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深州:打造“净菜工厂” 丰富查包養經驗京津“菜篮子”_中国网

3月19日,工作人员在深州市一家净菜加工企业生产车间内加工茄子。

近年来,河北包養平台推薦省深州市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动“河北净菜”走进京津的食堂、超市、社区,形成了以包養平台推薦净菜加工为核心的现代化全产业链,既丰富了京津市民“菜篮子”,又推动包養了当地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包養網 1   2   3 包養網  4   5   >  

不断涨价的羽查包養經驗绒服,把市场让给了军大衣?_中国网

羽绒服越来越贵,似乎是每年冬天都不会缺席的话题。你更愿意为更昂贵的羽绒服买单,还是反其道而行之?

就在网友们为“你能接受千元以上的国产羽绒服吗”这一话题讨论不休时,今年冬天,一批“整顿羽绒服市场”的大学生重新穿上花棉袄、军大衣,属实是“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平替款更有性价比”。

寒风之下的温暖生意,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断涨价,买件羽绒服不“绒”易

1936年,世界上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羽绒服诞生。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这种轻便、保暖的御寒衣物几乎进入了北方家家户户的衣橱,就连不少南方人也会常备一件。

图为市民穿羽绒服出行。 马铭言 摄

但在保暖之外,越来越多附加值被添加到羽绒服上,导致了其价格的接连攀升。“印象中羽绒服七八百块钱就已经很贵了,没想到现在一千多块钱都算正常价格了。”不少近期有购置羽绒服打算的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确实不是“身边即世界”的个人感受。包養網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2015年到2020年间,中国的羽绒服均价已经从438元升到656元,大型防寒服的价格突破1000元,其中2000元以上的占比接近70%。

在售价越来越高的背后,是羽绒服的成本走高了吗?在江苏从事羽绒服生意的司女士对中新财经记者介绍了羽绒服的成本构成,除了面辅料、杂费等,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绒。

“市面上羽绒服以鹅绒鸭绒为主,前面带的数字就是相应的绒的含量,比如90鹅绒、70鸭绒,数字越大越保暖。区别在于70的绒可能是翅膀的毛,80的绒是胸脯的毛,90的就是脖子的毛。”

司女士说,鹅绒的价格是鸭绒的一倍还要多。同样是70-90的绒含量,鸭绒的价格在每公斤200-400元不等,鹅绒的价格则是每公斤500-900元。

“每克的单价乘上充绒量,可以得出每件衣服的羽绒成本。”司女士举例,一件200克左右充绒量、绒质量中等、基础款式的羽绒服,最初的出厂价可能就在160元左右。量大的话每件还能再便宜几块钱。

那么今年的羽绒成本到底有没有更高?司女士认为还是有的。“今年鹅绒的价格涨得很快,鸭绒一开始还相对稳定,后来也被带起来了一些,这可能跟上游养殖产业有关。”

但司女士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下游需求端,众多品牌都开始向高端化发展,对白鹅绒这类高品质原料的需求上涨更明显。“市场上做羽绒的,用鹅绒比往年都多,价格也高了。”

替代品火爆,冲锋衣“冲疯了”

“做羽毛的不赚钱,做服装的赚钱。”司女士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在她看来,许多差价在几百元的羽绒服,面辅料成本差不多,品牌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绒的质量是否更有保证。

“但现在很多羽绒服要做高端市场,除了设计得好看,也会在面辅料材质上下功夫,比如更防风,更有科技含量。”司包養女士认为,曾经的羽绒服面辅料只有尼龙、锦纶、春亚纺、涤塔夫等,目前也发展出更多特种面料。

与其被动接受羽绒服在面辅料的“进化”,不如主动出击自己寻找高端的“皮肤”。于是在今年,刮风能当风衣穿、下雨当雨衣穿、冬天当羽绒服穿的冲锋服被年轻人捧红。

社交平台上光鲜亮丽的潮人,也开始向“程序员审美”靠拢,研究起什么是防水指数、双层结构面料、压胶和透气。“可以说,秋天站在安福路的风景,和西二旗可能也不会有多大差别。”

百度指数显示,今年以来,冲锋衣日均搜索指数超过1250,反超羽绒服。京东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冲锋衣成交额同比增长165%,“双11”期间(10月20—25日)冲锋衣成交额同比增长200%。

其中,尤其以包含硬壳和内胆的“三合一”更受追捧。除了常见的防水、防风、透湿性能之外,它也适用于冬季的防寒保暖,将冲锋衣的使用期从春秋拉长到春秋冬三个季节,成为年轻人的冬季“保暖搭子”和“穿搭利器”。

更不用说,冲锋衣还便宜一些。据魔镜洞察的统计,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常见的冬季外套中,均价最高的是户外羽绒服和户外保暖棉衣,平均超过1200元。冲锋衣均价则为488.8元,比毛呢大衣、羽绒服都低。

“之前冲锋衣都是爱爬山、户外的人来买,今年很多年轻人都来了。”在北方某四线城市商场做户外用品销售的店员对记者说:“以前的冲锋衣都是黑灰红蓝黄这种传统配色,这两年来了很多好看的新款,我差不多每天都能卖出去两三件,周末热闹的时候最多一天卖了八件。”

社交平台上,军大衣、花棉袄火爆。

“社牛穿搭”,军大衣、花棉袄也热销

作为一款相对高单价的刚包養網需品类,消费者对羽绒服的价格确实相对更敏感。经营一家个人服装实体店的店主付小姐说起羽绒服的拿货就有些头疼:“品牌的羽绒服可能卖一千多元大家会觉得贵,我们这种店的话,卖五六百块大家已经觉得贵了。”

“拿货的时候能感受到,低端的羽绒服很便宜,可能也就一百块多钱,翻三四倍也能卖出去。但如果想做中高端一些,可能拿货就得四五百块钱,根本不可能再翻一番卖,最多加价一百多块跑个款。”付小姐觉得,卖羽绒服反而不如卖棉衣省心。

对买羽绒服感到头痛的还有众包養多年轻人。于是一场降温之后,几个东北大学生组队穿着军大衣走进教室,视频上传后得到了近200万人的点赞;商场里写着大大促销价格的花棉袄柜台旁,也多了许多年轻的女孩子。

“诚心求一款能过冬的衣服,价位最好在1万元以内、50元左右,在线等挺急的。”在不拘一格的大学生带领下,价格低、用料足的军大衣、花棉袄重回潮流前线,风靡各大高校校园。本着“只要我不尴尬,冷的就是别人”的态度,完成了一个人穿是显眼包、两个人穿略显尴尬、一群人穿引领潮流的时尚蜕变。

“我周包養围学生确实有穿的,特别是赶‘早八’的早课时。我觉得这些孩子消费讲实用、有个性,是件挺好的事。”哈尔滨某高校辅导员赵老师对记者说,据学生们反馈,军大衣“很扛冻、贼暖和,就是七八斤左右有点重。”

“听说最近也有轻便款的军大衣了,但是丝绵款的不扛风。我都推荐他们去劳保店里买,质量更好。”赵老师笑说。(记者 左宇坤)


守护中欧班列的“女飞人”查包養經驗_中国网

1月12日,在重庆供电段兴隆场电力工区,何雪(左一)和母思琪(左二)所在的工区灯桥检修小组在进行分工点名。

地处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的兴隆场编组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作为重庆铁路枢纽的“心脏”,这里承担了中欧国际班列的包養列车解体、编组任务。

“00后”女孩何雪和母思琪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重庆供电段兴隆场电力工区的两名电力线路工。每个夜晚,她们和工友背负数公斤重的工具材料包養網,从地面沿着近70度的爬梯攀上22米高的电塔和17米高的灯桥,对这里的包養網5000余盏灯进行巡检维修,确保编组站场的照明安全。

这群守护中欧班列的年轻“女飞人”,用包養網比較他们的坚守将光照亮编组站场内的每一寸钢轨,守护着每一趟从这里驶出的中欧班列。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包養

第一观察丨查甜心寶貝包養網习近平主席倡导“上海精神”的深意_中国网

“上海合作组织走在时代前列,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上包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

7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讲到“上海精神”。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每一年都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每一次都会谈到“上海精神”。

习近平主席为何如此重视“上海精神”?面向未来,上合组织又当如何弘扬“上海精神”,答好时代之问?

(一)凝聚合作力量

2001年6月,上海黄浦江畔,上合组织成员国国家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一个全新的国际组织诞生。宣言明确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

20多年来,上合组织始终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国家团结协作、开放共赢、包容互鉴的全新合作模式。

在2018年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

此次峰会正式接收伊朗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并批准关于签署白俄罗斯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备忘录,上合组织成员国数量增至9个。

“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合大家庭’,充分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的理念深入人心,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习近平主席指出。

谈及上合组织的初心使命,习近平主席援引印度诗人泰戈尔名言:“信念鞭策着人们包養,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意味深长。

(二)解答时代之问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包養網冲突?合作还是对抗?

“时代之问”再次摆在我们面前。习近平主席在峰会讲话中给出鲜明有力的回答:“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包養们的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把牢正确方向,增进团结互信”。在当前国际地区形势下,这样的主张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方面,上合组织内部要以对话消弥分歧、以合作超越竞争,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定支持彼此实现发展振兴;另一方面,在同外部世界互动时,要从地区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制定对外政策,同时要高度警惕外部势力在本地区煽动“新冷战”、制造阵营对抗,坚决反包養網比較对任何国家以任何理由干涉内政、策动“颜色革命”,把本国发展进步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团结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各成员国越要坚定携手同行。秉持“上海精神”,就是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一边。

(三)照亮未来之路

10年前,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5年前,“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上合峰会青岛宣言,成为上合组织最重要的政治共识和努力目标。

在“上海精神”正确指引下,上合组织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走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契合各方需求的合作与发展道路,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重要探索,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

新形势下,如何引领上合组织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为辽阔的地区合作组织实现更大发展?习近平主席深入阐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一系列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为“上海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以“上海精神”为旗帜,上合组织必将不断实现新跨越新发展,加快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开创地区合作新的更大的辉煌。

策划:霍小光

监制:张旭东

主笔:温馨

统筹:刘华、王绚、陈菲

视觉|编辑:吴晶晶、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湘西大山里,查包養網心得5个“他”的10年_中国网

【编者按】普通人的命运变迁,往往是大时代里最为生动的注脚。
  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十年来,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改变发生在湘西大山深处的每个角落。
  有的人搬出深山,在新的聚居点经营着美好生活;有的人告别过去,靠双手创造崭新的人生;有的人立志改变命运,在前行的路上发现自己并不孤单;有的人在被温暖后,选择成为“撑伞人”去温暖他人……
  这片土地上洋溢着的奋斗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新的征程上,人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继续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金秋,我们走进大山深处的湘西,记录他们普通又不平凡的故事。

  本报记者刘芳洲 张格 陈思汗

不再怕赶集的她

从凤凰县城向西,海拔逐渐升高。弯弯曲曲的山路豁然开朗,群山环绕中,坐落着湖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安置区——禾库镇红安社区。
  2018年,4700多名贫困群众从4个乡镇搬迁至此。黄墙青瓦、飞檐斗拱,近800座苗族风格建筑组成的“千户苗寨”,体现着浓浓的民族风情。
  每逢农历“一”和“六”,是苗族乡亲们赶集的日子,全镇居民的吃穿用度都离不开热闹的集市。初六这天,记者来到集上,想找一位名叫吴红燕的搬迁居民,听闻她应该在集上摆摊卖苗服。可一番寻找后,仍然没有找到她,于是记者拨通了她的电话。
  “我很久都没有去集上摆摊啦!”电话那头的吴红燕说,“到家里来吧,我在家做衣服。”
  吴红燕的家是一栋12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一台电动缝纫机、几张布料与苗绣纹样,是她赚钱养家的物件。“自从搬到这边,经常会有客人上门定制苗服。”吴红燕说,“做回头客的生意都有点做不过来,几乎再也不去赶集摆摊了。”
  赶集,曾是吴红燕“沉重”的记忆。2018年搬迁前,她住在禾库镇芭科村最远、最高的位置,离镇上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每次赶集,她都要提前很久出发,到一个固定的摊位给人量尺寸、定样式,回家做完衣服,下一次赶集再带给客人。
  “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每次赶集我都是背篓里背一个,怀里再抱一个,买一点菜都带不回去,只能找认识的人帮忙。”吴红燕说。
  这份沉重不仅是生活压在肩头的重担,更是一种独自承担困难的无力感。父母年迈,丈夫在外务工,吴红燕只能白天照顾家人,晚上熬夜做衣服。原本胆子很小的她,经常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打着手电筒去山下接孩子,“一边走路一边喊孩子的名字”;也曾在父亲半夜发烧的时候跑去村卫生院拿药,凌晨两三点在漆黑的山路上奔走。
  2016年7月,禾库搬迁安置区开始修建,吴红燕一家分到了安置区的房子,于2018年举家搬迁。
  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下、稳得住,当地政府采取了“四条腿走路”的模式,通过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在家创业、盘活闲置土地、引进外来企业等方式,让每户都有稳定的收入。
  吴红燕也到家门口的服装厂上了三个月的班,学习使用电动缝纫机。使用熟练之后,她购买了一台机器在家做衣服,“在家工作更方便带孩子,时间也更宽松一些。”
  告别了遥远崎岖的山路,吴红燕不再怕赶集;而集中居住,让顾客可以随时上门,无需赶集,吴红燕也有源源不断的订单。
  现在,吴红燕的大儿子在高中住校,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在附近的小学上学。吴红燕白天做衣服,一个月也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晚上她还会去社区的广场上跳跳舞,“这在以前根本想不到”。
  “社区内成立了苗鼓队、唢呐队、苗歌队、广场舞队、苗妹银饰盛装队,日常活动非常丰富。”红安社区党支部书记石咏介绍,文化活动让搬迁群众更好地相处,还化解了很多邻里之间的矛盾。
  “十三五”期间,湘西州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集中安置点147个,安置住房2.05万套,1.97万户实现跨越式脱贫发展,8.18万名群众告别山区分散居住的苦日子。
  这其中,包養網比較每一个家庭的背后,也许都有一段关于贫困的记忆,但每一户的新房中,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由“懒汉”变“名人”的他

今年10月,来自老挝的电视媒体来到十八洞村拍摄节目,村民龙先兰邀请他们参观自己的养蜂基地,并分享了他发展养蜂实现脱贫的故事。
  “我完全换了一个人。”龙先兰说,“有了家,有新房子、小轿车,夏天冬天都有事做,什么都有了。”
  作为村里的“名人”,龙先兰原先是以又穷又懒而出名。
  “他那时候天天喝酒,喝到哪里就醉在哪里,醉在哪里就睡在哪里,别人都叫他‘马路天使’。”龙先兰的爱人吴满金调侃道。
  那是一段自我封闭与自我伤害的时光。
  因为忍受不了整日酗酒的丈夫,龙先兰的母亲离开了家,一年后,父亲又因病去世,留下龙先兰和妹妹。龙先兰把妹妹托给亲戚照看,独自进城打工。又一年后,妹妹被山洪冲走,溺水而亡。龙先兰成了“孤儿”。
  在同龄人还在上高中的时候,他开始整日喝大酒、麻痹自己,用他的话说,“不想清醒,一醒就烦”。2013年年底,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队长龙秀林与龙先兰结对,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弟对待,一对一帮扶。
  2014年,有个外地姑娘嫁进十八洞村,说起自己有个表妹也愿意嫁过来。龙秀林想着介绍给龙先兰试试看,对方托媒人一打听,不光嫌弃他喝酒的陋习,还说他没有父母。龙秀林急了。“谁说他没有父母,我的父母就是他的父母,我就是他的大哥!”
  那年春节,龙秀林把“弟弟”接到家里,吃了个热热闹闹的年夜饭,临走时,龙秀林的母亲给他装了几十斤腊肠腊肉,还硬要塞给龙先兰1000块的红包。这个早已没了家的小伙子落泪了。他给龙秀林的母亲郑重地磕了个头,喊了一声多年没有喊过的“娘”。
  沉睡在龙先兰内心深处的志气开始苏醒,他下决心一定要做点什么,做出样子来。
  在一次外出学习时,龙秀林结识了一位养蜂的老师傅,他想着十八洞村地形、气候都合适,过去也没有养蜂养成规模的人,可以让龙先兰试试。于是帮他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跟老师傅学养蜂。
  龙先兰肯吃苦,终于通过养蜂挣到了第一桶金——5000块钱。他逐步扩大规模,还成立了合作社,带着几个村民一起干。慢慢地,蜂越养越多,蜜越产越多,合作社也建了起来,覆盖了80多户村民,大家一起养了1000多箱蜜蜂。他还以合作社的名义注册了公司,线上线下销售,蜂蜜供不应求。
  2015年底,扶贫队组织了十八洞村第一场相亲大会。邻村的吴满金来参加时,遇到了不爱说话的龙先兰。
  “那时候我很自卑。大家一起参观,我都是走在队伍最后面,她也走在了后面,我们就说上了话。”龙先兰还记得,在才艺展示的环节,别人都唱苗歌、跳舞、讲笑话逗女孩开心,只有他不知如何是好,干脆上台做了18个俯卧撑。
  吴满金在台上与龙先兰牵手成功。一年后,他们举办了婚礼,2020年,夫妻二人迎来了女儿的出生。
  大哥龙秀林给孩子起名龙思恩,这是一个起到了龙先兰心坎上的名字。
  如今,3岁的小思恩已经上了幼儿园,吴满金被入驻十八洞村的苗绣合作社聘为店长,制作和销售店里的各类苗绣产品。
  龙先兰有了更多“折腾”事业的动力。如今,他在养蜂的山谷里开辟了一个露营与烧烤基地,还跟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通过直播销售蜂蜜。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世界另一些角落的人一份鼓舞。”龙先兰面对老挝电视媒体的镜头说:“即使我们语言不通,但如果你能看见我,请你相信,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成为“撑伞人”的她

湘西州龙山县,湖南西北边陲。位于武陵山腹地的咱果乡,土家语意为“美丽的大森林”。
  23岁的谢小庆在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担任历史教师,同时也是这所学校的女性副校长。作为全县最年轻的女性副校长,她除了日常教学,还兼顾着学校心理辅导教育、防性侵教育等多项工作。
  因为经历过风雨,也因为曾被保护在伞下,这名“00后”女孩选择回到家乡,做“撑伞”的人。
  谢小庆来自龙山县农车镇花桥村,由于家境贫困,在义务教育阶段,谢小庆姐弟三人的学费全靠县里的社会资助与校园资助。谢小庆考入高中后,母亲患病,作为大姐的她一度产生了辍学打工的想法。
  然而,打工的想法刚刚被父亲劝阻,母亲的离世就给了她沉重一击。“那时候每天都在哭,成绩也下滑得特别严重。”
  在那个青春期的“至暗时刻”,谢小庆的班主任成了照亮她的一盏明灯。“他几乎每周都会找我谈心,安慰和鼓励我,也会找寝室长沟通,让同学们多关心我。”谢小庆说,老师们的细心与负责,让她重拾读书考学的信念。
  控辍保学,在湘西州的大山深处,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开展控辍保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湘西州不断落实落细各学段的资助政策。从2016年起,在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湘西州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免除学前保教费和高中学费,各学段贫困学生教育生活补助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2018年,谢小庆考入一所师范类院校,就读英语教育专业。“我想当一个像我的老师们一样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毕业后,她参加了湖南省特岗教师统招考试,回到家乡龙山,正式成为一名老师。
  谢小庆每周都会到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家中走访,把学生从经常旷课的状态扭转为主动学习的状态;也会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并上门做通家长的工作,把孩子送到湘西州体校学习;还会不厌其烦地给有智力障碍的学生讲解生理知识,照顾其生活……
  去年9月,谢小庆被选拔为学校的女性副校长,这是龙山县为保护和关爱未成年女生特设的制度。“全县每个基层学校都有一名女性副校长,基层公办幼儿园则有女性副园长。”龙山县教体局总督学熊军说,每个假期,都会由女性副校长牵头,对所有女学生进行一次走访摸底,对重点学生结对帮扶。
  “从在县里读书到回来从教,能感受到全县上下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谢小庆说,“从重视学科发展到重视整个成长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
  “年轻人在学校里越来越多,乡村学校越来越有活力。”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校长朱鹏介绍,学校的49名在编教师中,“90后”“00后”共36人,占了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二。
  翻开教师的花名册,年轻的教师都是公费师范生与特岗教师。这些曾经走出了大山的年轻人,转身返乡,成为更多孩子的“撑伞人”。

放弃“铁饭碗”的她

在古丈县,茶,被老百姓称为“生命之源”。小孩出生后不久,古丈的母亲们便会用茶水轻轻擦拭孩子的眼睛,茶文化是当地人极为重要的情感寄托。
  土生土长的“85后”古丈姑娘龙玲芝对茶的记忆,从幼年就开始了——她的家乡默戎镇牛角山村,有着悠久的高山茶种植历史。
  “我爷爷曾是村里茶叶生产队的队长,童年看大家采茶、炒茶、卖茶的记忆还历历在目。茶叶宛如陪伴我成长的一位老友。”龙玲芝说。
  虽然懂茶、爱茶,但曾经的龙玲芝并未想过以此为生,她像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渴望走出大山,追寻更好的生活。
  2009年,一场意外大火肆虐牛角山村。一夜之间,30多栋木房化为灰烬,这让原本贫困的村庄雪上加霜。那年,龙玲芝刚刚大学毕业,她永远忘不了乡亲们跪在断瓦残垣前号啕大哭的模样。
  势在必行的重建,燃起了大家的脱贫决心和奋斗热情——村里决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利用处于张家界至凤凰这条黄金旅游线路中间的位置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然而,古老、贫穷的苗寨想阔步向前,似乎有心无力。
  一次,龙玲芝返乡探亲,发现大家忧心忡忡,原来是村民们不知道如何制作电子报价表。“如果村里有年轻人,这些小困扰都不是问题。”龙玲芝觉得,村里亟需青春血液的注入,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2012年,已经在外地当上老师的龙玲芝辞去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回到大山带领村民们种植茶苗。起初,龙玲芝发现大家对发展茶叶产业并无太大信心:很多人碍于情面领取了免费发放的茶苗,转身却又偷偷丢在山沟里。人们议论纷纷:“以前种的茶根本卖不出去,还不如种些能饱肚的。”
  “如果茶叶卖不出去,就仅仅是一片叶子。”龙玲芝说,她开始一方面四处向专家请教,希望通过改良技艺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则不停参加展会、拜访客户“跑市场”。
  不久后,一批茶树进入初采期,龙玲芝打通了销售渠道,并且卖出了不错的价格——原先种地每亩七八百元的收入,种茶后能提升至约三千元。
  看着率先种植茶叶的村民尝到甜头,更多村民也决定加入——一些人自己开辟茶园种茶,一些人则通过帮忙采茶获得收入。牛角山村包養網的茶园从十年前零零散散的千余亩,逐步扩大至如今的超2万亩,品种也从绿茶扩充至红茶、白茶、黑茶等更多种类。
  一年又一年的光阴里,茶花含苞绽放,村里日渐起步的苗寨旅游,更为茶叶销售“添了把火”。“我们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与文旅融合在一起,游客来旅游的同时,可以参与采摘、体验制茶、学习茶文化和苗族文化。”龙玲芝说,牛角山的茶产业与旅游发展相辅相成,如今这两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双双突破亿元,仅固定岗位就业就有1300余人。
  “我们跟着玲芝干,不仅收入包養網高了,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了!”村民龙刘芳说,如今她在村里做旅游接待和茶叶销售,家里人还种茶、开民宿、卖农特产,一家人每年包養有二三十万元收入。“以前在外面打工时,总因为自己来自乡下而觉得自卑。现在,我在村里穿着苗服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充满了自信!”
  深秋,茶园进入管护时节。通往高山茶园的小道上,停放了不少车辆。龙玲芝介绍,这些都是村民自己的小车,她感慨:“从一无所有,到开着车子上山采‘金叶子’,我们的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目前,古丈县茶园总面积达20.5万亩,人均突破1.4亩,绘就出一幅多彩的茶乡画卷。

回乡村“守艺”的他

越过山岗,走过石桥,古丈县红石林镇茄通村深处,潺潺水声中,一处悠然隐逸的小院映入眼帘——阳光下,古朴的木屋静静矗立,彭南科坐在小木凳上认真检查活字印刷字模,一对慵懒的猫狗惬意地趴在他脚边。
  大山里,这位47岁的湘西土家族汉子用镜头记录下把粽叶编成蓑衣,取石打凿制为磨盘,以古法造纸、制香、酿醋等过程。淡然恬静的画面中,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一件件老物件和一门门老技艺,在他的巧手下得以复刻还原。
  当过老师、记者,开过农产品公司,自小被父母寄予“甩掉犁耙、走出大山”厚望的彭南科再次回到乡野,通过当下最流行的视频为媒介,寻找和守护逐渐消失的手艺。
  除了擦不掉的那抹乡愁,彭南科心怀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渴望,和一份守住文化根基的使命感。
  2022年6月,彭南科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展示农耕技艺和非遗文化。很快,一条手工制作蓑衣的视频迅速走红。这条点赞量破100万的视频中包養,彭南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割棕片、理棕丝、搓棕绳、定型缝制等复杂工序。片末,他身着蓑衣在大雨中劳作,再现古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田园牧歌式浪漫。
  有网友评价:“无声的手作,是我们中国最精美的‘奢侈品’。”在彭南科看来,他的视频之所以能收获众多好评,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与当下受众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相契合。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在岁月长河中几近消失,一些手艺只剩七八十岁的老人掌握,且无人继承。”彭南科说,把濒临失传的手艺“抢救”回来,成了他给自己赋予的使命。他不断琢磨、研究,通过拜访老手艺人、翻阅典籍文献,对各类古法技艺进行梳理,再尝试“复刻”。
  一条不到十分钟的视频背后,是短则一周、长则一年的制作周期。有些是需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有些则是因过程反复失败需不断推翻重来。
  难吗?“难,恰恰是古法的魅力。”彭南科说。为了赶周期,彭南科常常拍摄到深夜,每天只留五六个小时睡眠时间,身上也总是旧伤没好就有了新伤。“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彭南科说,作为内容创作者,他最看重的是知识性,即受众能否通过视频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复刻还原,让我们更鲜活地看到来时的路。”彭南科说,视频以一种更生动的语言,不仅让彭南科被看见,更让湘西、中国乡村和传统文化被看见。
  古丈,是一个人口不到15万的小县。然而,这里却有超过35个成一定规模的自媒体博主,其中3个账号粉丝量突破百万。小县何以吸引累计超千万粉丝的关注?彭南科说,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各界对乡村发展的支持,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除了拍视频,彭南科还想在三产融合下功夫。在他的规划图景里,要“以点带面,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未来要种更多油菜、水稻,养更多稻花鱼、家禽,举办各种各样的农耕文化节……“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人才是支持。希望越来越美好的乡村,能吸引更多人来寻觅生活的灵感。”彭南科说。

  【记者手记】五个“他”的故事,平凡而又真切。
  在湘西采访,记者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日子越来越好了。”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生活中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变化,更是内心充盈的希望。
  在湘西的大山深处,“他”们的故事仍在延续。走出了“千年贫困”、驱散头顶的阴霾,在由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上,无数和“他”一样的普通人,心怀着“明天会更好”的信心,将梦想根植乡土,期盼收获幸福的果实。
 

查包養app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亿立方米_中国网

  数据来源:水利部 制图:沈亦伶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14日从国家水安全保障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亿立方米,“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

重点领域节水取得实效。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3%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包養损率下降到10%以内。非常规水利用量210亿立方米,是10年前利用量的3.5倍。

加快推进灌区建设。2014年以来,新增改善灌溉面积约3.6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1.5亿亩,耕地灌溉率达55%;全国耕地灌溉面积由9.68亿亩增加到10.5包養5亿亩。下一步,将谋划建设改造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

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计划包養網排名到今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到92%,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提高到63%。

强化河湖库管理保护。推动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划定133万公里河流、2057个湖泊的管控边界。七大流域重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全部批复实施。完成7280条河湖的健康评价,逐河逐湖建立健康档案,滚动编制实施“一河一策”方案7万多个。包養網比較

下一步,水利部将组织各地编制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深入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协同推进水价、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包養網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完善地下水超采治理与管理保护长效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陕西平查包養經驗利:种好“小草”地生金_中国网

“绞股蓝包養行情种苗大棚的管护,在除草和松土的同时,尤其要注意科学施肥,因为种苗还比较娇嫩。施用的沼液要严格按照1∶2的比例进行稀释,比例低了肥力不足影响生长,比例高了可能会出现‘烧苗’现象。”近日,在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长安镇中原村的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绞股蓝种苗大棚里,平利县茶叶和绞股蓝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汪显安正在对公司业主殷刚悉心进行着技术指导。

要实现高产高质,必须先有科学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据殷刚介绍,两个种苗大棚里面生长的是与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牛俊峰团队进行校企合作培育出来的“秦仪”和“平利2号”两个新品种。“秦仪”品种是具有天然甜味的品种,用于制茶的嫩叶产量是普通品种产量的两倍左右。“平利2号”品种皂苷含量高,用于制药的地下根茎产量也是普通品种的两倍左右。

除了拥有优良品种,要实现高产高质,还必须进行科学栽植管护。“在恒温恒湿大棚里进行栽植管护,绞股蓝嫩叶和根茎产量将比露天种植翻一番。”殷刚进一步介绍,除了两个种苗大棚外,另外87个大棚里正在进行着土地深耕,后续还将进行起垄、打窝,用于绞股蓝种苗的移栽。大棚里的微灌系统也在调试之中,在微灌系统安装投用之前,使用水龙头进行浇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将幼苗冲刷得东倒西歪。使用雾化水进行微灌后,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实现均匀喷洒。

“今年的气温波动比包養網较大,但大棚可以对不利气象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4月中旬可以进行种包養網比較苗的移栽,不会缩短绞股蓝的生长周期。”汪显安说。

优良品种经过科学种植,在达到高产的同时实现了绞股蓝品质的源头把控,更适宜用于进一步的精深加工。该公司不仅在园区建起了绞股蓝博览馆,还推出绞股蓝茶粉、绞股蓝酒、绞股蓝食品等深加工产品。2023年9月初,在2023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颁奖仪式上,该公司推出的绞股蓝方便粉丝荣获银奖。

“小草”唱“大歌”,绿野生传奇。截至目前,平利县有绞股蓝标准化种植基地5万亩包養,绞股蓝产品产量达7000余吨,实现产值7亿元以上,平均亩产值达7000元左右。培育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家,“公司+标准化+工厂+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绞股蓝产业已经成为平利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和农村包養網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湘西大山里,5个查包養網心得“他”的10年_中国网

【编者按】普通人的命运变迁,往往是大时代里最为生动的注脚。
  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十年来,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改变发生在湘西大山深处的每个角落。
  有的人搬出深山,在新的聚居点经营着美好生活;有的人告别过去,靠双手创造崭新的人生;有的人立志改变命运,在前行的路上发现自己并不孤单;有的人在被温暖后,选择成为“撑伞人”去温暖他人……
  这片土地上洋溢着的奋斗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新的征程上,人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继续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金秋,我们走进大山深处的湘西,记录他们普通又不平凡的故事。

  本报记者刘芳洲 张格 陈思汗

不再怕赶集的她

从凤凰县城向西,海拔逐渐升高。弯弯曲曲的山路豁然开朗,群山环绕中,坐落着湖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安置区——禾库镇红安社区。
  2018年,4700多名贫困群众从4个乡镇搬迁至此。黄墙青瓦、飞檐斗拱,近800座苗族风格建筑组成的“千户苗寨”,体现着浓浓的民族风情。
  每逢农历“一”和“六”,是苗族乡亲们赶集的日子,全镇居民的吃穿用度都离不开热闹的集市。初六这天,记者来到集上,想找一位名叫吴红燕的搬迁居民,听闻她应该在集上摆摊卖苗服。可一番寻找后,仍然没有找到她,于是记者拨通了她的电话。
  “我很久都没有去集上摆摊啦!”电话那头的吴红燕说,“到家里来吧,我在家做衣服。”
  吴红燕的家是一栋12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一台电动缝纫机、几张布料与苗绣纹样,是她赚钱养家的物件。“自从搬到这边,经常会有客人上门定制苗服。”吴红燕说,“做回头客的生意都有点做不过来,几乎再也不去赶集摆摊了。”
  赶集,曾是吴红燕“沉重”的记忆。2018年搬迁前,她住在禾库镇芭科村最远、最高的位置,离镇上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每次赶集,她都要提前很久出发,到一个固定的摊位给人量尺寸、定样式,回家做完衣服,下一次赶集再带给客人。
  “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每次赶集我都是背篓里背一个,怀里再抱一个,买一点菜都带不回去,只能找认识的人帮忙。”吴红燕说。
  这份沉重不仅是生活压在肩头的重担,更是一包養網种独自承担困难的无力感。父母年迈,丈夫在外务工,吴红燕只能白天照顾家人,晚上熬夜做衣服。原本胆子很小的她,经常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打着手电筒去山下接孩子,“一边走路一边喊孩子的名字”;也曾在父亲半夜发烧的时候跑去村卫生院拿药,凌晨两三点在漆黑的山路上奔走。
  2016年7月,禾库搬迁安置区开始修建,吴红燕一家分到了安置区的房子,于2018年举家搬迁。
  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下、稳得住,当地政府采取了“四条腿走路”的模式,通过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在家创业、盘活闲置土地、引进外来企业等方式,让每户都有稳定的收入。
  吴红燕也到家门口的服装厂上了三个月的班,学习使用电动缝纫机。使用熟练之后,她购买了一台机器在家做衣服,“在家工作更方便带孩子,时间也更宽松一些。”
  告别了遥远崎岖的山路,吴红燕不再怕赶集;而集中居住,让顾客可以随时上门,无需赶集,吴红燕也有源源不断的订单。
  现在,吴红燕的大儿子在高中住校,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在附近的小学上学。吴红燕白天做衣服,一个月也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晚上她还会去社区的广场上跳跳舞,“这在以前根本想不到”。
  “社区内成立了苗鼓队、唢呐队、苗歌队、广场舞队、苗妹银饰盛装队,日常活动非常丰富。”红安社区党支部书记石咏介绍,文化活动让搬迁群众更好地相处,还化解了很多邻里之间的矛盾。
  “十三五”期间,湘西州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集中安置点147个,安置住房2.05万套,1.97万户实现跨越式脱贫发展,8.18万名群众告别山区分散居住的苦日子。
  这其中,每一个家庭包養網的背后,也许都有一段关于贫困的记忆,但每一户的新房中,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由“懒汉”变“名人”的他

今年10月,来自老挝的电视媒体来到十八洞村拍摄节目,村民龙先兰邀请他们参观自己的养蜂基地,并分享了他发展养蜂实现脱贫的故事。
  “我完全换了一个人。”龙先兰说,“有了家,有新房子、小轿车,夏天冬天都有事做,什么都有了。”
  作为村里的“名人”,龙先兰原先是以又穷又懒而出名。
  “他那时候天天喝酒,喝到哪里就醉在哪里,醉在哪里就睡在哪里,别人都叫他‘马路天使’。”龙先兰的爱人吴满金调侃道。
  那是一段自我封闭与自我伤害的时光。
  因为忍受不了整日酗酒的丈夫,龙先兰的母亲离开了家,一年后,父亲又因病去世,留下龙先兰和妹妹。龙先兰把妹妹托给亲戚照看,独自进城打工。又一年后,妹妹被山洪冲走,溺水而亡。龙先兰成了“孤儿”。
  在同龄人还在上高中的时候,他开始整日喝大酒、麻痹自己,用他的话说,“不想清醒,一醒就烦”。2013年年底,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队长龙秀林与龙先兰结对,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弟对待,一对一帮扶。
  2014年,有个外地姑娘嫁进十八洞村,说起自己有个表妹也愿意嫁过来。龙秀林想着介绍给龙先兰试试看,对方托媒人一打听,不光嫌弃他喝酒的陋习,还说他没有父母。龙秀林急了。“谁说他没有父母,我的父母就是他的父母,我就是他的大哥!”
  那年春节,龙秀林把“弟弟”接到家里,吃了个热热闹闹的年夜饭,临走时,龙秀林的母亲给他装了几十斤腊肠腊肉,还硬要塞给龙先兰1000块的红包。这个早已没了家的小伙子落泪了。他给龙秀林的母亲郑重地磕了个头,喊了一声多年没有喊过的“娘”。
  沉睡在龙先兰内心深处的志气开始苏醒,他下决心一定要做点什么,做出样子来。
  在一次外出学习时,龙秀林结识了一位养蜂的老师傅,他想着十八洞村地形、气候都合适,过去也没有养蜂养成规模的人,可以让龙先兰试试。于是帮他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跟老师傅学养蜂。
  龙先兰肯吃苦,终于通过养蜂挣到了第一桶金——5000块钱。他逐步扩大规模,还成立了合作社,带着几个村民一起干。慢慢地,蜂越养越多,蜜越产越多,合作社也建了起来,覆盖了80多户村民,大家一起养了1000多箱蜜蜂。他还以合作社的名义注册了公司,线上线下销售,蜂蜜供不应求。
  2015年底,扶贫队组织了十八洞村第一场相亲大会。邻村的吴满金来参加时,遇到了不爱说话的龙先兰。
  “那时候我很自卑。大家一起参观,我都是走在队伍最后面,她也走在了后面,我们就说上了话。”龙先兰还记得,在才艺展示的环节,别人都唱苗歌、跳舞、讲笑话逗女孩开心,只有他不知如何是好,干脆上台做了18个俯卧撑。
  吴满金在台上与龙先兰牵手成功。一年后,他们举办了婚礼,2020年,夫妻二人迎来了女儿的出生。
  大哥龙秀林给孩子起名龙思恩,这是一个起到了龙先兰心坎上的名字。
  如今,3岁的小思恩已经上了幼儿园,吴满金被入驻十八洞村的苗绣合作社聘为店长,制作和销售店里的各类苗绣产品。
  龙先兰有了更多“折腾”事业的动力。如今,他在养蜂的山谷里开辟了一个露营与烧烤基地,还跟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通过直播销售蜂蜜。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世界另一些角落的人一份鼓舞。”龙先兰面对老挝电视媒体的镜头说:“即使我们语言不通,但如果你能看见我,请你相信,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成为“撑伞人”的她

湘西州龙山县,湖南西北边陲。位于武陵山腹地的咱果乡,土家语意为“美丽的大森林”。
  23岁的谢小庆在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担任历史教师,同时也是这所学校的女性副校长。作为全县最年轻的女性副校长,她除了日常教学,还兼顾着学校心理辅导教育、防性侵教育等多项工作。
  因为经历过风雨,也因为曾被保护在伞下,这名“00后”女孩选择回到家乡,做“撑伞”的人。
  谢小庆来自龙山县农车镇花桥村,由于家境贫困,在义务教育阶段,谢小庆姐弟三人的学费全靠县里的社会资助与校园资助。谢小庆考入高中后,母亲患病,作为大姐的她一度产生了辍学打工的想法。
  然而,打工的想法刚刚被父亲劝阻,母亲的离世就给了她沉重一击。“那时候每天都在哭,成绩也下滑得特别严重。”
  在那个青春期的“至暗时刻”,谢小庆的班主任成了照亮她的一盏明灯。“他几乎每周都会找我谈心,安慰和鼓励我,也会找寝室长沟通,让同学们多关心我。”谢小庆说,老师们的细心与负责,让她重拾读书考学的信念。
  控辍保学,在湘西州的大山深处,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开展控辍保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湘西州不断落实落细各学段的资助政策。从2016年起,在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湘西州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免除学前保教费和高中学费,各学段贫困学生教育生活补助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2018年,谢小庆考入一所师范类院校,就读英语教育专业。“我想当一个像我的老师们一样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毕业后,她参加了湖南省特岗教师统招考试,回到家乡龙山,正式成为一名老师。
  谢小庆每周都会到有厌学倾向的学生家中走访,把学生从经常旷课的状态扭转为主动学习的状态;也会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并上门做通家长的工作,把孩子送到湘西州体校学习;还会不厌其烦地给有智力障碍的学生讲解生理知识,照顾其生活……
  去年9月,谢小庆被选拔为学校的女性副校长,这是龙山县为保护和关爱未成年女生特设的制度。“全县每个基层学校都有一名女性副校长,基层公办幼儿园则有女性副园长。”龙山县教体局总督学熊军说,每个假期,都会由女性副校长牵头,对所有女学生进行一次走访摸底,对重点学生结对帮扶。
  “从在县里读书到回来从教,能感受到全县上下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谢小庆说,“从重视学科发展到重视整个成长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
  “年轻人在学校里越来越多,乡村学校越来越有活力。”咱果乡九年制学校校长朱鹏介绍,学校的49名在编教师中,“90后”“00后”共36人,占了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二。
  翻开教师的花名册,年轻的教师都是公费师范生与特岗教师。这些曾包養经走出了大山的年轻人,转身返乡,成为更多孩子的“撑伞人”。

放弃“铁饭碗”的她

在古丈县,茶,被老百姓称为“生命之源”。小孩出生后不久,古丈的母亲们便会用茶水轻轻擦拭孩子的眼睛,茶文化是当地人极为重要的情感寄托。
  土生土长的“85后”古丈姑娘龙玲芝对茶的记忆,从幼年就开始了——她的家乡默戎镇牛角山村,有着悠久的高山茶种植历史。
  “我爷爷曾是村里茶叶生产队的队长,童年看大家采茶、炒茶、卖茶的记忆还历历在目。茶叶宛如陪伴我成长的一位老友。”龙玲芝说。
  虽然懂茶、爱茶,但曾经的龙玲芝并未想过以此为生,她像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渴望走出大山,追寻更好的生活。
  2009年,一场意外大火肆虐牛角山村。一夜之间,30多栋木房化为灰烬,这让原本贫困的村庄雪上加霜。那年,龙玲芝刚刚大学毕业,她永远忘不了乡亲们跪在断瓦残垣前号啕大哭的模样。
  势在必行的重建,燃起了大家的脱贫决心和奋斗热情——村里决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利用处于张家界至凤凰这条黄金旅游线路中间的位置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然而,古老、贫穷的苗寨想阔步向前,似乎有心无力。
  一次,龙玲芝返乡探亲,发现大家忧心忡忡,原来是村民们不知道如何制作电子报价表。“如果村里有年轻人,这些小困扰都不是问题。”龙玲芝觉得,村里亟需青春血液的注入,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2012年,已经在外地当上老师的龙玲芝辞去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回到大山带领村民们种植茶苗。起初,龙玲芝发现大家对发展茶叶产业并无太大信心:很多人碍于情面领取了免费发放的茶苗,转身却又偷偷丢在山沟里。人们议论纷纷:“以前种的茶根本卖不出去,还不如种些能饱肚的。”
  “如果茶叶卖不出去,就仅仅是一片叶子。”龙玲芝说,她开始一方面四处向专家请教,希望通过改良技艺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则不停参加展会、拜访客户“跑市场”。
  不久后,一批茶树进入初采期,龙玲芝打通了销售渠道,并且卖出了不错的价格——原先种地每亩七八百元的收入,种茶后能提升至约三千元。
  看着率先种植茶叶的村民尝到甜头,更多村民也决定加入——一些人自己开辟茶园种茶,一些人则通过帮忙采茶获得收入。牛角山村的茶园从十年前零零散散的千余亩,逐步扩大至如今的超2万亩,品种也从绿茶扩充至红茶、白茶、黑茶等更多种类。
  一年又一年的光阴里,茶花含苞绽放,村里日渐起步的包養網苗寨旅游,更为茶叶销售“添了把火”。“我们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与文旅融合在一起,游客来旅游的同时,可以参与采摘、体验制茶、学习茶文化和苗族文化。”龙玲芝说,牛角山的茶产业与旅游发展相辅相成,如今这两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双双突破亿元,仅固定岗位就业就有1300余人。
  “我们跟着玲芝干,不仅收入高了,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了!”村民龙刘芳说,如今她在村里做旅游接待和茶叶销售,家里人还种茶、开民宿、卖农特产,一家人每年有二三十万元收入。“以前在外面打工时,总因为自己来自乡下而觉得自卑。现在,我在村里穿着苗服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充满了自信!”
  深秋,茶园进入管护时节。通往高山茶园的小道上,停放了不少车辆。龙玲芝介绍,这些都是村民自己的小车,她感慨:“从一无所有,到开着车子上山采‘金叶子’,我们的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目前,古丈县茶园总面积达20.5万亩,人均突破1.4亩,绘就出一幅多彩的茶乡画卷。

回乡村“守艺”的他

越过山岗,走过石桥,古丈县红石林镇茄通村深处,潺潺水声中,一处悠然隐逸的小院映入眼帘——阳光下,古朴的木屋静静矗立,彭南科坐在小木凳上认真检查活字印刷字模,一对慵懒的猫狗惬意地趴在他脚边。
  大山里,这位47岁的湘西土家族汉子用镜头记录下把粽叶编成蓑衣,取石打凿制为磨盘,以古法造纸、制香、酿醋等过程。淡然恬静的画面中,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一件件老物件和一门门老技艺,在他的巧手下得以复刻还原。
  当过老师、记者,开过农产品公司,自小被父母寄予“甩掉犁耙、走出大山”厚望的彭南科再次回到乡野,通过当下最流行的视频为媒介,寻找和守护逐渐消失的手艺。
  除了擦不掉的那抹乡愁,彭南科心怀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渴望,和一份守住文化根基的使命感。
  2022年6月,彭南科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展示农耕技艺和非遗文化。很快,一条手工制作蓑衣的视频迅速走红。这条点赞量破100万的视频中,彭南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割棕片、理棕丝、搓棕绳、定型缝制等复杂工序。片末,他身着蓑衣在大雨中劳作,再现古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包養细雨不须归”的田园牧歌式浪漫。
  有网友评价:“无声的手作,是我们中国最精美的‘奢侈品’。”在彭南科看来,他的视频之所以能收获众多好评,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与当下受众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相契合。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在岁月长河中几近消失,一些手艺只剩七八十岁的老人掌握,且无人继承。”彭南科说,把濒临失传的手艺“抢救”回来,成了他给自己赋予的使命。他不断琢磨、研究,通过拜访老手艺人、翻阅典籍文献,对各类古法技艺进行梳理,再尝试“复刻”。
  一条不到十分钟的视频背后,是短则一周、长则一年的制作周期。有些是需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有些则是因过程反复失败需不断推翻重来。
  难吗?“难,恰恰是古法的魅力。”彭南科说。为了赶周期,彭南科常常拍摄到深夜,每天只留五六个小时睡眠时间,身上也总是旧伤没好就有了新伤。“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彭南科说,作为内容创作者,他最看重的是知识性,即受众能否通过视频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复刻还原,让我们更鲜活地看到来时的路。”彭南科说,视频以一种更生动的语言,不仅让彭南科被看见,更让湘西、中国乡村和传统文化被看见。
  古丈,是一个人口不到15万的小县。然而,这里却有超过35个成一定规模的自媒体博主,其中3个账号粉丝量突破百万。小县何以吸引累计超千万粉丝的关注?彭南科说,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各界对乡村发展的支持,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除了拍视频,彭南科还想在三产融合下功夫。在他的规划图景里,要“以点带面,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未来要种更多油菜、水稻,养更多稻花鱼、家禽,举办各种各样的农耕文化节……“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人才是支持。希望越来越美好的乡村,能吸引更多人来寻觅生活的灵感。”彭南科说。

  【记者手记】五个“他”的故事,平凡而又真切。
  在湘西采访,记者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日子越来越好了。”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生活中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变化,更是内心充盈的希望。
  在湘西的大山深处,“他”们的故事仍在延续。走出了“千年贫困”、驱散头顶的阴霾,在由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上,无数和“他”一样的普通人,心怀着“明天会更好”的信心,将梦想根植乡土,期盼收获幸福的果实。
 

龙行四海 天下同春——世界在浓浓年查包養心得味中感受中国文化魅力_中国网

玉兔盈盈辞旧去,祥龙龘龘展新篇。

从各国使节在联合国体验包饺子、写福字,到瑞士日内瓦万国宫高悬起大红灯笼,从新加坡“春到河畔”的巨龙灯饰熠熠生辉,到马来西亚马六甲的百余少年共舞长龙……天下同春,龙年的祝福正从四面八方传来。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新春的和风,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吹向全球各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贴春联、观舞狮的欢声笑语中感受中华文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对中国文化的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天下情怀和美美与共的价值追求。

共祝·同庆

今年年初,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瑙鲁恢复外交关系。在瑙鲁岛东南部沿海大道旁的一座小山上,客栈“阿夸里里”的老板丹尼尔双手抱拳,一句粤语发音的“恭喜发财”,诚挚表包養網达了对中国朋友的新春祝福。

  2月2日,在位于瑙鲁岛东南部的“阿夸里里”客栈内,客栈老板丹尼尔在向记者致意。新华社发(胡泾辰摄)

春节已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并被近20个国家列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连日来,世界各地的新春庆祝活动异彩纷呈,热闹非凡。“过年”,正成为一项全球性文化盛事。

  2月3日,新西兰总理拉克森(前左)参加在奥克兰举行的“新春花市同乐日”活动,与数千名当地华人共迎龙年新春。这是拉克森去年11月就任总理以来首次参加当地华人社区大型活动。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在美国纽约,中国龙形文物巨幅海报亮相时报广场,向全球人民献上新春祝福。在新西兰,总理拉克森在奥克兰参加“新春花市同乐日”活动,与当地华人共迎新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该国副总理胡斯努与众人敲响锣鼓,共同启动“欢乐春节”花车巡游。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长长的舞龙在龙珠引导下上下翻飞,博得阵阵喝彩。游客让-巴蒂斯特说,世界各地都在庆祝春节,因为春节带来的快乐能“感染所有人”。

  2月3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毛里求斯副总理胡斯努(左)参加花车巡游活动。新华社发(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供图)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与喜庆。春节来临之际,世界多地的地标性建筑身披红色,迎接这一欢快的节日。纽约帝国大厦塔尖红光闪烁,亮起中国春节主题灯光;英国伦敦的巨型摩天轮“伦敦眼”亮起红色和金色灯光,象征幸福吉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中心,“中国红”让圣三一桥显得更加静谧美丽;在日本东京,东京塔也换上一身红装,为龙年送上祝福。

2月8日,在英国伦敦,行人走过亮起红色灯光的“伦敦眼”。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龙,在中国文化中与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等诸多美好愿望联系在一起。龙临福至,世界各国的龙年祝福纷至沓来。“春节快乐,龙年大吉!”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用中文说。斐济总统卡托尼韦雷在该国举行的中国农历龙年生肖邮票及首日封发行仪式上向中国人民表包養網达祝福:“Bula(斐济语‘您好’),新春快乐。”泰国总理赛塔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致辞,祝愿新的一年将是繁荣、富裕的一年,泰中亲如兄弟,亲如一家,希望两国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在出席春节庆祝活动时向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期待塞中“铁杆包養”友谊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进一步深化。基里巴斯总统马茂出席中国驻基里巴斯大使馆春节招待会时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问候,愿两国携手共进,共同开创繁荣美好未来。

 2月7日,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接受新华社和其他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卡迈勒摄)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新春致辞中说,龙象征着活力、智慧、守护、吉运,正是应对当今全球挑战所需要的特质。“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就能实现一个可持续、公正与和平的未来。”

  这张联合国网站2月6日提供的视频截图显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发表农历龙年新春致辞。新华社发(联合国网站供图)

“龙象征着力量,象征着美好世界和美好生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蕾韦卡·格林斯潘说,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积极的力量。

共赏·相知

连日来,不少外国友人来到拥有逾百年历史的法国巴黎风情园,欣赏形象各异、充满魅力的“中国龙”。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园灯会作为主打活动之一,迎来它的首次“出海”之旅。60个大型灯组、2000余盏彩灯流光溢彩,为巴黎风情园增添了浓郁的东方色彩。特别是在“山海有灵”展区,“龙”成为这里的主角,飞龙、盘龙、双龙戏珠等彩灯栩栩如生。

“这个灯光节并不简单,其背后体现着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人们来这里能发现中国之美。”巴黎风情园园长马克-安托万·雅梅说。

  2月4日,人们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观看舞龙舞狮表演。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春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如今,春节走向全球,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一年更比一年浓的年味儿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如俄罗斯著名汉学家阿列克谢·马斯洛夫所说,春节正成为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2月8日晚,美国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中国春节主题灯光。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心布置了龙元素满满的“龙年吉祥”特展,展现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还安排了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制作体验活动。12岁的女孩格蕾丝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木版年画“特别酷”。“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国。”

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作为“春节文化周”压轴大戏的浙江婺剧专场演出赢得满堂彩。服装的绚丽色彩、演员的灵活身段令观众陶醉其中。当地居民安娜说,这是一场崭新的艺术体验,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文化活动。

  2月9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中心的圣三一桥亮起“中国红”,庆祝中国龙年春节。新华社发(莫京娜摄)

春节,也是回望过去和展望未来的日子。在已经过去的癸卯兔年里,中国文化频频在全球掀起热潮。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年轻人身着汉服、唐装、马面裙,甚至东北大花袄,惊艳亮相外国街头,在声声惊叹中收获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赞美。《长安三万里》等传统文化题材电影走出国门,让国外观众以现代技术为媒介一窥中华传统文化之瑰丽。近期,由中国年轻人原创的网红舞蹈“科目三”爆红海外社交媒体,展现出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强大吸引力。未来,世界期待中国文化带来更多精彩。

著有《龙的世界》一书的日本作家、翻译家池上正治曾在中国各地博物馆中寻找龙的历史,在甘肃敦煌莫高窟中寻找龙的图案,在《论语》《离骚》等经典作品中感受龙的存在。在池上看来,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魅力,让他感受到中国的力量。

2月9日晚,日本东京的地标性建筑东京塔点亮“中国红”,庆祝中国农历新年。新华社记者 岳晨星 摄

在年过七旬的美国知名中国文化学者斯蒂芬·阿利看来,中国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文化上,“中国一直是中国”。“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古代哲学家推包養崇的基本核心原则将始终存在。”

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说,中国文化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窗口,可以让世界知道如何与中国人打交道,发现共同的价值,促进互信和友谊。

共鸣·交融

有人说,《春节序曲》是“烙印在中国人DNA里”的旋律。高昂的乐声响起,年味儿一下就足了起来。今年春节前后,欢快的《春节序曲》在全球多地响起,奏响文明交融共鸣的乐章。

在白俄罗斯国家音乐厅,中白两国音乐家联袂演奏《春节序曲》和《库里安协奏曲》;在巴黎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春节序曲》和《卡门序曲》赢得阵阵掌声;在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上,演出曲目既有西方歌剧,也有《春节序曲》《茉莉花》等东方经典;在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曲调活泼的莫扎特《第四圆号协奏曲》第三乐章、典雅唯美的《春江花月夜》连同《春节序曲》让柏林爱乐“欢乐春节”午间音乐会成为一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盛宴。

今年春节恰逢巴西狂欢节。连日来,在该国东南部贝洛奥里藏特市一个作坊里,工人们忙着为“城市花园”桑巴舞校赶制用于参加狂欢节表演的服装道具。今年该校参演的共有15个演员方阵和5辆彩车,其中一辆是舞动的“中国龙”,还有一辆是紫禁城造型。负责制作演员服装的裁缝毛罗说,将有巨大裙撑的巴伊亚妇女服装与紫禁城的红墙金瓦结合在一起需要发挥想象力。“我们用大红色布料代表红墙,金色丝带勾勒出金黄色的屋顶,中间配有黑色装饰让颜色更加丰富,体现出狂欢节的欢快和紫禁城的威严。”

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的中国新年文化节上,中墨表演艺术家齐聚一堂,与当地民众共迎甲辰龙年。伴随悠扬的古琴声,一位中文名叫顾品鸿的墨西哥小伙与当地民众围坐在一起,他熟练地将茶叶放入紫砂壶,不一会儿屋内就茶香四溢。“茶字上面是草,中间是人,下面是木。墨西哥也有使用草药的悠久历史,两国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包養共生的理念。”他说。

传统的中国皮影艺术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也找到了“知音”。脚踩风火轮的哪吒、蓝红相间的彩色狗在白色幕布后你追我赶。手拿木棍和细线操纵它们的,是北京皮影传承人韩冰和墨西哥皮影表演艺术家迭戈。“刚到墨西哥城时,感觉这里像‘被打翻的调色盘’,没想到在皮影戏中也能看到如此大胆的配色,”韩冰一边向记者展示迭戈带来的各式皮偶,一边感慨地说,“非遗文化不仅走出国门,更实现了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2月8日,游客在新加坡滨海湾花园举行的“春到河畔”春节庆祝活动上欣赏彩灯。新华社发(邓智炜摄)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始终坚持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为文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水。如今,世界正站在十字路口,中华文明所散发的智慧光芒能够引导人们沿着包容开放、美美与共的道路探寻不同文明和谐相处之道。

  2月1日,由马来西亚和中国的100多名青少年组成的舞龙队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市鸡场街上共舞一条近200米的“长龙”。这是活动现场的“长龙”。新华社记者 程一恒 摄

美国BNN新闻网刊文说,世界各地丰富多样的春节庆祝活动充分体现了文化交流中的欢乐共享和相互欣赏。这给人们带来重要启示:存在差异不仅不会阻碍团结,反而有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之美。

文字记者:朱瑞卿

参与记者:蒋超、郭丹、赵焱、安晓萌、唐斌辉、吴昊

视频记者:徐中哲

海报设计:常清潭

编辑:赵卓昀、宋盈、黄兴伟、徐超、刘勇贞、程昊、姜子炜

统筹:曹江涛


第一观察丨习近平主席倡导“上海精神”查甜心寶貝包養網的深意_中国网

“上海合作组织走在时代前列,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

7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讲到“上海精神”。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每一年都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每一次都会谈到“上海精神”。

习近平主席为何如此重视“上海精神”?面向未来,上合组织又当如何弘扬“上海精神”,答好时代之问?

(一)凝聚合作力量

2001年6月,上海黄浦江畔,上合组织成员国国家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包養行情成立宣言》,宣告一个全新的国际组织诞生。宣言明确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

20多年来,上合组织始终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国家团结协作、开放共赢、包容互鉴的全新合作模式。

在2018年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

此次峰会正式接收伊朗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并批准关于签署白俄罗斯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备忘录,上合组织成员国数量增至9个。

“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合大家庭’,充分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的理念深入人心,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习近平主席指出。

谈及上合组织的初心使命,习近平主席援引印度诗人泰戈尔名言:“信念鞭策着人们,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意味深长。

(二)解答时代之问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

“时代之问”再次摆在我们面前。习近平主席在峰会讲话中给出鲜明有力的回答:“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把牢正确方向,增进团结互信”。在当前国际地区形势下,这样的主张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方面,上合组织内部要以对话消弥分歧、以合作超越竞争,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定支持彼此实现发展振兴;另一方面,在同外部世界互动时,要从地区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制定对外政策,同时要高度警惕外部势力在本地区煽动“新冷战”、制造阵营对抗,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理由干涉内政、策动“颜色革命”,把本国发展进步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团结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各成员国越要坚定携手同行。秉持“上海精神”,就是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一边。

(三)照亮未来之路

10年前,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5年前,“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上合峰会青岛宣言,成为上合组织最重要的政治共识和努力目标。

在“上海精神”正确指引下,上合组织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走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契合各方需求的合作与发展道路,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重要探索,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

新形势下,包養行情如何引领上合组织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为辽阔的地区合作组织实现更大发展?习近平主席深入阐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一系列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为“上海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以“上海精神”为旗帜,上合组织必将不断实现新跨越新发展,加快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包養体,开创地区合作新的更大的辉煌。

策划:霍小光

监制:张旭东

主笔:温馨

统筹:刘华、王绚、陈菲

视觉包養網|编辑:吴晶晶、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