究在单一层次的生物组织中各种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同时对多个组分进行研究,并将这些知识进行融合。这种超越还原论的研究手段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研究人员对这些成分如何在一个生命系统中协同工作的理解。设立大目标,让问题推动科学进步。对于具有跨学科、系统水平、计算需求高的项目,传统的资助渠道和体制结构已经不太适合。需要设立具有挑战性的大目标,并协调现有学术、公共和私营机构的有关资源,努力使得项目能在大多数领域产生最大回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范式变革专项调研

本研究开展专项调研的涉及科学家共57位,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涉及18个学科的战略规划负责人,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各科学部推荐的具有战略视野的科学家。本次专项调研试图了解各学科领域科学家对新时代科研范式变革的主要表现形式、科研范式变革对科研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3个方面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调研发放问卷57份,回收有效问卷31份,回收率为54.4%,有效问卷填写者涉及16个学科,学科覆盖率达到88.9%。在使用问卷调查法的同时,还对部分科学家进行了访谈。

为了更为全面地考察战略科学家对科研范式变革的理解,笔者团队对问卷调研结果进行了词云分析(图1)。可以看出,战略科学家关注度比较高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组织、数据、问题、复杂、系统、领域、交叉融合、模式、需求、社会、机制、协同、整体论等。在此基础上,笔者团队还分析了关键词之间的结构关系(图2),其中大数据、问题、方向、社会、复杂、组织等居于相对较为核心的位置。

图1 受访科学家对于科研范式变革理解的词云图

Figure 1 Word cloud of interviewed scientists’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图2 受访科学家对于科研范式变革理解的主要关键词之间的结构关系

Figure 2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in keywords of interviewed scientists’ understanding of paradigm chang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新时代科研范式变革的主要趋势

从具体调研内容来看,不同的学科有其特有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因而科研范式变革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不完全一致。尽管如此,调研结果也呈现出一些共性的内容,集中体现在科研范式变革的驱动力、研究方法及科研活动的组织等方面。

解决系统性复杂问题成为新时代科研范式变革主要驱动力

解决系统性复杂问题成为当前科学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导致了原有学科内容相应的研究内容、方法和范畴等方面逐渐发生改变,形成科学研究的多层次、多尺度、动态的基本特征,有力地驱动了新时代科研范式的变革。这些系统性复杂问题往往具有3个特点。

强调整体的性质。整体由部分组成,但整体的性质并不是各部分性质简单相加,科学研究中每一个层次都有新的、有效的、普遍的规律,这些规律往往不能用还原论的方法中从更基本层次的规律推导出来。还原论一直并且仍将是科学研究活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关键。Gallagher和Appenzeller指出,对越来越少的东西了解得越来越多、不断分化的子学科等对信息流动和沟通可能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

复杂性。在考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时,不免产生了复杂系统的作用(关联)、反馈、相变等特质。以气候问题和临床医学中的慢性复杂性疾病为例。气候问题。气候问题一般由太阳辐射反馈所主导。这些反馈可能会受到系统的非线性和未来变化模式的影响,但会有多大影响并不确定,也很难预测。气候问题,可能永远都是复杂的:在混沌中存在确定性,在理解中存在不可预测性。慢性复杂性疾病。当前心脑血管类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神经精神类疾病等包養慢性复杂性疾病已成为对我国人口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病涉及众多致病因素,大多发病机理至今仍不清晰。这无疑为慢性疾病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新药研发策略带来了重大挑战。有科学家在此次笔者团队组织的调研中指出,“回看人类对慢性复杂性疾病的认识历程,人类针对重大疾病的研究历经了从宏观疾病表型到微观分子分型的历史变迁。一直以来,对复杂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停留于局部组织病灶本身,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改变,以及当前的生态环境变迁、患者生活习惯改变、社会压力陡增等因素互作对机体产生的综合性的影响。近年来,对慢性复杂性疾病的认识从局部病灶向机体整体拓展的趋势初见端倪。人们逐步认识到,慢性复杂性疾病不仅是局部组织器官的异常,往往涉及机体各个系统的共同参与,与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多因素、多环节、多器官交互作用的结果”。

多学科交叉融合。这些问题往往与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有关,并不是单一学科的研究能解决的,需要通过学科融合来寻求解决方案。例如,有效应对21世纪的大规模流行病,流行病学、社会科学、社交媒体、疫苗研制、外交、物流和危机管理等涉及的多学科整合必不可少。又如,有科学家在调研访谈中指出,“对于慢病复杂性疾病来说,需要树立以微生态、免疫、代谢紊乱和神经内分泌失衡应激为核心内容的复杂疾病的‘整体研究观’,建立疾病状态下细胞内部、细胞之间、细胞与器官之间、器官与器官之间的时空调控网络,搭建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和对应,分析疾病的共性机理与关键因素;集成多维组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一批新技术、模型,建立基于共性病理基础的多维整体评价体系,继而构建基于共性病理基础和疾病个性特征的整体诊疗体系”。

仿真模拟和数据科学可能成为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有效突破口

计算机仿真模拟正在学科未来发展中体现出巨大的价值。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实验归纳和模型推演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仿真技术开始发展起来,早期主要在军事领域应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仿真技术进入了全新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时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于仿真训练、仪器仪表开发、虚拟制造、电子产品设计等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并日益成为实验归纳和模型推演的必要补充。天文学领域包養網排名应用。21世纪初,一些擅长计算机建模的宇宙学家开始着手在超级计算机上模拟宇宙140亿年的历史。其中IllustrisTNG项目对宇宙中各种作用力的模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细水平,这使得科学家能够观察星系如何在140亿年的时间跨度内形成、演化、成长和促成新恒星形成的过程。这些宇宙学家建立并已经利用该模型来进一步揭示黑洞对暗物质分布的影响、重元素如何产生和分布,以及磁场起源等问题。生物学领域应用。2012年,Karr等在Cell上发表文章,首次模拟了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全生命周期并构建了一个全细胞计算机模型,该模型涵盖了生殖支原体的所有分子组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全细胞计算机模型含有所有的基因功能解释,并且可在多种数据中进行验证,对正在分裂的支原体细胞中的每一个生物反应步骤进行计算,可以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多个方面。地球科学领域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近期在地球科学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21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以下简称“寰”)在北京怀柔科学城落成启用。“寰”能更为详细地预测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并集成海量模拟数据,产生全球和我国周围详细的“地球数据库”。“寰”旨在加强对地球系统各个圈层间相互作用和演变规律的认识,并为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建立科学的预测基础。为此,有科学家在调研中表示,“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和速度迅猛发展,充分利用高性能计算和科学仿真手段实现对新的实验、归纳和演绎即将成为科研范式变革的有效突破口。”

数据科学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海量的数据、大幅提升的计算能力、数字经济的发展等都在不断催生数据科学的产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的推动下,以AlphaFold2为代表的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科学)成果不断刷新科学界的认知。为此,有很多的科学家提出,数据科学将会是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有效突破口。笔者认为,数据科学驱动下的科研范式变革正在发展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目前,对数据科学的内涵和外延仍缺乏较为严谨的定义和学术界的共识,但一般可以从方法论视角和本体论视角2个方面进行探讨。从方法论视角看,数据科学驱动的科研范式也就是吉姆·格雷提出的第四范式,通过直接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以往的科学研究方法未曾发现的新模式、新知识甚至是新规律。从本体论视角看数据科学,数据就是自然世界的符号化反应。既然自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是具有共性的科学规律的,那么反映自然世界的数据空间同时也可能具有独立于彼此领域的一般性规律。数据科学目前刚刚起步,其建立及其作用的发挥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还需要在3个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通过数据平台的建立来解决数据获取、质量、存储、传输、管理及应用场景问题;促进机理与数据的融合来提升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在离散几何、离散拓扑、图论与组合等基础数学中建立数据科学的根基。

创新科研活动组织模式成为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基础

科技创新链条进一步丰富,由传统意义上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的线性模式变为线性模式和反向模式共存。例如,在信息领域中反向模式的科技创新屡见不鲜,不同于以往首先在基础研究创新后再向产品开发传递的正向模式,从特殊到一般的反向创新形式与扩散路径在信息领域屡见不鲜,如软件工程领域。这种反向创新科研过程是指,“企业专门为特定市场开发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再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基础研究的发现推动产品的迭代优化,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反向科研规律”。有科学家在本次调研中提到,美国谷歌(Google)公司可作为反向创新的典型,她认为,“Google AI研究团队始终致力于基础研究和系统工程的结合,团队大部分工作是为不同产品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任务提供研究支撑,从而催生了在自然语言理解、感知研究、算法和理论、软件系统、AutoML、TPU等方面基础研究的突破,再通过与不同产品团队的合作将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产品中”。

学科交叉融合、跨部门合作趋势进一步明显,对科研组织模式提出新挑战。当前,团队合作、多学科协同、跨部门合作、上下游贯通、企业及社会组织的介入,将成为新时代科研活动组织方式的主要特征。有科学家在调研中表示,集成电路的发展具有典型意义。“一方面,集成电路融合了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精密机械和自动化、光学、计算机科学等40多种学科及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征。另一方面,集成电路的发展也必将推动精密仪器、凝聚态物理、纳米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当前我国在应对科研范式变革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科相互隔离、领域碎片化的问题严重

当前我国在学科设置上存在管理刚性和过于细化的问题。各国学科管理的体制机制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的学科专业划分主要侧重于统计、调查和引导,高等院校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时,可以依据自身和社会需求,设置和调整自身学科专业。我国的学科设置是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管理手段之一。管理机构一味突出学科专业划包養網分的管理功能,不利于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积极主动性,不能使其充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需求。在这种学科管理刚性的背景下,我国的学科过于细化,既不符合事物的本原,又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由此会加剧学术活动内容的割裂,形成“学科壁垒”。

部门、机构的协同及共享机制有待健全

从选题上以跟踪居多,原创性问题较少,解决应用部门的问题居多,综合性的较少。如何跨越机构和部门利益,提出极具挑战性的科学目标,并建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制,让问题推动科学进步,依然存在很大的挑战。

体制机制沟通“壁垒”亟待突破。由于体制的原因,各个部门、机构的分割,造成知识生产和流动的障碍,科研成果的合理分享远远不够充分,对于原创思想的形成极为不利。

科研数据多元化共享生态和机制亟待加强。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意义重大,国外也已经形成多样化的科研数据共享生态。例如,免费共享研究论文的Academia.edu,分享科研成果的ResearchGate,科研实验外包服务平台Science Exchange,数据科学社区Kaggle,众包创新科研平台InnoCentive,全球最大的众包开放创新中介平台IdeaConnection等。但当前我国数据共享还是零星的、各自独立的,管理服务科研数据的能力十分有限,科研数据共享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科研管理有待多元化

探索兼具中央宏观调控和多元化自由研究,建立既有“大科学”硬核心,又有“小科学”软外围组织的体制,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由于我国评价体系、体制和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纯基础理论、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以及学会期刊建设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亟待改善。

如何发展纯基础理论研究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纯基础理论研究往往来源于学科交叉,通常没有直接的应用价值,一般能为重大使命任务解决方案的产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思想启迪。同时越是前沿原创的问题,研究风险越高,而目前我国的学术激励机制和科研文化对风险持比较保守态度。

专业软件和仪器设备等方面基础能力严重不足。例如,我国使用的高端科研仪器设备和专业软件几乎被国际巨头垄断,一旦国外供应商停止供货或者停止维护服务,那我国面临的不单单是没有国产替代产品的问题,甚至有可能是国内科学研究全面停滞的问题。近年来,美国Mathworks公司开发的Matlab软件在中国部分高校被禁用就表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对策建议

科研范式变革涉及整个科学系统的变化。考虑到科研范式变革的复杂性及当前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主要围绕知识生产方式的优化,特别是对科学基金管理提出4点对策建议。

改革学科管理模式,探索交叉学科新型管理模式。捋顺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关系,扩大高校、科研机构自主权,探索建立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符合教育科研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效机制;强化统筹规划和动态调整,逐步推动学科体系的均衡和协调发展;鼓励创设交叉学科新型的学术组织,探索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有效推进学科交叉。

加强纯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纯基础理论研究的保障、激励和评价制度,加大科研单元的保障性经费支付力度,建立健全稳定的支持自由探索的体制机制,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有了制度性保障。

加强使命导向研究,从深层次促进学科融通。开展常态化的遴选、迭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加强多学科协同、多主体参与的使命导向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寻求多元化的管理模式路径,和与此对应的部门协调机制,以及人、财、物管理体制。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和数据平台建设。建立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专项基金,支持计算软件、高端仪器设备等相关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建设,探索建立相应的评价、管理体系等长效机制;完善数据共享的制度规范建设,打造第三方的平台来对接数据共享的需求。

(作者:杜鹏、沙小晶、张理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赵秉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孙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与政策局;王孜丹,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编审:杨柳春,《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从“卢氏样板”到“幸福家园”——河南卢氏县易地扶贫搬迁查覓包養價格后续扶持工作探访_中国网

“十三五”时期,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累计投入20.3亿元,包養網建成64个安置点,于2018年年底前完成了9214户33965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创造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卢氏样板”。卢氏县委书记胡志权说:“要通过持续做好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从深山老林、白云深处走出的数万群众住进幸福家园,奔向致富之路,过上美好生活。”

临近年关,冬寒凛冽。日前,记者赶赴卢氏县,探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新生活。

鼓起“钱袋子” 增强获得感

鸡鸭鱼肉、花灯春联、衣裤鞋帽、水果糕点……年货琳琅满目,人群熙熙攘攘,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前不久,在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卢氏县兴贤里,首届年货嗨购节火热举办。

兴贤里社区占地500余亩,安置来自全县除城关镇之外的18个乡镇11227人,下辖3个居委会,有住宅楼83栋,社区设施齐全,街道宽阔平坦,绿化美化到位,环境舒适宜人。

社区居民马建斌买了沉甸甸的两大包东西。“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先买点吃着,过年时再多买些。”马建斌边走边说,“从祖祖辈辈居住的深山里搬到这儿生活5年了,变化太大了,生活真是好。”记者了解到,马建斌原先住在官坡镇沙沟村马家沟,距县城80多公里。搬到县城后,他在村里还种着约二十亩烟叶、两三万棒香菇,又开了一家羊肉馆,收入增加了,家里两个孩子上学也方便了。

卢氏县切实保障搬迁群众迁出地原有耕地、林地等承包经营权以及各类农业补贴、生态补偿等权益,同时想方设法鼓起群众的“钱袋子”,增加群众的获得感。近包養網年来,该县围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以核桃、苹果为主的林果业,蜂产业和旅游业5个产业链,先后在安置点建成产业基地71个,采取劳务增收、订单农业、合作经营、“产权+劳务”等模式,带动2583户搬迁群众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为多方面增加群众收入,卢氏县还实施“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劳务报酬+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的以工代赈新模式,2023年实施以工代赈基建类项目32个,向项目所在地群众发放劳务报酬1517万元,这项工作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充分肯定。该县还利用山大坡广、土地辽阔的自然优势,建成光伏电站8个,保障402户1122名搬迁群众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多管齐下做强产业的同时,卢氏县重点做实“三个优化”,实现易地搬迁群众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即:优化服务,通过点对点组团式劳务输出、精准就业培训,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服务。2023年,全县搬迁安置点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17645人全部就业;同时,针对搬迁群众开展电子商务师、家政服务员等技能培训617人次。优化载体,引进信念集团、金海生物等龙头企业52家,带动3500余户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合理开发安置就业联络员、保安员、村务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3039个。优化模式,落实创业补贴、开通脱贫户贷款绿色通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笔576万元,为225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12.5万元,扶持374人自主创业。

加快城镇化 增强幸福感

在卢氏县杜关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同包養網德社区广场上,群众有的健身、有的散步,几位带小孩的妇女围在一起打着毛衣,她们高兴地说:“以前是多见石头少见人,上学、看病、赶集都不方便,现在住在社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跟城里一样。”

广场边上,建有一座造型别致的二层楼房,一楼是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配备有大屏幕电视包養机、按摩椅、饮水机、健身器材、棋牌和厨房餐桌,为170多位搬迁到社区的老年人提供中晚两餐、休闲娱乐、保健康复、精神慰藉、个人照顾、紧急援助等日间服务。二楼是就业培训中心,教室内电脑、桌椅一应俱全,这里经常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成了搬迁群众学习政策、培训技术,实现致富增收的“加油站”。

搬迁群众入住5年来,卢氏县结合城镇化建设,始终把配套服务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提升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让搬迁群众享受到满满的幸福感。

卢氏县在城区专门开通公交专线两条、增设客车停靠点26个,连接城区、东明镇、文峪乡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和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方便搬迁群众出行和就业。该县还在城区新建育贤中学、郑卢小学和兴贤里、河洛嘉园两所幼儿园,新增学位3000个;对所有乡镇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实施改扩建,实现搬迁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投资10多亿元新建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县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在所有安置点建成社区卫生室、配备合格医生,确保搬迁群众病有所医。

为服务群众,卢氏县所有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了文化服务站和文化广场,同时组建各类服务组织167个,其中群团组织82个、社会组织68个、物业服务企业两个、警务室15个;在兴贤里社区设立金融服务机构1所,新建县级劳动就业平台和公共实训基地1处,满足搬迁群众需求。

卢氏县在兴贤里及全县4个大中型安置点创新开发智慧社区管理和事件处置手机小程序,对搬迁群众实行分级分类“红黄蓝”管理,提供产业、就业、医疗、教育、卫生等精准便捷服务,应用大数据技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整体发展能力。

建强“主心骨” 增强安全感

近些天,卢氏县官道口镇区最低气温达零下十几摄氏度,安居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海停每天楼上楼下跑个遍,主要是包裹水管防冻材料,保障小区自来水24小时通畅,同时提醒几十户用火炉取暖的老年人注意安全用火用电。

安居苑社区拥有17栋住宅楼,安置来自全镇18个村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李海停原任官道口村党支部书记,搬迁后他担任安居苑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各项工作走在全镇前列,搬迁群众满意地称这位热心的大管家为“小区总理”。

在卢氏县64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每个社区最为醒目的地方都有一条标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了让易地搬迁群众心里踏实、有安全感,建强党组织这个“主心骨”,该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成为组织完善、功能齐全、管理有序、服务优良、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

卢氏县6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设立党支部19个、党小组86个,选举产生社区“两委”干部118人、监委主任19人、监委委员38人、居包養網民组长156人,并把社区工作经费、人员工资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扶上马,送一程。卢氏县持续强化易地搬迁群众帮扶力量,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9人、工作队19个,同步完善了社区“两委”工作制度、村(居)监督制度、议事协商制度、村规民约和矛盾风险化解机制,切实保障了搬迁群众办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

卢氏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成法治文化大院、宪法主题公园、法治墙绘24处,开展送法进社区、移动法庭、法治讲座、现场调解等活动340余场次,浓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在安置点组建社火队、合唱团、秧歌队等业余文艺团体35个,经常性组织文艺汇演、电影戏曲进社区、读书等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表彰活动,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志智双扶并举,激发群众奋进的内生动力。

让“颜值”有价值 “繁花”朵朵催热“春查包養網站比較日经济”_中国网

“趁着假期,我们包養網比較一家自驾来菏泽看梨花,体验梨花的浪漫。”一位来自山东淄博的游客兴奋地告诉记者。

北京玉渊潭的樱花、苏州园林的玉兰花、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清明假期,人们纷纷外出踏青赏花,共享绿水青山明媚好春光。

不负春光与时行,“繁花”朵朵催热“春日经济”。文旅相关平台数包養網 花園据显示,在众多赏花游热门目的地中,扬州、兴化、婺源、无锡、武汉、云阳、罗平、安顺、林芝、伊犁等吸引了更多游客以及摄影爱好者的青睐。多家旅游平台均推出赏花主题打包旅游产品,涵盖了扬州、无锡、婺源、武汉、贵州、新疆等热门赏花目的地。

4月5日,北京迎来清明小长假游园高峰,玉渊潭公园樱花陆续绽放,鲜花盛开游人如织。记者探访发现,园内推出了多款“樱花系”美食和周边,让游客在赏花之余,还可以把“春天的礼物”带回家。

“来玉渊潭看樱花是我们家的保留‘节目’,一边品尝樱花拿铁,一边观赏樱花美景,感受北京的春天。”北京市民徐先生说,“再买一些樱花周边回家,让家里也有春天的包養气息。”

春风抚翠木,繁花满眼生。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消息,国家植物园(北园)园内的木兰于4月初盛开;40万株郁金香,从3月底陆续开放到5月初;7.1公顷的月季专类园将集中展示1000余个品种共5万余株地栽月季。

“今春在北京市范围内精选推荐了132处各具特色的赏花片区,方便市民就近感受花园城市建设的成果。”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园管理处处长马红说。

“春日‘花经济’持续升温,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的提升。”业内专家认为,春日“颜值”正在加速转化为产业“价值”,推动消费市场提质扩容,也为多个行业发展赋能。让“赏花游”流量变“留量”,春日赏花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赏花+美食”“赏花+露营”“赏花+非遗体验”……花为“媒”开拓消费新场景,多种春季场景式消费不断翻新,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包養網

在四川眉山市,深挖“旅游+”价值,结合各类花卉花期,打造“赏花+品茶”等复合型业态延长经济产业链条;在湖北武汉,通过融合“文、旅、体、商、演”等全域要素,以樱花为主打的赏花游扩展为城市游;在安徽黟县,“乡村+赏花+体育”模式做强赏花经济,带动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添香增色”……繁花绽放消费热,春日尽显“花经济”活力。

“跟着繁花去旅行,成为旅游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第一个关键词繁荣,第二个关键词繁花,第三个关键词繁华,成为广大游客乐于去分享、乐于去参与、乐于去体验的旅游新空间、新场景和新项目。”

“花经济”的繁荣同样离不开花卉的种植和繁育,从节日礼物到特色产业,“花经济”正绽放勃勃生机。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鲜切花生产稳中有增。花卉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

2022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花卉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年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到2035年,完备的花卉产业体系基本包養網排名建成,力争年销售额超过7000亿元。

多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春日“花经济”繁荣体现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让“花经济”从“一时春”变成“四季春”,不仅要展示“颜值”,更要深挖价值。通过创新和升级,提升“花经济”的品质和附加值,将赏花经济作为区域资源整合的有力抓手,推进上下游及周边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赏花+”,将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打造多元化的经济模式,让“花经济”为城市旅游、乡村振兴注入春的活力。

作者:欧阳易佳

第一观察·瞬间丨中德领导人漫步钓鱼台_中查包養心得国网

4月的北京,绿草如茵,春意盎然。16日,习近平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

新华社记者的镜头,记录下中德两国领导人一起散步交流的画面——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散步,作为一种氛围轻松的外交方式,体现着国与国关系的紧密与领导人交往的深入。会见、散步、午餐……围绕中德关系发展、双方务实合作、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广泛议题,习近平主席同朔尔茨总理面对面交流达3个多小时。

观察中德领导人此次互动,有这样三个突出感受——

一是“领航定向”。

2014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德国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正是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战略引领下,中德关系穿越国际风云变幻始终稳健发展。

朔尔茨就任德包養平台推薦国总理后,中德双方继续保持密切交流。2022年11月,朔尔茨作为德国总理首次访华,成为中共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领导人。此次时隔一年半再次来到中国,他又成为2024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多年来,中德领导人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密切互动、深化互信,在中德两国交往史上写下一段段佳话。习近平主席此次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朔尔茨总理,并一起散步、共进午餐,既是中德领导人以多种方式保持战略沟通传统的延续,也表明在新的形势下,双方都对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高度重视。

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变局,如何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中德关系?

“中德两国都曾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中德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彼此不构成安全威胁”“中德合作对双方有利,对世界有利”“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两国关系必将继续行稳致远”……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就中德交往的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作出重要阐述,指出要“坚持中德关系的合作主基调和发展大方向,牢牢把握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这一定位”,为中德关系长远发展指明路径。

二是“务实合作”。

同以实业立国,务实是中德合作的鲜明底色。德国连续49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8年保持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据德方统计,2023年德对华投资再创历史新高……一系列数据,充分体现了两国互利合作的韧性和活力。

近年来,随着中德两国各自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中德务实合作中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看待?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的论述包養網高屋建瓴——

“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无论是机械制造、汽车等传统领域,还是绿色转型、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两国都有合作共赢的巨大潜力亟待挖掘”“坚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多探讨合作”……

“机遇”“潜力”“合作”等关键词充分表明,在中方看来,新形势下中德互利共赢的空间不是更小了,而包養網是更大了。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将给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朔尔茨总理此次访华,环境、农业、交通3名内阁部长同行,重量级企业包養家组成的经济代表团随访,先后访问重庆、上海、北京,体现出德国经济界深化对华交往与合作的普遍意愿。

“亲身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德中两国企业界的紧密良好合作印象深刻”“德方愿同中方继续加强两国关系,深化各领域双边对话与合作”,在同习近平主席的会见中,朔尔茨总理表示。

三是“视野宏阔”。

中国,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德国,欧盟重要成员国,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样的体量和分量,使得巩固和发展中德关系的意义超越了双边关系范畴,对亚欧大陆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重要影响。

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种种风险挑战,都离不开大国合作。“中德应该独立自主开展多边领域协作,推动国际社会用实际行动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冲突等全球性挑战,为世界的平衡稳定作出更多贡献。”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彰显了一位大国领导人的视野与担当。

推动早日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提出把握“四要四不要”原则。双方表示,中德都致力于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使用核武器或攻击和平核设施,妥善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双方还在巴以冲突等问题上达成共识。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两大主张。在同朔尔茨总理的会见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德在世界多极化问题上有不少共通之处”“都支持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显示着中德合作的显著时代意义和重要战略价值。

中德携手合作,完全可以彼此成就。漫步钓鱼台,中德领导人就一系列重大议题深入交流,为包養網價格两国各领域合作注入新动力,也向世界释放了积极信号。

策划:张晓松

监制:鞠鹏

主笔:杨依军、王宾

统筹:刘华、吴晶晶、许晟

视觉:李涛、张惠慧

编辑:朱思明、何晓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